我要发帖 |  手机版| 登陆 | 注册 | 留言
当前位置: 首页 > 向毛主席学习 > 文章 当前位置: 首页 > 向毛主席学习 > 文章

向毛主席学习调查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以《寻乌调查》《反对本本主义》为例

时间:2020-07-18 11:18:06    点击: 次    来源:    作者:罗平汉 汪裕尧 - 小 + 大

毛泽东一生搞过多少次调查研究,讲过多少次调查研究问题,恐怕是一个难以统计和回答的问题。但是我们有根据作这样的判断: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内对调查研究提倡最力、下功夫最多,并且形成一整套调查研究理论的杰出领袖。

我们且不说他在指挥千军万马取得辉煌胜利的历次战役战斗中,搞过多少调查研究;也不说他在国际国内风云变幻中,依靠调查研究作出过多少科学决策;仅就他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亲自所做的农村调查来说,也称得上蔚为大观。

大革命时期,他做过湖南湘潭、湘乡、衡山、醴陵、长沙五县调查;土地革命时期,先后做过宁冈、永新调查,寻乌、兴国调查以及长冈乡、才溪乡调查。此外,还有东塘、木口村等处的零星调查。

前面7个县的调查报告在战争环境下丢失了,毛泽东为之十分惋惜。其他一些调查报告,除当时没有找到的《寻乌调查》外,毛泽东将它们编入了1941年在延安出版的《农村调查》一书,作为延安整风时干部阅读的重要文献之一。

1929年 12月的古田会议后,毛泽东、朱德指挥红四军回师赣南,分兵发动群众,深入开展土地革命,形成了比较巩固的赣南根据地。1930年5月,红四军攻克寻乌县城,并在这里停留了一个月的时间,分散到寻乌及附近各县发动群众。

有这样一段相对安定的时间,对毛泽东来说太珍贵了。他抓住这个机会,在中共寻乌县委书记古柏协助下,接连开了十多天座谈会,进行社会调查。

这是他以前从没有过的规模最大的一次调查,而且通过对寻乌的调查,即可对赣南、闽西的基本情况有大致的了解,因为“寻乌这个县,介在闽粤赣三省的交界,明了这个县的情况,三省交界各县的情况大概相差不远”。

参加调查会的有一部分寻乌县的区乡干部,另外还有一个穷秀才,一个破产了的商会会长,一个在知县衙门管钱粮的已经失了业的小官吏,共11人。

这十多天的辛勤工作换来了丰硕的调研成果,毛泽东写成了一篇共5章39节长达8万多字的《寻乌调查》。

从这个调查报告涉及的内容看,毛泽东对寻乌的调查相当全面,包括地理位置、历史沿革、行政区划、自然风貌、水陆交通、土特产品、商业往来、商品种类、货物流向、税收制度、人口成份、土地关系、阶级状况、剥削方式、土地斗争,等等。

寻乌调查对中国共产党形成正确的土地革命路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土地革命既是农村土地的重新分配,也是农村社会关系的重新调整,革命本身意味着各阶级、阶层政治经济地位的变化,而其中最关键的是如何正确地划分农村的阶级阶层。

这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而在土地革命中出现“左”的偏差,往往首先是在阶级成份的划分上,将一些人的成份作了拔高,结果扩大了打击面,缩小了依靠和团结对象。

后来,毛泽东曾这样说:“到井冈山之后,我作了寻乌调查,才弄清了富农与地主的问题,提出解决富农问题的办法,不仅要抽多补少,而且要抽肥补瘦,这样才能使富农、中农、贫农、雇农都过活下去。假如对地主一点土地也不分,叫他们去喝西北风,对富农也只给一些坏田,使他们半饥半饱,逼得富农造反,贫农雇农一定陷入孤立。当时有人骂我是富农路线,我看在当时只有我这办法是正确的。”

寻乌调查给毛泽东以很深的感触,也使他进一步认识到调查工作的重要性。在进行寻乌调查的同时,毛泽东写出了他的名作《反对本本主义》(原题为《调查工作》)。这篇文章曾在红四军中和中央革命根据地印成小册子,后因敌人多次“围剿”而失传了。

直到1957年2月,福建上杭县茶山公社官山大队农民赖茂基把自己珍藏多年的一本《调查工作》献了出来,才使这篇重要的历史文献失而复得。1964年6月,《调查工作》收入《毛泽东著作选读》一书时,改题名为《反对本本主义》,人民出版社同时出版了单行本。这篇文章,是毛泽东多年从事调查研究的经验总结。

文章一开头,就提出一个重要的命题:“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你对于某个问题没有调查,就停止你对于某个问题的发言权。”

毛泽东说:“你对于那个问题不能解决吗?那末,你就去调查那个问题的现状和它的历史吧!你完完全全调查明白了,你对那个问题就有解决的办法了。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情况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先头。”“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调查就是解决问题。”

毛泽东接着阐述了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应该采取的正确态度:“我们说马克思是对的,决不是因为马克思这个人是什么‘先哲’,而是因为他的理论,在我们的实践中,在我们的斗争中,证明了是对的。我们的斗争需要马克思主义。我们欢迎这个理论,丝毫不存什么‘先哲’一类的形式的甚至神秘的念头在里面。”

他由此得到了一个极端重要的结论:“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

那么,如何才能纠正这种本本主义?最根本的办法——“只有向实际情况作调查”。

为了帮助那些不会进行调查研究的同志学会调查,毛泽东在文章中特地讲到了调查的技术问题。他的经验是:

——要开调查会,作讨论式的调查。只有这样才能近于正确,才能抽出结论。那种不开调查会,不作讨论式的调查,只凭一个人讲他的经验的方法,是容易犯错误的。那种只随便问一下子,不提出中心问题在会议席上经过辩论的方法,是不能抽出近于正确的结论的。

——调查会到些什么人?以年龄说,老年人最好,因为他们有丰富的经验,不但懂得现状,而且明白因果。有斗争经验的青年人也要,因为他们有进步的思想,有锐利的观察。以职业说,工人也要,农民也要,商人也要,知识分子也要,有时兵士也要,流氓也要。自然,调查某个问题时,和那个问题无关的人不必在座。

——开调查会,人多好还是人少好?看调查人的指挥能力。那种善于指挥的,可以多到十几个人或者二十几个人。究竟人多人少,要依调查人的情况决定。但是至少需要三人,不然会囿于见闻,不符合真实情况。

——要定调查纲目。纲目要事先准备,调查人按照纲目发问,会众口说。不明了的,有疑义的,提起辩论。所谓“调查纲目”,要有大纲,还要有细目。

——要亲身出马。凡担负指导工作的人,从乡政府主席到全国中央政府主席,从大队长到总司令,从支部书记到总S记,一定都要亲身从事社会经济的实际调查,不能单靠书面报告,因为二者是两回事。

——要深入。初次从事调查工作的人,要作一两回深入的调查工作,就是要了解一处地方(例如一个农村、一个城市),或者一个问题(例如粮食问题、货币问题)的底里。深切地了解一处地方或者一个问题了,往后调查别处地方、别个问题,便容易找到门路了。

——要自己做记录。调查不但要自己当主席,适当地指挥调查会的到会人,而且要自己做记录,把调查的结果记下来。假手于人是不行的。

毫无疑问,以上这些,既有深刻的思想、理论,又有具体的方法、程序,对于我们当下做好调查研究工作,仍然有着很强的指导意义。

 
责任编辑:大地风雷
觉得这个帖子好,那就赞赏鼓励一下小编吧!
赞赏
取消

感谢您对人民之声网的支持!

扫码支持
谢谢您的支持!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赞赏哦

上一篇:毛主席:支持美国黑人抗暴斗争的声明

下一篇:关于携客投湖,弑师,弑医……,听听毛主席怎么说

发表评论提示:欢迎网友积极发表您的真知灼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用户名密码 匿名 匿名发表 验证码
  共有 0 条评论
 |   QQ:1195527324  |  QQ群:743026760  |  人民之声网  |  联系电话:13775848088  |  投稿邮箱:1195527324@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