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发帖 |  手机版| 登陆 | 注册 | 留言
当前位置: 首页 > 怀念毛主席 > 徐州纪念毛主席 > 文章 当前位置: 首页 > 怀念毛主席 > 徐州纪念毛主席 > 文章

毛主席时代的幸福生活-50后怀念的时代

时间:2018-08-13 10:42:36    点击: 次    来源:    作者: - 小 + 大

毛主席时代的幸福生活-50后怀念的时代

  1949—1976年现在被习惯称为“毛时代”,我就从我知道的情况,来说说那时的幸福生活。
  我想从两个方面来回忆,一个是毛时代的经济生活;一个是毛时代的政治生活。
 
  先说经济生活:
  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主要有衣、食、住、行、教育、卫生和文化娱乐。先说:衣
  每人每年发给一定数量的布票、棉花票,确保每个人都有衣服穿,虽然数量不足,但是人民群众有办法解决,大家一定听说过: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虽然补丁摞补丁,但都不至于光屁股出门吧?何况,除了有特供的以外,其他人都差不多,也不存在谁看不起谁的问题。
  食
  城市居民,每人每月按规定好的定量供应粮油,考虑到养生还搭配杂粮和棉籽油,既不浪费也不多余。其他生活必需品也凭票按计划供应,虽然不足,但也能基本上保证供应。
  至于农民,那比居民要自由得多,特别是1958年人民公社时期,农民可以敞开肚皮吃,并且不要钱。广大农民在三面红旗指引下,创造了“亩产十万斤”的奇迹,以至于伟大领袖号召农民一天吃五顿,由于农民不懂科学,还出现了孙叫兽所说的“营养性死亡”。后来国家加强了粮食的管理,就再也没有发生过“营养性死亡”。每个人在计划吃粮的同时,还避免了“三高”,无论工人还是农民,一个个都是身轻如燕,健步如飞,从来也不需要考虑什么减肥。
  住
  城市居民由单位解决住房,虽然几代同堂,但只收很少的租金,从不会为住房而烦恼;农民可以自己盖房住,虽然住的是土坯草房,但可以不用交房租。并且城乡居民也不需要装防盗装置,真正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行
  人们出行短距离(几十里以内)的都是步行,既环保又不拥挤,同时还能锻炼身体。后来人们骑自行车出行,也具有步行的效果。有时偶尔出远门,还会遇到雷锋帮你抱小孩、提行李。
  教育
  毛主席非常关心教育,经过几年的努力,把一个文盲为百分之90的国家,改变为百分之90的人都上过学,并且收费低廉。如果考上中专、技校和大学,还不用交学费,并且给予助学金,让他们安心学习。文化大革命还给学生放了两年多的假,让他们到社会上去经风雨、见世面,着力培养青年人“五不怕”的大无畏革命精神。
  卫生
  城市职工实行免费医疗,职工家属实行半费医疗;农民实行“合作医疗”,每年只交很少的钱。
  那时人们解大便后,多是用树叶、杂草、或者土块擦腚,既不用花钱,有保护环境,真可谓一举多得啊!
  文化娱乐
  大多数娱乐项目均不用花钱,小孩子们都是自己动手制作玩具,或者直接玩泥巴、石子。既增强了智力又锻炼了身体。文化上实行“百花齐放”,各种文学样式层出不穷。后来一小撮人“利用小说反党”,毛主席及时予以回击,并通过夫人编出了八个样板戏,轮流上演,使得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人们差不多都成了艺术家,个个都能来一段“革命现代京剧”。
 
  政治生活:
  总的说来,毛时代的政治生活要比经济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伟大领袖刚即位时,搞土改、镇压反革命,使广大农民都分到了田、房和浮财,从一个身无长物的穷人,一下子变成了土地的主人和国家的主人,政治地位空前提高。工人阶级的地位就更上一层楼,属于领导阶级。我当掏粪工人、你当国家主席,只不过是革命的分工不同。广大农民、工人战天斗地,创造了许多奇迹,也产生了许多激动人心的口号,如: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一天等于二十年、跑步进入共产主义。人民群众自觉勒紧裤腰带,造出了原子弹。
  到了文化大革命时期,红卫兵小将响应伟大领袖的号召,横扫一切牛鬼蛇神。什么三家村、四家店被革命小将砸的粉碎;还有什么彭罗陆扬,刘邓陶统统被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叫他永世不得翻身。虽然在这以后,又出了林彪、陈伯达、孔老二、周公,还有那个死不改悔的走资派,但是,毛主席紧紧依靠广大群众,一个个将他们打得落花流水,狼狈不堪。
  广大工人、农民立足祖国、放眼全球,牢记世界上还有三分之二的人民没有解放,特别是台湾同胞仍然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发扬国际主义精神,支援亚、非、拉,埋葬帝、修、反。
  1968年,毛主席发出了:工人阶级必须领导一切的最高指示,工人阶级成立了“工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进入学校、医院、科研机关,占领了上层建筑,政治地位达到了顶峰。陈永贵、吴桂贤、李素文、姚连蔚等工人、农民的优秀代表还成了党和国家的领导人。
  毛泽东时代的幸福生活,千言万语也说不完,由于我的水平有限,只能简要地说这些。网上怀念毛时代的大有人在,希望大家都来说说毛时代的幸福生活。
 
责任编辑:
觉得这个帖子好,那就赞赏鼓励一下小编吧!
赞赏
取消

感谢您对人民之声网的支持!

扫码支持
谢谢您的支持!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赞赏哦

上一篇:滿腔景仰情 坎坷无悔路(之四)

下一篇:公交车上青年和老者的对话

发表评论提示:欢迎网友积极发表您的真知灼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用户名密码 匿名 匿名发表 验证码
  共有 0 条评论
 |   QQ:1195527324  |  QQ群:743026760  |  人民之声网  |  联系电话:13775848088  |  投稿邮箱:1195527324@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