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发帖 |  手机版| 登陆 | 注册 | 留言
当前位置: 首页 > 战友情-同志亲-知青岁月 > 文章 当前位置: 首页 > 战友情-同志亲-知青岁月 > 文章

一封发不出又收不到的信

时间:2020-03-22 11:11:20    点击: 次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 小 + 大

一封发不出又收不到的信

晓明老师:

自去年你被南京有关方面以莫名的理由抓了去,已经一年。这一年不知你是否安好,可能又胖了些吧。当下北京的花正在悄悄开,大概很多人不会像往年一样注意它们,所以花是悄悄而来,人是悄悄而过。再过几天就是清明节,回想我来北京的第一个清明,你邀我去故宫、袁崇焕墓祠。又一年,我们在清明节去了八宝山革命公墓。你离开北京之后的清明,我们一些朋友又去祭奠过高君宇和石评梅,这像是我们的传统一样。只是今年清明我们无法再一起畅侃历史,彼此打个电话也不能了。
中国的疫情看样子已有好转,但不知你在看守所有没有看新闻的权利?以前我常常是通过你来了解国际新闻,现在就只能靠谷歌翻译。这一年来风云变幻,几个月不读新闻可能就算“不知魏晋”。那是不是看守所反倒成了“桃花源”,大可只当躲一时凡尘俗世?可能要有些遗憾。人类社会普遍联系,尤其在今天这样的年代,恐怕是没有哪个地方真的是“桃花源”了。也罢,就算躲不了凡尘俗世,也能躲一躲新冠病毒吧。疫情初起之时,朋友们还开玩笑说“柴老师现在是最安全了”。但之后山东、浙江、湖北的监狱系统都相继发生感染,看来也不能那样乐观。
最近我常感到遗憾,又经常埋怨自己记性不好。为什么在以前没有多让你讲讲你的经历呢?你是那种不太会主动讲自己的人,而我又是这种不太会主动问别人经历的。在八十年代后期,新的经济形式在中国遇到大的问题。社会动荡不安,大字报大辩论又重新出现,这是人们早已被禁止了的权利。这时期的上海,高校变成思想交锋最为激烈的战场,学生们直接在街头表达诉求与不满是一种新的风潮。也是在这个时期,未来的“长者”在学校向学生们背诵了英文版《葛底斯堡演讲》。来自大洋的风吹拂着曾经的十里洋场,阳光刺透低矮的云层洒在马路上。熙熙囔囔的学生队伍后面,你夹杂在一群看热闹的小学生初中生里,努力的想要弄清这些大孩子们都是因为什么。这是你思考社会问题的开始吧。人的政治启蒙都要受到自身成长环境和时代的影响,我们都不会是例外。但最终会走向何处,谁又能确定呢?我们来自五湖四海,但为了共同的理想走到了马克思主义上。
每个人的人生在任何阶段都可以把经历写成一本厚厚的书,但你这本书可能就要比不少人厚更多。很多年前浙江的下岗工人维权事件你去了现场,08年地震你去了汶川,在欧洲你跟资产阶级的警察搏斗过,在公益机构服务过,在北京大学教过书。你写过很多文章,也做过很多事情,参与过很多活动,以至于南京有关方面把你带走,朋友们一时都弄不清是因为哪件事。
陈独秀先生在1919年五四运动时说“世界文明发源地有二,一是科学研究室,一是监狱。我们青年立志出了研究室就入监狱,出了监狱就入研究室,这才是人生最高尚优美的生活”。但陈老先生后来在国民党的监狱里尚可读书写字,恐怕这对大多数人来说就很难了,今天或许一样很难吧。
每到一个时间节点,总是忍不住想要絮叨一些文字出来。但限于文笔,每每又不知写些什么好。在你失去自由的这一年,朋友们都在惦念着你。有同志写了首歌送给你,不知道你什么时候才能听到。每每循环歌曲,总是让人想起我们曾经一起读书学习的日子。今天杨公(@岐山明润)还为你写了一首词,但愿你能早日看到这些。
 
一剪梅——忆官人
 
满纸伤心写不成,诗不成文,词不成文。
一年一度杏花红,风里无侬,雨里无侬。
 
别羡秦淮美盛名,游在金陵,囚在金陵。
人生何处不修行,闲看浮云,笑看浮云。
 
我想要把你曾经写的文章找一找再重新发出来,可能会启发一些读者的思考,但没办法经过你授权同意了。之前你给我过说“我估计我写的饶舌文章,看得人一般般”。动辄万字长文,确实让人看起来有些头大。管他呢!“人生何处不修行,闲看浮云,笑看浮云”。

张伢子
2020年3月21日
责任编辑:
觉得这个帖子好,那就赞赏鼓励一下小编吧!
赞赏
取消

感谢您对人民之声网的支持!

扫码支持
谢谢您的支持!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赞赏哦

上一篇:冬日红友情意暖心窝

下一篇:沉痛悼念红色战友——宁丁同志!

发表评论提示:欢迎网友积极发表您的真知灼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用户名密码 匿名 匿名发表 验证码
  共有 0 条评论
 |   QQ:1195527324  |  QQ群:743026760  |  人民之声网  |  联系电话:13775848088  |  投稿邮箱:1195527324@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