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5-26 16:19:46 点击: 次 来源:工联报 作者:佚名 - 小 + 大
特权阶级的飞扬跋扈自不止于此——评某校附中“特权言论” 中国人的未来当然不在于只会提笼遛鸟的“旗人”,事实上,未来恰恰在于这个群体的对立面。很难说特权阶级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但似乎与常理相悖的是:在吞噬旧事物的泥淖中,这群人没有,或至少是没有真正意义上地,去寻找脱身之术,反而会在其消亡的最后阶段变得更为嚣张和狂躁 ——前言 前天,某高等学府附中的学生以凡尔赛的口吻分享了“直升”人的幸福生活:他们同时享受着全国寒门子弟羡慕的轻松上名校、留外洋的机遇和近乎奢侈的基础设施服务。有数据表明,在我省(浙江)考生中浙大的录取率大约为千分之六,而在北京,这一数据(指北京本地考生清北的录取率)则几乎翻了十倍——而这一录取率的“大股东”也大多是所谓的XX附中。 自然,如果放在隋唐,在天子脚下的京城,这种情况是见怪不怪的。但这一现象却发生在了鼓吹“教育平等”的今天! 倘若我们把目光向西移一些,在藏区,且不说高等教育的普及率,单说扫盲率也只有50%;而位于西北蒙疆地区的高校数,与京津地区也是云泥之别。 于是非常自然地,我们不难看出这样一个简单而又毋庸置疑的事实:正是那些居住在国家中心的资二代和红二代事实上形成了对顶尖教育资源的垄断——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他们不仅在“平民”中,而且甚至在家庭里也可以显得如此张扬——拥有“名校生”和“海归”的黄金头衔到底是一件光彩而体面的事情。 但如果说他们这种人有什么是值得担心的话,那就是他们从父辈那里继承以及将来会被他们的子孙继承的权力、地位和财富,很快就会消失:这在历史上也不乏先例。 晋代的名门王谢,纵然有“王与马,共天下”“谢安淝水克苻坚”这类佳话,却还是留不住堂前飞燕,终于“飞入寻常百姓家”;而像百年前的那些遛狗玩鹰的八旗子弟,不也是在洋人的枪炮下摧枯拉朽地倒了吗? 我们当然不希望这些纨绔子弟统治中国,也更加不指望他们能把中国弄得多好。从高晓松和许可馨事件我们可以看出,这些人很大程度上会在自我标榜“高华”的同时,心甘情愿地去捧洋大人的臭脚。如果中国最高学府走出的都是这种人或轻易就能倒向他们的人,如果中国的未来将由这种人和他们的同志掌控,那么我实在担心昔日辉煌的人民共和国会沦为第二个清廷——只不过这回似乎自愿成分能占上风。 建立在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关系社会基础上的教育资源不平衡是作答“钱学森之问”路上最大的绊脚石,也正是这块绊脚石在事实上成为了衡中、毛坦厂这类建立在严苛管理制度上的至今仍在被人诟病的高考工厂成立的直接诱因之一。 这种不平衡同样的会导致更多不平衡:就业条件、生存物质条件、社会地位……这对于上位者当然是好的,他们可以在完全不掩盖自己的豪横的同时牢牢掌握自己的国家机器,同时又能让下位者接受更僵化的教育、面临更严苛的管理、经受更残酷的竞争——这固然是一笔好账!到时,特权纨绔们大可以西装革履地一边豪饮穷人血,一边歌颂这太平盛世。 而写到这里,他们的高傲也可以尽数体现了——纵然是虚妄的。 |
责任编辑: |
上一篇:杨永信原来还这么风光呢
下一篇:为纪念深埋于地下的熔岩
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