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发帖 |  手机版| 登陆 | 注册 | 留言
当前位置: 首页 > 七嘴八舌 > 文章 当前位置: 首页 > 七嘴八舌 > 文章

医护人员的苦,不是用来“感动的

时间:2021-06-09 17:56:42    点击: 次    来源:观    作者:佚名 - 小 + 大

医护人员的苦,不是用来“感动的


这两天,广州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媒体的相关的报道铺天盖地。
其中,一张新闻照片格外引人注意。
照片中,一个护士在没有任何遮挡的情况下,顶着漫天暴雨,全神贯注给市民做核酸检测采样,旁边的一位护士,为了避雨,只好用一个凳子顶在头上。
我看到,不少媒体都在报道此事时大书特书,称护士冒雨坚守,是让人感动一幕!
许多网友也纷纷称赞采样护士的敬业态度,对于旁边顶凳子避雨的护士,有些网友评论中甚至出现了“好可爱”、“好萌”等字眼。
不过,鱼叔我看到这张照片,却怎么也感动不起来,医护人员在如此艰困的条件下工作,有什么好感动的,对此,我感到更多的是一种心酸。
那个顶凳避雨的护士,一点都不“可爱”,从她的动作和眼神中,我分明看到一种无助与无奈。
一些网友对此也发出质疑:
“真没必要搞这种感动。现在啥年代了,遮雨伞很难拥有吗?”“遮雨棚都提供不了吗?领导有没有把一线当人看啊?”“每次都是没有搭棚,咱也不知道为啥,咱也不知道问谁。”
得承认,广州这次疫情来势很急,仓促之下,有些环节难免掉链子。但是,遮雨棚作为保障医护人员工作的最起码条件,却没有充足配备,让人难以理解。
我之前在广州生活过一段时间,对于广州的气候,我有两个最深刻的印象:一是这种亚热带地区的太阳特别毒辣,二是夏季常有暴雨,一下起来惊天动地。
我想,相关部门在制定疫情突发的应急预案时,当地天气特点肯定是要考虑进去的。
须知,遮雨棚不仅是为医护遮风挡雨,也给他们提供了一处荫凉——毕竟,身穿闷热不透气的防护服,顶着大太阳工作,这也太煎熬了。
对于此次广州疫情,网络上有“广州为国挡病毒”一说,一些文章对广州这个城市的担当不吝溢美之词。
可是,承载着这份担当的,难道不是广大基层医护人员吗?
成千上万医护人员加班加点、通宵检测,用他们的血肉之躯,支撑起抵御病毒的防线,这是何等地悲壮! 
然而,如果他们的工作环境都不能保障,要么淋雨要么暴晒,这让他们情何以堪!
医护人员没有说出他们的心中的苦,不代表他们不在乎,更不代表他们不想得到更人性化的工作条件。
他们的在艰苦条件下依然敬业,他们的默默忍受和付出,不是用来感动的,更不是用来“消费”的。
他们需要的,不是被当作英雄看,而是被当作有血有肉的人看;
他们需要的,不是感动,而是帮助。
我的朋友西坡之前说过:没有一条生命是为了牺牲而存在的。同样,没有一份苦难是为了催泪而存在的。只会感动的社会,是没有改变动力的社会。
确实,一个社会,感动的故事太多,真不是什么好事。它让我们养成了默认现状,不追求改变的思维惰性。
于是,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日复一日的感动中被漠视,被遮蔽。
在这方面,媒体的可谓责任重大,类似“护士顶暴雨采样”的新闻,请不要去大书特书,煽情催泪了。
这样的操作,水平和担当连许多普通网友都不如
请拿出点媒体的良知和勇气,多追问一下背后的真问题吧。
 
责任编辑:
觉得这个帖子好,那就赞赏鼓励一下小编吧!
赞赏
取消

感谢您对人民之声网的支持!

扫码支持
谢谢您的支持!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赞赏哦

上一篇:质疑的是衡中模式,不是衡中学子

下一篇:还没当官就学会滥权了?

发表评论提示:欢迎网友积极发表您的真知灼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用户名密码 匿名 匿名发表 验证码
  共有 0 条评论
 |   QQ:1195527324  |  QQ群:743026760  |  人民之声网  |  联系电话:13775848088  |  投稿邮箱:1195527324@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