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发帖 |  手机版| 登陆 | 注册 | 留言
当前位置: 首页 > 七嘴八舌 > 文章 当前位置: 首页 > 七嘴八舌 > 文章

世界变了,我还固执?

时间:2018-08-31 07:59:16    点击: 次    来源:中国老兵情怀网    作者:李日鲁 - 小 + 大

 世界变了,我还固执?
 
有件事情到现在我都不没搞明白,为什么国家设立的信访局不准百性上访呢?
为什么政府官员遇见上访民众要大动警办打压呢?
为什么民众会上访呢?
本老兵原先一直认为:民众有冤情向上一级政府提出诉求,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但是我们的政府怎么可以动用警力实行打压呢?
一个地方民众有冤倩,这很有可能是这个地方的官员不作为或乱作为而造成,但目前是全国性民众喊冤,这个问题我们政府的官员还感觉到自己出了政策性问题吗?还动用警力实行打压,这对我们政界的形象影响力无法估量的。
近十多年来本老兵通过不断的了解实情和查阅各相关资料进行深刻的研究发现:包括中央人民政府在内的地方各级人民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比如:涉军群体中,对曾经从战场上活着回来的该些对敌作战幸存退役军人的安量问题:不管是在计划经济下还是市场经济下,都得按兵役法第九章中的第五十二条执行。不然的话我们的宪法已及一切法律法规有何效力呢?遵纪守法本是官府人员要起带头作用的,任何文件都大不过宪法和法律。 任何何组织和个人都得在宪法和法律范违内活动,越出一步必将毙之。根据涉军群体中曾经对敌作战而活着回来的该些退役军人的上访案例分析;从中央到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确实是亏欠了他们,在战后他们失去了最佳年华的工作机会,然而他们的身体及心灵因受战争综合症的束缚,遭受一年不如一年的艰难痛苦,这是谁的责任呢?而今他们的养老、医疗和住房都得不到保障,你们政界一个普通的公务员退体后所享受的待遇是多少,你们心中有数,如果谈对国家和民族所作贡献的大小来定,请问还有比流血和愿献出生命的对敌作战幸存退役军人的贡献大吗?
本老兵认为,曾经的对敌作战幸存退役军人今天为了生存而逐级上访已经是够给政府官员的面子了,你们还有什么资格和权力动用警力去打压为国而战的功臣人员呢?今后还要打仗吗?先辈们说过,一个人或一个集体乃至一个国难免会犯这样和那样的错误,但只要他有诚心的改正之心,则万事顺也。然而最怕就怕他犯了错误还不愿改正,更可恶的是他还坚持到底!这就是自找灭亡的根源!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没有一支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
各位党政机关的领导们和各位当过兵的现退役首长、战友们,大家好!
今天是我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1周年的大喜之日,此时此刻我作为一名曾经对敌作过战的普通退役军人, 与在座的各位同仁们以及各位首长和各位领导们一样,该种喜悦的心情都是非常激动的!
回顾我们党建军91年来,所经历的艰辛苦难确实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各位∴我们的党带领着它组建的人民军队一路走过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等四个阶段。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的人民解放军还经历了50年代初期的抗美援朝战争,60年代的中印边境战争、抗美援越战争和珍宝岛战争,到70年代初和70年代末又经历了西沙之战和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等等几场对外反侵略战争,在该几场对外反侵略的战争中,我们的人民解放军都起得了辉皇的胜利,而且是打出了军威和国威,特别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的最后该场战争,更是为我们国家的改革开放奠定了安全稳定的边境基础和国际环境。使得我们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39年来无任何边境冲突的发生。
各位:之所以说: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用无数革命的先烈和一大批的人民解放军战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同时也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政确领导下才能勇现出一批又一批的愿为国家和中华民族流血献身的好男儿。
各位,本人就是曾参加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最后该场边境自卫反击战的幸存退役军人。今天我能与大家在这里欢聚一团,心中难勉会想起与我并肩对敌作战而牺牲的战友兄弟们。此时此刻我只有在这里高呼一声:为国而战牺牲的烈士兄弟们,你们永远是中华民族的英雄,而且你们的身影和英雄事迹将会不断的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军人,烈士们:你们永垂不朽!
原广州军区四十一军一二二师三六四团二营炮连战士李日鲁发言完毕。谢谢各位!
 
责任编辑:
觉得这个帖子好,那就赞赏鼓励一下小编吧!
赞赏
取消

感谢您对人民之声网的支持!

扫码支持
谢谢您的支持!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赞赏哦

上一篇:我要的是毛主席像

下一篇:今天的你,为什么成了中国的弱势群体

发表评论提示:欢迎网友积极发表您的真知灼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用户名密码 匿名 匿名发表 验证码
  共有 0 条评论
 |   QQ:1195527324  |  QQ群:743026760  |  人民之声网  |  联系电话:13775848088  |  投稿邮箱:1195527324@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