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9-03 15:04:13 点击: 次 来源:观人随笔 作者:佚名 - 小 + 大
打疫苗,还是别搞百岁老人大比拼吧 看到一条新闻,还是充满了震惊的。 说的是在河南焦作博爱县,114岁老人主动接种疫苗。 媒体的报道方向是:为防疫贡献“一臂之力”。 视频中,老人仿佛是一个淡定的、硬朗的英雄。一张张笑脸给出的画外音几乎要溢出屏幕: 看,114岁的老人都在为防疫做贡献,主动打疫苗,你还在等什么?还好意思吗? 记者说,“这是一位清朝出生的老人在接种新冠疫苗,这种跨越感给人遐想。” 但说实话,我看完报道的第一反应,是膈应。 采访中,老人的家人也说了一句话:“不论岁数再大再小,打了总比不打好。” 这句话科学吗?适合通过媒体做传播吗?会不会对其他人造成一定的误导? 然后,好奇于这是否是个别现象,我又去检索下,发现全国不少地方都在宣传百岁老人接种疫苗。 比如在济南平阴,108岁老人刘万玉在6月7日就接种了第一针新冠疫苗。 报道称,受刘万玉老人主动接种疫苗的影响,周围的邻居也纷纷前来接种。 言外之意,一个百岁老人,抵得上百人动员大军。 比如在广州荔湾区,101岁的刘玉英婆婆,目前是该区最高龄疫苗接种者。 报道称,刘婆婆平时虽很少出门,但从家人处得知高龄老人也能接种疫苗后,非常支持。 比如8月24日,河南平顶山郏县李口镇卫生院的工作人员,上门为106岁的韩梅英老人接种新冠疫苗。 比如8月26日,山西运城绛县107岁的王玉秀老人,完成了第二剂新冠疫苗接种,成为该县目前最高龄的新冠病毒疫苗接种者。 我注意到一个细节,这些地方在进行宣传的时候,除了强调老人打完疫苗后身体倍棒外,几乎都声明这是某某县、某某区最高龄接种者。 我不知道大家看了是何感受,我觉得这种宣传方向很不好,给人一种比拼接种年龄的感觉。 似乎在地方上,出了一个百岁老人接种,就是一个了不得的政绩一样?需要大力宣传、祝贺一番? 然而,百岁老人接种疫苗的迫切性和必要性,恐怕还需要探讨。 老年人不同于年轻人的一个特点是,他们的活动范围往往很小、流动性极低,一百多岁的老人,恐怕平时就是呆在家里,最多也就是小区或者村子里溜达溜达。 换句话说,如果他们周围的年轻人都打了疫苗、建立起了防护屏障,老年人自然也就安全了。 最近一段时间,媒体纷纷报道了诸多境外民众打疫苗出事故的案例。 这充分说明了,世界范围内的很多疫苗是不够安全的,尤其是对老年人,那么我们的疫苗是不是就绝对安全呢? 目前,我并未看到相关报道和统计数据,也似乎没有这样的权威定论。 最近,微博上也陆续曝出了一些不知道真假的不幸消息,多是以网友讲述身边故事的方式呈现,没有媒体去核实,也基本没见到官方辟谣的消息。 这样的信息模糊局面,也让一些人,尤其是家有老人的人充满了疑惑和担忧。 但是无论如何,最起码,一百多岁的老人打疫苗之前,应该有一道严格的身体检查程序,而不应该仅仅只是老人同意。 然而目前的媒体报道中,似乎都在一个劲儿呈现老人接种后状态如何好,而没有将重点放在老人接种前的检查和确认上,值得商榷。 这让我想起了前天,跟家里通电话,爸说,村里有位八十多岁的老人,被抬着去打疫苗了。 我试着在脑海里想象那种场景,那位老人可能都好几年没出过门了,行动不便也说明身体不太好,而这可能是他最近几年去的最远的地方,为的是打疫苗。 这场景多少有点滑稽吧? |
责任编辑: |
上一篇:某局长为何要在县政府上吊自杀?
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