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1-24 17:41:49 点击: 次 来源:旗帜中流2018 作者:岭南福星 - 小 + 大
公元1004年,这一年是中国农历甲辰年(龙年);北宋景德元年; 契丹统和二十二年;越南应天十一年;日本长保六年。这一年宋朝和契丹发生了一场大规模战争,契丹萧太后亲率二十万大军南下侵宋,宋宰相寇准数次力劝宋真宗御驾亲征。 宋真宗应寇准之请御驾亲征,宋军士气大振。宋威虎军军头张瑰毙辽军主帅萧挞凛于马下。此时大宋君主亲征,城头龙旗飘扬,士气正盛。辽军主帅阵亡,士气受挫,被迫遣使求和。在北宋军民看来,形势大好。 面对辽军求和,寇准坚决反对,寇准认为必须趁现在士气正盛打服契丹。宋真宗却不想打了,他派使者曹利用去议和,真宗告诉曹利用:“契丹要割地不能答应,如果他们要赔款,可以每年给一百万。” 曹利用离开行营,寇准紧紧跟在后面,一出门,一把抓住曹利用的手说:“赔款数目不能超过三十万,否则回来的时候,我要你的脑袋!” 曹利用知道寇准厉害,和议的时候只敢答应赔款30万,宋辽签订“澶渊之盟”,规定宋朝每年给辽国“岁币”30万,辽宋约为“兄弟之国”,宋真宗尊称萧太后为“叔母”。赵宋王朝在战场形势明显有利于宋军的情况下撒币求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后来的西夏看到跟宋朝打仗,打不赢也能赚大钱,抄起家伙就去打北宋了,赵宋王朝赶紧给西夏每年25.5万“岁赐”。 越南看到辽国和西夏打一下宋朝,就迅速赚大钱,也派兵攻打北宋,好在宋朝南境守军威武,把越南打得服服帖帖,才没有给越南赔款。 辽国看到赵宋王朝给西夏岁赐25.5万,又不满足于一年30万岁币,1045年,辽国要求宋朝增加岁币,赵宋皇帝又答应从此以后每年给辽国50万岁币。 赵宋王朝岁币外交,极大增加了北宋人民负担,苏东坡在目睹了一名妇女被逼投水自杀后写下了“官今要钱不要米,西北万里招羌儿。龚黄满朝人更苦,不如却做河伯妇”的诗句抨击赵宋王朝岁币外交政策。 西夏是党项族人建立的政权,党项族是羌族分支,苏东坡用“招羌儿”泛指“岁币”“岁赐”。“河伯妇”典出《史记·滑稽列传》,专指投水的妇女。从苏东坡的诗句来看,当时的岁币外交政策,极大加重了人民负担。 宋朝金钱外交政策一直执行到徽宗时代,当时金国灭了辽国。赵宋王朝花巨款向金购买燕云十六州,金人见赵宋王朝竟然出高价来买“两百年失地”,看出了宋朝的腐朽。迅即挥兵南下,占领宋都开封,掳二帝北去。 金钱买不到和平,更买不到朋友,赵宋王朝一直执行“岁币外交”政策,结果却换来百姓困苦,皇帝被俘,山河破碎…… 岁币外交,诚不可取也! |
责任编辑:大地风雷 |
上一篇:校园贷,校园害
下一篇:维稳太累,何不一杀百了?
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