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3-04 16:31:04 点击: 次 来源:新浪博客 作者:冷香 - 小 + 大
《南宋》是浙江卫视拍摄的一部纪录片,昨天看了一集,感觉该剧有给昏君赵构翻案的意思。 在该剧中,浙江大学的一位砖家说:“赵构总的来说功大于过,如果没有赵构建立的南宋政权,华夏文化会破坏殆尽。” 我不知道这位砖家的结论从何而来。靖康之耻后,北宋的忠臣良将尤在,没有赵构,也会有其他的皇子登基践祚。其实,在我看来,让一个心机深重又苟且贪生的康王即位,倒不如让一个娃娃即位,那样,主战的文臣武将反而没了掣肘之力,直捣黄龙府未必不能实现。 该纪录片,还特别高扬了高宗的“纯孝”。熟悉这段历史的人都知道,高宗是真孝子吗?其父徽宗在北方被金人戏耍蹂躏,受尽侮辱与折磨,高宗若真孝,一定会让岳飞这样的一流军事家报仇雪恨,可是,高宗一味投降,并未见半点孝子血性。 至于高宗对其生母韦太后的孝心,其实不过是一种政治阴谋。高宗为了自己的龙椅安稳,他是很担心主战派有一日迎回徽钦二人的,至于允许岳飞抗金,那是为了舆论压力;而岳飞真要直捣黄龙府了,他就把岳飞杀了。 因此,为了皇帝的宝座,赵构必须与金人讲和;要讲和,就要有堂皇的借口,而韦太后正可以为其借口。所以,南宋每一次割地赔款,都以期望金人善待其生母为条件。如赵构这种为了尽其一人之孝,而使天下的子女都无法尽孝,让天下的母亲都不能颐养的行为,这是最大的不义。赵构,身为一国之君,为了自己的小孝,而让天下的母子或骨肉分离,或苟且偷生,或葬身沟壑,这是最大的逆天丧义。 至于这位生下昏君的韦太后,其道德操守竟不如一介村妇。我在读顾炎武传记的时候,看到亭林先生的继母为了节义,也为了不给儿子留下后顾之忧,在清军南下时以身殉国,当时感喟唏嘘不已。 而这位韦太后呢?靖康之变后当了金兵的俘虏,作为战利品被押到北方,充当了金人的慰安妇,还给赵构生了两个同母异父的完颜兄弟。后来赵构在南方建立南宋,金人为了羞辱他,特地编写了韦太后的“小黄书”在中原流布。由此可见,韦太后是一位寡廉鲜耻的女人。 可是,就是这样一个没有节操的母亲,却成了赵构议和的借口,他对金人许诺:只要能送回他的老娘,割地赔款在所不惜,斩首忠臣良将也毫不迟疑。后来,这位韦太后真被金人送回来了,赵构不仅亲自远迎,还组织了几千人的仪仗队。据说这韦太后回来后享尽清福,活到80多岁,可是,南宋王朝却一败涂地,崖山血染南海,从此,华夏文明走入低谷。 这真是一对狗母子,两个丧门星。一个重小节失大义的昏君民贼,他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丧门星。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今天,我们同样可以以大义与小节为标准来评判各国领导人。如果贵为一国元首,但仅仅是个懂得怜子疼女的慈父,仅仅是个懂得怜香惜玉的丈夫,仅仅是个懂得扇枕娱亲的孝子,却无视人民的利益,不顾国家的尊严,罔顾民族的未来,那么,就是一个守小节失大义的昏君,就是一个民族的罪人。 |
责任编辑:大地风雷 |
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