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26 12:29:19 点击: 次 来源: 作者:闲言 - 小 + 大
7月9日,湖北大学研究生院官网发布了一则《撤消学位公告》。公告称,经学校学术委员会调查、审核,认定万某存在剽窃、抄袭、侵占他人学术成果的行为。依据相关规定,学校决定撤消万某硕士学位,注销其硕士学位证书,从决定之日起3年内不再接受万某硕士学位申请。 这本来只是一起普通的处理论文作假的事件而已,但是有两点引起了我的注意。 其一:复制比高达81.5%。论文是万某2009年就读湖北大学教育学硕士学位时的答辩论文,按照公告说,复制比高达81.5%。问题是,如此高的复制比,难道导师或者说答辩委员会就没有进行过查重测试吗? 要知道,81.5%的复制比意味着,万某的这篇硕士学位论文自己只是写了其中的不到2成。而有8成多的内容,几乎都是他剽窃、抄袭或者侵占他人学术成果而得来的。一般来说,各个人高校都应该有一套查测论文造假的方法。毕竟,随着我国高教事业的发展,尤其是教育大“跃进”的开始,各种论文每年生产很多,如何防范学生以借鉴的名义剽窃、抄袭,从而侵占他人的学术成果,就成了各高校论文把控的重要内容。 不说是导师会对学生的论文有各种各样的要求,就是在论文的选题、开题、写作、修改等诸环节也会严格把关的。到了论文答辩阶段,也会针对论文的内容有的放矢的提问的。关键的是,如今查重手段的多样化,更是让造假成本增多不少。 而这位万某对自己硕士学位论文都如此的弄虚作假,特别是他8成都大抄而特抄的论文,竟然都一路绿灯,没有人发现?导师呢?答辩委员会呢?也包括盲审的其他高校老师呢?如此水分十足的论文,能让万某获得硕士学位,并取得副教授的职称,我不知道该说我国的高教质量下降呢?还是该说我国的水货学生老师太多呢? 这样的教育质量与水平,又凭什么去吸引国际留学生呢? 其二,“踢篮球”的硬伤是如此扎眼,可硕士论文也能通过?万某的论文题目是《湖北省普通高校篮球队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但是他抄袭的其中一篇论文是《内蒙古自治区普通高校足球队发展模式研究》。也许,高校足球队与篮球队在管理与发展上,会有或者有相似的地方,不过,在论文中,公然出现“踢篮球”的说法,不知道是该指责万某抄袭的大胆,还是批评导师与评委们的粗枝大叶? 比如说,有这样一段话,“在调查中发现一些教练员的专业技术等级较低,这很不利于青少年球员水平的提高...据了解,这主要与教练员中体育院系毕业和仅有踢球经历的兼职教练员有关”。这段话之中的“硬伤”不少,尤其是非常明显的踢球经历的教练员。可问题是,这是论述篮球队的论文啊? 如此赤裸裸的硬伤,竟然无损于这篇硕士学位论文的通过,我真的无话可说。到此,总算明白了,为啥我国是高等教育的大国,本科生、硕士生,甚至博士生数量居世界首位。同时,我国每年发表的各类论文、专利数量也是蔚为大观。但是,真正有价值的、有原创性的发明与专利却少的可怜。 学生在剽窃、抄袭和侵占他人成果,老师们则忙着做挣钱的“官家”课题,却没有人愿意或者能够真正的“静”下来做研究。高等教育系统呈现出一种“浮躁”的状态,有关忙于搞与GDP世界第二匹配的宏伟业绩。比如说世界一流大学,起码在各类排行榜上要突出。搞科研,提高学术水平,这些都需要时间,而有且只有走捷径才是事半功倍的。 有了这样的心态,如此就能很容易的理解如今教育系统的各种乱象。什么不计成本的招揽留学生,门槛不要,补贴高于国人收入,要知道国际留学生数量与一流大学评比指标有关。什么论文数量,也包括想法设法的“勾兑”的国际论文,反正谋得利益后,谁还会在乎呢?博士帽子满天飞,有人需要,自然就有供给,哪里会计较博士生的质量与水平?尤其可笑的是,博士数量最多的地方不是科研院校,不是企业厂矿,而是官场。 急功近利的教育生态之中,就如万某样的8成复制比的”踢篮球”论文,也就堂而惶之的出现了。可惜的是,如此的高等教育现实,让创新就成了国人永远追求的水中明月,山寨、偷窃知识产权等的标签,一时半会也就很难从国人身上去掉了。 |
责任编辑:大地风雷 |
上一篇:说几句“民主宪政”
下一篇:生二胎的压力到底有多大?
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