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2-26 22:30:55 点击: 次 来源: 作者:纸上建筑 - 小 + 大
春节过完了,湖北以外的疫情也得到了良好的控制,各地已经陆续复工,进入到边生产边抗疫的新阶段之中。同时,大中小学何时开学,也提上了讨论日程。 对这件事,大家其实是有个心理底线的,那就是3月份之内,最迟不超过4月份。彼时较原计划开学时间已超过一个多月,再迟的话,想要完成基本教学任务就很难了,中高考等事关数百万学生命运的重要事项也需要大幅度调整。 昨日国务院印发通知,虽然没提具体开学日期,但是对很多细节作出了安排,意味着最后的底线已然不远。 按照世卫组织的标准,以及天津疾控中心张颖副主任的建议,新增病例0增长持续两个最长潜伏期也就是28天之后,就可以宣布解禁,恢复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目前国内部分省区已经在这张时间表上,如果没有反复的话,最早可能在3月底达到此条件。 但是如果出现反复,譬如像北京归零之后又出现一例,28天需重新起算,反复这么一两次,可能就直奔四五月份去了。照现在每天还有几十例新增疑似的节奏,出现反复的概率很大。 实际上真正的百分百保险不仅是增长归零,还需要所有存量确诊和疑似患者清零,全部治愈出院或予以排除——这样既没有传染源,也没有新发病,日常生活基本就无虞了。 无疑实现这样的目标更需时日,可能需要到六月份了,等于今年的学期几乎报废,中高考可能不得不延到冬天,大学生无法如期毕业,小学生不能按期升学……这个确实很难搞了。 所以呢,要做好准备在不完全清零的状态下开学,以能承受较低风险为底线,而不是百分百安全。因此,在通知中,见到了很多严格的防疫细节,包括通风、消毒、日常测温、避免大型集体活动等等……即便开学,这个学期的风景也将和以往大不相同。其中更有一条#建议开学后教师戴口罩授课#,更引发强烈反响。 显然,这并非解禁后的风景,而依然是属于防控期的措施,就像现在很多率先开工的工地,工人在宿舍里都得戴着口罩,受老罪了。但是对于教师这个特殊职业,不仅受罪,可能真的不太现实。 其他工种的口头交流频度不是很高的,尚能忍受。教师不同,只要上课,几乎全程滔滔不绝、口干舌燥,这样的强度下,用不了半节课口罩就会变成湿抹布,其不适感不仅令人难忍,还因为湿透变形而失去防护作用。更有很多戴眼镜的老师,你懂的,戴着口罩就等于模糊了双眼,不停说话更是加剧。 当然一线医护人员全天候佩戴口罩更难受,但是作为专业人士,他们懂得利害,宁可勒出血痕也不敢松懈,同时医护的口头交流频度也低于教师。而老师作为普通人,耐受度和专业度是没法比的,讲上十分钟难以忍受,可能直接就摘了,或者挎在下巴上应付事儿,这种措施其实约等于无。 如果让学生戴口罩上课,更不现实,大人都忍不了,未成年人岂能老老实实捂着口鼻。而且由于呼吸阻力太大,儿童是不可以长时间佩戴高密度口罩的,否则会造成肺部损伤。 因此最稳妥的建议,依然是等达到完全解禁条件之后再放心复课。而如果非要提前开学,也不建议戴口罩上课,而是采取局部控制的做法,就像对待诺如病毒疫情那样,哪里有问题哪里扑灭,班级出问题班级停课,学校出问题学校停课。配合以充足的医疗资源和完善的隔离观察条件,风险是可控的。可能在一个学期内出现个位数的有限疫情,而绝大部分学校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除此之外,还有第三条路,那就是大胆启用远程教学系统,并与常规教学无缝结合,停课不停学,根据疫情变化,随时在学校授课与居家授课之间转换,它反复几次也不怕,坚持按原有时间表完成整个学期。 老师每天照常到岗,有学生就对学生讲,没学生就对镜头讲,工作量不变。远程授课时,利用远程系统进行实时互动,就跟在教室里一样。 建议教委立即安排教材投递,把新课本和练习册邮寄到学生家里,学生把电脑/手机就当成教室里的电教设备,但主要还是利用实体课本和练习册进行阅读验算,以尽可能保护视力。每天按正常上课时间远程点名、互动、回答问题,该眼保健眼保健操,该课间操就家里做,要求开启摄像头以便老师监督。 这一计划是两全其美的。只要中小学能解决,拥有一定自制力的高中生、大学生就更没问题了。教学软件可以直接委托阿里钉钉、企业微信、字节飞书等成熟的远程办公系统定制一下即可,小菜一碟,千万别找野鸡公司另起炉灶。老师需要尽快熟悉上手。 这一次是灾难也是机遇。近年来,干扰到正常教学秩序的因素频频发生,重度雾霾我们停过课,全球疫情一波接一波,今后可能越来越频繁。而远程+面授的无缝教学模式,可以适应所有冲击。 我国借此机会勇敢迈出这一大步,可以一劳永逸,同时为灾难不断的世界各国提供技术输出。 |
责任编辑:大地风雷 |
上一篇:疫情浩荡,谁又端出了孟婆汤!
下一篇:露小宝可恶,黄女士可怕
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