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发帖 |  手机版| 登陆 | 注册 | 留言
当前位置: 首页 > 七嘴八舌 > 文章 当前位置: 首页 > 七嘴八舌 > 文章

贞观初年那场蝗灾,是如何消失的

时间:2020-03-19 13:14:27    点击: 次    来源:    作者:风中劲草one - 小 + 大

今年以来,沙漠蝗在东非、南亚一带发生罕见暴发,甚至一度传言,蝗灾将大规模入侵我国。

境外忧心忡忡,我们却画风大异,有准备好油锅的,有支好烧烤架的,有炫耀自己多少鸭子的……有人还提出,以十万只鸭子为灭蝗大军,出征巴铁。

我们是农业大国,历史上曾蝗灾频发,且多与旱灾相伴,所经之地颗粒无收,灾民流离失所,甚至出现人相食的惨剧。

唐贞观二年,李世民即位的第二年,京师长安附近就发生了一次规模不小的蝗灾。

贞观二年,京师旱,蝗虫大起。——《贞观政要》

古人对天人感应之说笃信不疑,认为所有灾祸都是上天发怒降下的惩罚,源起于王道不行。

彼时,玄武门之变过去不久,李世民杀兄建成、弟元吉在前,逼迫李渊退位在后,留下了永远也无法回避的污点。

于是,朝野上下莫不猜测,此次蝗灾与玄武门之变有莫大干系。

李世民心中窝火又无可奈何,总不能堵尽天下悠悠之口。难不成下道诏书,严禁天下人不得瞎联想?

不得不说,李世民天生一位好演员,只是被皇帝职业耽误了而已。

他与魏徵一出君臣相得的尬剧,时至今日仍让人津津乐道,起码在魏徵活着的时候没演砸。

一日,他于日李万姬,哦不,日理万机中抽出一点时间,在房玄龄、魏徵等人陪伴下,前往皇家林苑查看农作物的损失情况。

纳尼?体察民情不应到民间的田间地头吗,到皇家林苑算怎么一回事?

李世民身为资深演员,做戏就要做全套。那种开机一副表情到底、台词1234567、背景靠抠图的小鲜肉,老戏骨自不屑为之。

下面这一举动,把房、魏二人吓了一跳,连忙规劝——

太宗入苑视禾,见蝗虫,掇数枚而咒曰:“人以谷为命,而汝食之,是害于百姓。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尔其有灵,但当蚀我心,无害百姓。”将吞之,左右遽谏曰:“恐成疾,不可。”太宗曰:“所冀移灾朕躬,何疾之避?”遂吞之——《贞观政要》

小小蝗虫,你竟敢食我百姓粮食,朕生吞了你们!有事冲着朕来,哪怕吃掉我的心,也别伤害我的百姓。

房、魏二人稍微劝了一下也就不劝了,他们也是老演员,知道该怎么配合,把这出爱民如子的大戏唱下去。

据说,李世民是古代食蝗第一人,这个我是不相信的。用膳都有专人试菜,从没吃过的东西敢入皇帝之口?私底下肯定试过无数次了,这东西没毒。

甚至生吃这事也存疑,为何选在皇家林苑,只带房、魏二人?说不定近侍早给弄熟了,是烤是炸那就不得而知了。

此蝗何幸,竟以天子之腹为葬身之地?蝗虫若有灵,自当感激涕零。

今有生撕鬼子,古有生吞蝗虫。蝗虫也吃了,主角表演完了,该死群演们上场了。

自是蝗不复成灾。——《贞观政要》

在太宗感天动地的一番表演之下,蝗虫们深感羞愧,竟纷纷自绝于人民,一场席卷而来的蝗灾也消弭于无形。

这演技,啧啧,若不是当时没有奥斯卡,不然一个小金人妥妥到手。

《贞观政要》这段记载,你相信吗?

贞观年间,褚遂良负责太宗起居注。有一次太宗问道:起居注记载的都是啥,朕能瞄上两眼不?

禇遂良答:起居注乃记录人君一言一行,而且记下善恶以为约束,自古以来没听说哪位帝王偷看的。

太宗又问:朕若有不善之举,你也会记下来吗?

褚遂良答:此乃臣之职责所在。

旁边刘洎也说:即使褚遂良不记,天下人也会记着。

李世民没办法,直接找到宰相房玄龄,称“欲自观国史,知前日之恶,为后来之戒”,房玄龄只得屈从,把实录交给他。

自李世民始,开了一个不好的头,原本对皇帝加密的实录文档,皇帝在世时可进入自由删改。

如此说来,依据实录修成的《贞观政要》,你说可信呢,还是不可信呢?

SO,我就问一句:小小蝗虫,你岂敢不乖乖消失?

 
责任编辑:大地风雷
觉得这个帖子好,那就赞赏鼓励一下小编吧!
赞赏
取消

感谢您对人民之声网的支持!

扫码支持
谢谢您的支持!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赞赏哦

上一篇:315打假,最要紧的是打假公仆!

下一篇:中国再也打不起第二场湖北保卫战

发表评论提示:欢迎网友积极发表您的真知灼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用户名密码 匿名 匿名发表 验证码
  共有 0 条评论
 |   QQ:1195527324  |  QQ群:743026760  |  人民之声网  |  联系电话:13775848088  |  投稿邮箱:1195527324@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