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4-21 10:33:07 点击: 次 来源:科学的历史观 作者:马宁 - 小 + 大
权利与权力 最后详细解释下权利与权力的关系。针对前边几篇文章,很多人围绕着这两个概念纠缠不休。许多聪明人这个时候都不聪明了,简单的东西看不懂,清楚的事情弄不明白。其实几乎都是些常识。这是最后一篇,就此结束有关问题的争论。 在当代社会,公民的权利在形式上是平等的。除了法律规定的各种例外情况之外,公民都拥有同样的权利: 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证自明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马克思指出,现代的平等观念建立在商品经济的基础之上。与自然经济条件下形成的等级森严的社会结构不同,“商品是天生的平等派。”随着建立在商品生产基础之上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了主要地位,人人平等的观念在多数地方也成为了主流意识形态。平等意味着不同的人享有同样的权利和义务,因此,权利与义务似乎仅与人的公民身份有关,与其它无关。 但是这种平等是形式上的。因为,权利的实现需要一系列的政治经济文化资源,而在私有制下,对资源的拥有是不平等的。人是依照在生产关系中的地位划分为阶级的。各种资源在不同的阶级之间的划分是非常不平等的: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生产资料垄断在少数有产阶级手中,绝大多数人依靠劳动为生。这里的劳动,实质上指的是“雇佣劳动”,而不是各种形式的劳动:有产者管理资产也劳动,小私有者也劳动。但是绝大多数人,要么没有资产,要么靠资产的收入不足以维持生活,只有成为雇佣劳动者。 有资源的阶级享有更多的权利,如果你喜欢,也可以说是更充分地享有权利。因为他们有钱有地位有权啊!《圣经》上都有为了一碗红豆汤卖掉长子权的故事,人到了窘迫的时候,首先放弃的就是那些不能吃不能穿的权利。所以,越是富裕的社会,人们越关心各种权利;越是富裕的阶级,越在乎自己的权利。如果没有心怡的权利,也没关系,就生造出来。比方中产阶级(实际上是城市小资产阶级)就特别喜欢臆想出满嘴各种匪夷所思的权利。 而且,更妙的是,有资源的阶级负担更少的义务。因为他们掌握各种资源,实际上是国家的主人,他们有各种办法卸去自己的义务。就像我之前说过的那样:有钱人才叫避税,因为他们有很多合法的手段减免负税;没钱的人那叫逃税,无外乎就是少报收入之类的。而且他们还会讲出道理来,说他们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付出了多少多少,做出了多少贡献,理应受到照顾。 于是,一个国家,往往是收入越低的人,享受着越少的权利,承担着越多的义务,还要被嘲讽为LOSER。 除了阶级的不平等,还有民族的、种族的、性别的不平等。这些不平等在本质上与阶级不平等是一致的,是密切相关的,都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之上的。 资本主义只关心形式上的平等,内容上的、实质的平等,不是资本主义关切的事情。因为资本主义的实质就是巨大的不平等,任何旨在消灭不平等的运动,如果矛头不是对准私有制,那都是对人民的欺骗。 更多的享有权利、更少的承担义务,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就是“权力”。 恩格斯说:“一切社会权力和一切政治暴力都起源于经济条件,起源于各该社会的历史地产生的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权力与权利都扎根于经济条件之中,在现实中也是紧密结合的。如果说权利披着平等的外衣,那么权力则是赤裸裸的不平等。当“权利”脱去平等的外衣,它就是“权力”。当一个人主张自己的权利(比如写自己想写的东西)却否定其他人的权利(说自己想说的话),那说话的权利,就转变成自己独享的权力。所以,权力不仅仅是与权利有关,它还会是“特权”,是其他人或者其他群体、其他阶级所不具有的权力。比如,袋熊大便在封城期间可以安排民警出车接送、可以给小产权房办产证,这都是权力。 当一方拿出“权力”这个法宝时,就是要得到其他人得不到的东西,或者要对方接受自己强迫对方接受的东西。在阶级关系中,就是某一个阶级拥有的东西,不允许其他阶级拥有;或者口头上承认,但是实践中取消。阶级斗争的根源在于利益的不可调和性,而不可调和的利益,需要用权力来维护或者争取。在这个过程中,一个阶级主张的,就是另一个阶级失去的;一个阶级失去的,就是另一个阶级得到的。权力根本与平等毫无关系,连形式上的关系都没有。 2013年1月,我就与一些人争论过,是否捍卫南方系的那个自由?结论就是:不!7年过去了,对反动派的那个自由,我还是这个字:不!因为作为权利的说话的自由的平等外衣早已被剥去,早已经成为权力,而且是针对普通群众、劳动者、底层人民的权力。他们的所有言论,都是要剥夺劳动阶级仅有的那一点东西,把公有的东西变为私有的东西,而去维护这种自由,无异于政治上的自杀。 |
责任编辑: |
下一篇:打记者是一个技术活儿
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