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6-30 15:26:36 点击: 次 来源: 作者:此间飞 - 小 + 大
苟晶现在必须谨小慎微,说话必须字斟句酌,行动必须眼观六路,但凡有一点儿瑕疵,就可能前功尽弃。非但不能为自己寻回失去的正义,还可能失去现在的一切。 这就是举报者的困境,说真话的危险。 唯一庆幸的是,苟晶对此有清醒的认知。她说:我们整个大家庭的软肋正在被所有的人寻找。 这里的所有人,不仅是指班主任、地方政府,还包括那些网络水军。 事实上,苟晶从实名举报的那一刻起,就等于把自己放在一个危险的境地,四面楚歌。 最直接的压力,来自于亲友。 很明显,有关方面已经给苟晶的亲友施加了压力,而亲友的这种压力也已经很明确地传达给苟晶。 压力就在眼前,时刻都能感受到。如果她坚持要斗争到底,极有可能众叛亲离。 那些或明或暗的力量,决不只是威胁,他们确实有能力做到,用一万种方法让你付出更加惨重的代价。人生都可以偷,还有什么不能偷?他们不惮于以绑架孩子的手段,来达到洗白的目的。 苟晶的另一个软肋,在于她处于信息弱势的一方,手中没有详细确凿的证据,也无法接触到案件的核心事实,个体反击的力量严重不足。 她的成功与否,全在于济宁政府成立的专案组是否认真负责。 但是这个专案组,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真是让人大跌眼镜。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这个专案组的存在感极低,自始至终都处于失语状态,甚至它的成立,我们都是从苟晶的微博中得知的。这太奇怪了。 网上舆论铺天盖地,山东教育系统的公信力都快被质疑声吞没了,但是无论是山东省还是济宁市,都没有任何一个部门站出来回应。所谓的专案组更是全程隐身,既无情况说明,也无案情进展公告。 这让人不解,更让人担心:专案组到底在干什么? 越复杂的案子,越应该公开透明,而且阶段性公开并不影响最后的结果。我不相信,调查几天了,专案组什么进展都没有,如果真在调查的话。 成立专案组,就是为了把黑幕调查清楚。但诡异的是,首先被“调查”的竟是举报人、受害人苟晶。又是暗示她删帖,又是警告她“不要破坏济宁的正面形象”,就差一张《训诫书》了。 而真正应该被调查的邱印林父女,却跟没事人一样上窜下跳,四处活动。先是到山东苟晶的老家,找到苟晶的母亲,扔下一句话:你还有个孙女今年要参加中考吧?然后跑到湖州,带着几名大汉堵在苟晶的工作单位,试图与苟晶“和解”。 名义上是“和解”,实则是威胁与碰瓷。本该主持公道的官方容忍这一切的发生,任由事件朝流氓化的方向发展,让人不寒而栗。 永远不要低估“破坏某地形象”这句话的分量。李文亮被这样训诫过,艾芬被这样训诫过,所有曝光过地方丑闻并引起舆论关注的人,都难逃这样的恐吓。 一旦进入这样的语境,你就等于站到了地方官吏的对立面,必须在个人诉求和亲友利益之间做出选择,除非冤情足够惨、内心足够强,很少有家庭及其亲友能承受得住这种来自权力的“温馨震慑”。 同时也意味着,一件事的影响力越大,与所谓的地方形象的关联度越高,得到公正处理的希望就越小。 举报人总比被举报人危险,说真话的人总比说假话的人危险,被剥夺者总比剥夺者危险。 邪恶总比正义安全。因为作恶是隐蔽的,不影响形象;而伸张正义是公开的,反而成了被狙击的对象。 |
责任编辑:大地风雷 |
上一篇:为什么要反对普通人叙事
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