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7-23 07:08:37 点击: 次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 小 + 大
毛主席誓言:“革命不成功,我毛润之就不回韶山!” 1927年1月,毛泽东回到韶山用了32天时间考察农民运动,发表了著名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这是新中国成立前他最后一次回到韶山。 在分别的时候,他在他们家的祠堂毛震公祠,召集当时农民协会的会员开了一次会。他对乡亲们说 “革命要成功,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预计要20年、30年。30年后革命不成功,我毛润之就不回家乡!” 在革命已经成功,新中国即将迎来十周年国庆之际的一个傍晚,湖南湘潭通往韶山的公路上,三辆轿车正朝着韶山冲这个小山村驶来。行驶在中间的,是一辆银灰色的吉姆牌小轿车。 毛泽东的卫士田云玉回忆:他老拨开窗帘看,往外看,在火车(上)的时候就往外看啊,看庄稼地,有时候在那儿站好久,看。等到回韶山的路上时,他也拉开窗帘看,这个动作在我们以前,到外地去,比较少。 32年一别,32年重逢,人生能有几个32年呢? 毛泽东终于踏上了这片令他魂牵梦萦的故土。66岁的他,那一天,兴奋得仿佛回到了孩提时代。 白天,他与村干部座谈,参拜父母墓地,访问邻里故居,视察学校宗祠,赤身下水库游泳,宴请烈属亲朋,天南海北,谈笑风生。在人民群众中间,他抽着纸烟,打着赤脚,真的是回到了家里,没有了距离。 回韶山的当晚,毛泽东住在韶山宾馆一号楼。他心潮澎湃,思绪万千,一会儿在卧室踱步,一会儿躺下沉思,一会儿凭窗凝视,通宵未眠,诗兴勃发,挥笔写下宏伟诗篇《七律·到韶山》: 别梦依稀咒逝川, 故园三十二年前。 红旗卷起农奴戟, 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 敢教日月换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 遍地英雄下夕烟。 这首七律,毛泽东回顾了韶山人民革命的历史,赞扬了革命人民艰苦卓绝的战斗精神,歌颂了中国人民战天斗地的风貌。 1959年由于国际国内的天灾人祸,年轻的共和国正陷入困境,毛泽东此时忧心忡忡,但作为革命浪漫主义诗人,他在故乡、在历史中寻找到了一种精神力量。 |
责任编辑: |
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