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20 20:46:25 点击: 次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 小 + 大
监视即倒退 监视员工,反映了管理上的无能,更反映了价值观上的堕落。 这年头,有很多「职场劝退指南」。 劝退理由包括但不限于:工资低、加班密、前景没、领导爱PUA…… 但如果让我列,我肯定会加上一条—— 办公室内安装「行为感知系统」。 但凡装了该系统的,那都是数字圆形监狱。 圆狱里面没有「人」,只有工具——人也是工具。 01 跟着新闻长知识。 之前国美通报员工摸鱼的新闻,就让人们知道了:在网管监控系统面前,自己可能随时在裸奔。 你上班上了什么网站、刷了多久视频,统统逃不过那些ITSM服务管理软件的眼睛。 如今的「监控员工离职倾向」风波,又给很多人科普了一个词:行为感知系统。 说真的,刚看到「行为感知系统」几个字时,我脑中回旋的,是之前看过的那个段子: 「过年回家,怎么把活动说得高大上一点?」 「比如呢?」 「打麻将。」 「多人组织传承国家传统文化交流会。」 「去喝酒吹牛呢?」 「研究乙醇催化生物体神经激素分泌反应后的语言艺术。」 「去打扑克呢?」 「国际级工艺品54分排列组合最佳拼接研究会。」 「那去烧烤呢?」 「探究人类返祖式烹饪行为实践作业。」 「那去相亲呢?」 「为促进族群基因传承所做出的的初步社会行为。」 「那去亲戚家领红包呢?」 「启动流动式小型经济圈定向扶持发展计划。」 全是话术。 说得很高大上,做的事嘛……都不好意思讲。 按照系统开发者深信服的说法,他们这是「离职倾向分析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它需要先部署上网行为管理系统,做内网上网审计,再将相关数据导到行为感知系统,对个人进行离职倾向分析。 说人话就是,你上班期间若上了招聘网站,访问次数、申请职位详情、聊天关键词、简历投递次数等,会被Leader和HR掌握得一清二楚。 (插一句题外话:BOSS直聘、智联招聘、拉勾网、前程无忧的日活下滑时,没有一个「行为感知系统」是无辜的。) 当然了,它自称,还能提供泄密追溯分析(分析组织敏感信息和文件外发情况)、工作效率分析(分析组织的员工怠工情况)和事件感知(分析热门事件或敏感事件在组织内部的传播状况)等功能。 呵呵,包装得这么高端,别人就认不出你「网络监控」的面目了? 02 在正常社会里,是个正常人,都该对「监视」「揭发」「告密」之类的事情保持警惕。 监视员工的企业,多半也不是什么正经企业——即便是上市企业,是行业头部。 体量再大,价值观内核是歪的,都难言「正经」。 就好比,就算张三是高富帅,心里总想着「视奸」别人,那就是法外狂徒。帅亦不改其流氓本质。 可总有企业「心术不正」。 员工可能离职?它们不是用「心(薪)」留人,而是用系统防着员工。 员工上网摸鱼?它们不会反思管理考核方式,而是搞「AI查岗」。 本来是管理上该打的补丁、该补的功课,它们全甩给了技术。 你说,可以采用MBO(目标管理)理念,优化绩效考核工具;可以实行细粒度管理,提高管理「活性化」? 对它们而言,都太费力了。不如就靠「AI监视」。 而某些网络安全企业也递上了「工具箱」。 这些工具,名字都很「技术范」:上网行为风险感知分析解决方案,网络安全态势感知能力交付方案…… 若只是针对内网或企业内部资产安全,防黑客、木马入侵,那无可厚非。 可现在的情况是,它们听起来是很先进:什么「覆盖监管侧和非监管侧的态势感知建设需求」,什么「解决了隐形水印跨媒介实时嵌入水印问题」……监控对象却动辄落在了「人(主要指员工)」身上。 扯上一堆牛逼轰轰的名头,干的却是帮企业监视员工的事,可不可悲? 听到它们高调标榜的「用户无感知」,我都有些心里发麻。 03 我之前曾在《新摩登时代》里写过:谁都不想被戴上「电子枷锁」,掉进「数字桎梏」。 试想下,当技术将我们置于一切皆可被监测的处境,那时候,我们首先感受到的,恐怕不是「元宇宙」般的刺激感,而是恐惧。 恐惧的是,我们不仅失去了摸鱼的机会,更失去了基本的隐私。 或许有些人会说:我们哪还有什么隐私可言? 这话对了一半。都说「Web2.0时代,数据即资产」,有些数据的另一面就是隐私。那些上网痕迹、活动轨迹,时刻在将我们暴露。 但我们不能抱着破罐子破摔的态度,把尊严跟隐私一块交代了。 更何况,那些「AI监视」的渗入强度,比根据缓存文件、Cookie、历史记录等访问痕迹盗取数据的数据采集方式要高得多。 它会把探头伸进我们更隐秘的地方。 在「窥伺之手」下探的过程中,它构建起了某种隐秘的秩序。 每日人物的《大厂监控风云》里说得很到位:藏在暗处的监控系统,搭起了一张潜网。很多人都感觉潜网存在,但谁来放网、操控、收网,却鲜有人知。 当我们面临潜网的时候,我们不仅在面对监控,同时也被卷入一场人、技术与权力的关系。技术赋予了潜网更深的隐晦性,它蛰伏在技术的脉络下,成为一种看不见的秩序,隐匿无踪,却无处不在。 这种秩序,会经常向人们发出口令——「监控系统 is watching you」。 04 这类监视,无疑是种倒退。 它反映了企业管理上的无能,更反映了价值观上的堕落。 这里的参照系,是面向未来的现代管理理念。 现代管理理念,必定是顺应人类进步趋势的:从大趋势看,与人类技术进步伴生的,就是强依附性劳动关系的不断松绑,是「中心化」企业权力架构的持续耗散。 从雇佣制到灵活就业,从坐班制到混合办公,从标准工时制到弹性工作制,从KPI到OKR……都可以置于「弹性、人性、活性」的框架下去审视。 越来越灵活,是大势所趋。 这两天,携程宣布开始实行混合办公制,允许员工每周三和周五选择1-2天远程办公,就昭示了这点。 在国外,微软CEO纳德拉表示,混合办公模式将是这一代人的最大变革,而微软去年首次发布的年度「工作趋势指数」报告题目就是「混合办公:下一个颠覆性趋势——我们准备好了吗?」。 如果说,用工管理松绑是「向前走」,那企图将「AI监视」将员工绑在工位上或留在公司里,无疑是「往后退」。 它只会越绷越紧。 而现代文明的价值面向,是越来越开放、松弛、有张力、有活力。 塔勒布曾说过,现代化大公司用高薪创造出了「新型奴隶制」。 那搞「AI监视」呢? 「新型奴隶制」里的「新型」两个字都配不上。 可以说,这就是一脚跨到前现代社会。 毕竟,现代社会的信条中,最起码的一条就是——要把人当人。 |
责任编辑: |
上一篇:新的一年,你也会找到毛主席!
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