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08 11:10:58 点击: 次 来源: 作者:张志坤 - 小 + 大
美寇狙杀伊朗“圣城旅”领导人苏莱曼尼,引起中东乃至全球范围内巨大震动。人们看到,美伊之间事实上的战争其实早已开始,只不过双方所进行的是间接战争而非直接战争,但美军直接狙杀伊朗军方大将,则意味着美国朝美伊直接开战的目标又迈进了一大步。 自2017年1月特朗普上台以来,美国对伊朗的战争冲动一直相当澎湃,现在终于向伊朗痛下了一记杀手,导致伊朗遭受将星陨落的巨大损失。 现在,人们高度关注美伊爆发大规模战争的危险性,高度关注中东进一步大变革的可能,但笔者以为,最重要的,还是美伊双方在这场较量中的经验与教训。 不管怎么说,在这一回合中,美国方面赢得了一场重要的战术上的胜利,这一显著的胜利挽回了上次无人机被击落的颜面,场面上扳回一局。而伊朗方面则遭遇重大军事挫折,鉴于“圣城旅”领导人苏莱曼尼的地位如此重要,他的牺牲所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伊朗在伊拉克乃至中东地区的行动将不得不因此做出重大的调整(收缩)。也可以说,将直接影响美伊“间接战争”的实际进程。因此,无论对美国还是对伊朗而言,经验与教训都十分深刻。 在美国方面来说,这可能为今后美国同伊朗的“间接战争”提供一种新的战斗模式。事实上,美国一直在同伊朗打各种形式的“战争”,笔者将其称之为“间接战争”。 但“间接战争”总有隔靴搔痒、不够过瘾、不够给力的感觉,因为这种形式的“战争”对美国的中东政策支撑与支持的效力完全不能满足美国的战略需要,而且还有形成僵局的态势,弄得美国很不耐烦。直接对伊朗发动地面侵略战争当然干脆利落,但又是美国所难以把握、难堪承受的事情。 这样一来,对美国而言就造成一种局面:“间接战争”效力不够,直接战争胆子不够,于是在二者之间就形成了明显的力量断档问题。 美国一直寻求在上述二者之间找到一个点,这个“点”就是既不越过直接战争这条红线,但又超越间接战争的局限,从而给美国在中东的战略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现在看,美国方面策划对“圣城旅”领导人苏莱曼尼下手由来已久,所着眼的不仅仅是要暗杀这个人,更是对美国军事行动模式的新设计与新策划。结果证明,美国的新战术取得了成功。 既然美国可以在伊拉克这样干,今后在叙利亚、利比亚乃至整个中东地区,美国都可以定点清除他所要消灭的任何重要的“非领袖人物”,而不必诉诸公开的宣战。这种军事行动,同美国以往战争中的“斩首”行动看似类同,其实有着本质的区别。 在伊朗方面来说,重要的将领被敌人所暗杀,可谓损失惨重,教训十分深刻。这场较量的具体由来,里面不为人知的内情与隐秘一定很多,我们只能就结果论事。伊朗方面的教训主要是: 一、暴露出伊朗的战争策划与安排存在重大缺陷 美伊之间的较量由来已久,谍战暗战早已如火如荼,间接战争更是打得热火朝天,举凡伊朗重要领导人无不在美国所要斩首的名单上,像“圣城旅”苏莱曼尼这样的人物更首当其冲。任何战争都必须首先保护好首脑与指挥中枢的安全,而苏莱曼尼居然被敌人暗杀在巴格达机场。 其实,这样的人物本就不应该出现在这等摩肩接踵、鱼龙混杂的地方,可见伊朗方面存在掉以轻心、太过托大、迷信自身在伊拉克的影响力的问题。须知,美寇在伊朗、伊拉克内部长年培植的亲美派不可小视,2003年至今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更有大量的走狗与眼线,对此不可低估。 其二,对霸权战争本性的认识仍不到位 苏莱曼尼被暗杀的前夕,美国已经对伊朗发出赤裸裸的战争威胁,美国总统特朗普直言要对伊朗采取行动,并嚣张地说,“这不是警告,是威胁”。面对这样的威胁,伊朗的反映却是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出面宣告说,特朗普啥也做不了,将无能为力。 从实际行动看,伊朗方面显然没有把美国发出的嘶吼当做一回事,不知道这只野兽就要暴起伤人了。这说明伊朗尽管有战略上藐视敌人的勇气,战术上重视敌人的谋略与策划却相当欠缺,更对霸权统治集团战争紧迫性认识不足。 从根本上说,霸权统治集团同时就是一个战争推广集团,他们随时随地都可能发动侵略战争与军事突袭,理论上对任何人都可能发动暗杀,并没有任何法律或公约能约束限制他们,什么国际法,什么世界规则,这些东西在这个统治集团眼里统统都是狗屁,只不过是他们平常所用的遮羞布,都是随时可以撕掉的东西。 中国有些人一直声泪俱下诉说美国搞“双重标准”,这真是滑稽!其实美国哪里有什么“双重标准”,人家从来都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霸权利益标准。凡是符合霸权利益需要的,一概正义;凡是不符合霸权利益需要的,一概邪恶,标准清晰明了。此次暗杀行动也是这样,在霸权的逻辑语境中,这一定是“正义、和平与实现自由与解放的伟大行动”。 当然,总体而言,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对美国的认识大致上正确,他们对美国没有过分的幻想,从来也没有同美国搞什么“互信”、“合作”、“共赢”一类的东西,也没有致力于做大美国伊朗“共同利益”的蛋糕,一直在坚持同霸权做斗争,这是应该肯定的。 但从上述迹象来看,伊朗决策层存在盲目低估美国的倾向,对霸权将变得将越来越残忍、越来越疯狂这样的历史趋势认识不到位,安全方面掉以轻心了。 三、伊朗被动挨打的总体态势并未改变 一个时期以来,伊朗在对美斗争中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中东局势也在很多地方、很多方面呈现对美不利的态势,但对伊朗而言,总体被动并处于挨打状态的基本态势并未得到根本性的改变,战略优势和主动权仍然掌握在美国手中。 仅以此次暗杀袭击为例,伊朗所能采取的反击手段事实上相当有限,伊朗当然可以使用导弹对美国在中东的军事基地进行打击,但这样做注定要引发美伊大规模战争与全面战争,而直接的美伊战争恰恰是双方所要极力避免的。 这样一来,对于名将被暗杀这件事,伊朗现在不能因怒兴师,而应继续立足于间接战争和持久战,立足于不断加强自己,实现力量上质的突破。伊朗方面在军事建设上应该反思的是,如果伊朗拥有朝鲜那样的洲际反击能力及毁灭美国的核武装力量,美国还敢对伊朗如此这般的搞暗杀吗? 伊朗遭遇此次军事袭击的教训十分深刻,但其他国家也不应该是简单的看客。须知,除了伊朗之外,霸权的屠刀还正在许多人的面前挥舞。如果对此警惕与防范不足、不够和不到位的话,结果也将不会比伊朗好到哪里去。 |
责任编辑:大地风雷 |
下一篇:为外卖小哥的“联盟”而欢呼!
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