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2-21 19:47:52 点击: 次 来源: 作者:泥泥狗 - 小 + 大
亲们太低估新冠肺炎的破坏力了。 1、有人说鼠疫、霍乱、天花、麻疹、白喉、伤寒、麻风、血吸虫、疟疾等等传染病在历史上造成了多大危害,也不看看这些传染病的对手是什么级别的文明,新冠肺炎的对手又是什么级别的文明?这些病也就是在缺医少药的时候才能兴风作浪,现在稍微发达点的国家,每年这些病能死几个人?它们虽然仍然存在,但在稍微发达点的国家,早已被完全控制了,只能造成零星的死亡。
2、也有人提到肺结核、艾滋病,并且拿出死亡人数作为凭据,说它们比新冠肺炎更可怕。但是,他们忽视了非常重要的一点:防治这些病所需要的社会动员级别,和新冠肺炎根本不能比。当今防控肺结核、艾滋病,虽然也要付出相当成本,但并不会对社会秩序造成明显影响,也不需要采用全国普遍封控、部分城市封城这种强力的管制措施,只需要在社会常态运行下进行防疫,就足够了。新冠肺炎目前的死亡数远远不如AIDS,那是用全国强力管控、极大破坏经济的代价换来的。
为什么说新冠肺炎破坏力极大?请你们先思考一个问题:一种传染病,在拥有相对完善防疫机制的社会,是不可能像古代一样随便传播的,那么它怎么才能兴风作浪?
(1)、潜伏期不能太短。理论上潜伏期越长越容易传播。
(2)、致死性不能太强。这样才能在早期使人类麻痹大意。
(3)、致死性不能太弱,否则不易致死,普通预防就行。
(4)、发病和致死不能太慢,否则就不会对社会产生巨大压力。
(5)、传染性必须足够强。
(6)、没有疫苗可以控制。
(7)、有动物作为储存宿主,能一直保持着对人类的威胁。
现在我们看一下,各种传染病都有哪些缺陷?
1、大名鼎鼎的鼠疫为什么在现代社会被完全搞死了?问题出在潜伏期、致死性和传染性上。鼠疫潜伏期太短,致死性又强,一出现病例,马上就会引起人类高度重视,立刻投入防疫,且现代卫生条件的进步,极大压缩了鼠和鼠蚤的活动空间,很大程度上切断了鼠疫的传播途径。另外,只有肺鼠疫能够在某些时候通过气溶胶传播,人传人的能力远远不如经典呼吸道传染病。从流行病学角度说,现代社会鼠疫就是渣。当然鼠疫也有其优点,即它是自然疫源性疾病,随时可以由鼠传给人。
2、天花也是经典的烈性传染病,它被搞死的原因很简单,变异太弱了,被疫苗完全搞定了。
3、麻疹、白喉都是历史上常见的烈性传染病,但随着疫苗的出现,基本都被控制了。
4、疟疾的问题是对气候依赖太大,而且必须通过蚊子叮咬才能传播。
5、血吸虫、蛔虫、钩虫等病最大的敌人是卫生条件的改善。
6、霍乱就更惨了,当全民都能喝开水以后,这病就死翘翘了。
7、乙肝、艾滋病、丙肝:这是最经典的三种血源传播疾病,这三种疾病,从长远后果来看,致死性都不差。乙肝远期可能导致肝癌,虽然比例很低,但在巨大的基数下,总数很可观。艾滋就不用多说了,丙肝和乙肝类似。但它们的特点是致死速度很慢,所以防治可以慢慢来,不会影响社会正常运行框架,而且它们无法空气传播也无法接触传播,传播能力和呼吸道疾病差太远了。
8、肺结核、流感:这两种病感染人数很多,但致死性不够强,所以也不需要特别严的社会防控措施。 ……
现在再来看新冠肺炎。
它的王牌有两张:极强的传播能力和适中的致死性。
新冠肺炎的传播能力在人类已知传染病中处于塔尖地位。飞沫、接触就可以迅速传播,更重要的是潜伏期和无症状携带者也具有传染性。它的致死性,不强,也不弱。
首先说不强:如果它致死能力很强,来一个死一个,那么立刻就会引起高度重视。从湖北以外省份看,不算高,可见得到有效治疗的话,并不容易死。因此,在流行起源期,容易使人类产生麻痹大意思想。事实上很多传染病,面对现代社会,就是死在了起源上,迅速被人类识别并隔离,传染源被控制,传播途径被阻断(敲黑板:鼠疫就是这种典型,一冒头就被干掉了)。
再说不弱:如果新冠肺炎致死性和流感一样,那也无所谓了,绝大部分病人休养和吃药就会痊愈。但新冠肺炎的重症比例实际上不算很低,在病人少的时候可能还显示不出危害,但配合它极强的传播能力,在短时间产生成千上万的病人,在一定区域内就使医疗体系达到饱和(瘫痪),大量患者无法收治。
为什么武汉患者病死率比湖北其他地方、比外省高得多,正是因为病人太多,医疗系统无法负担,很多人得不到有效治疗。
新冠肺炎真正可怕的,是极短时间内产生极大量需要住院的病人,使医疗系统濒于崩溃,进而造成大量的死亡病例,包括死于本病和因医疗体系崩溃而死于其他疾病,毁坏的是整个社会秩序。这是艾滋、结核、流感、乙肝等疾病都无法做到的。
历史上有一种疾病和它非常类似,就是西班牙流感,中等的病死率+逆天的传播性。
评价一种传染病的“烈性”,不能只看各地区病患的病死率和死亡人数,还要看全社会层面的群体影响。 |
责任编辑:大地风雷 |
上一篇:张笑春,又一位勇敢的吹哨人
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