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7-17 16:57:14 点击: 次 来源: 作者:abc66 - 小 + 大
最近,某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近百名科研人员离职,在网上引起轰动。相关负责人说,近百名科研人员都是自愿离职,他们是被挖走的,离职属于正常人员流动。 据了解,该所是事业单位,科研人员全部在编,收入也不错,每月将近万元。这收入,秒杀全国百分之八十以上人民群众,这些科研人员不知足,是不是有点太不够意思了? 所谓的事业单位、事业编制,不用说大家也明白,就是一个吃国家饭的单位,类似于古时的衙门。 类似于衙门,就具有衙门特点: 首先,有官,并且分级别。 其次,有钱,国家发钱。 其三,里面关系错综复杂,关系背景非常重要。 至于说科研,既实又虚。 何谓实?你得立项,立项获得通过,才有钱,这叫实。 什么虚?立了项有了钱,能不能出成果,出多大成果,没有硬标准,也不能有标准。总不能说给多少钱,就得出多少成果吧?科研又不是做生意,花了钱就得买产品,因此有钱未必有成果,这叫虚。 既实又虚,最好,出成果皆大欢喜,不出成果,符合事物规律,考核需要硬指标,自然有办法应对,但是钱是绝对不能少。压力不大还有钱,多好的单位! 在所里,所长、副所长、科长处长、项目负责人等,都是官,依级别享有不同的权力、待遇。 有编制有钱的单位是香饽饽,各色关系户进来了,之后关系网建成了,然后分成几派,互撕。 一般科研人才到这里,只能在基层一线干。这也没什么,既然选择科研这条道,就得耐得着寂寞。但是,但是,他们很快会心理失衡,活干得最多,钱拿得最少,至少与那些头头脑脑相比,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 最不能忍受的是,那些有背景的平庸之辈,一旦成了领导,立刻牛气起来,你研究水平再高、贡献再大,见了这些头头脑脑,也得卑躬屈膝毕恭毕敬,稍有冒犯,吃不了兜着走。 在这种环境下,身怀绝技的技术人员不走才有病! 去年看过一则消息,不知真假。某科研单位一位技术骨干走了。他在单位干得最多,拿的最少,级别最低。他不服气,找领导谈,领导都没正眼瞧他,就这条件,干就干,不干拉倒,世界没你,地球照转。 技术骨干生气了,立马辞职,领导大笔一挥,在辞职信上签上同意。 等技术骨干走后,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没了这位技术骨干,整个项目瘫了。领导拉不下面子,让手下人找这位技术骨干,不行。 逼得没办法,向国家主管单位请援,要求动用力量,将这位技术人员请回来。这位技术人员回没回来,不清楚。 日光之下,并无新事。大明王朝的锦衣卫设立时,非常牛气,进入锦衣卫的全是精英,锦衣卫吃皇粮,权力大收入高,后来世家子弟纷纷进入,将锦衣卫搞成大衙门,当大明灭亡时,17万锦衣卫,早作鸟兽散。 与此相似的还有大清王朝的八旗兵,几十万八旗兵纵横天下,吞并近亿人的大明王朝。到后期,没有一点战斗力,为什么?满清贵族子弟充斥其中,成了名利场、养人场、大衙门。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谨记谨记! |
责任编辑:大地风雷 |
下一篇:评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答记者问
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