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10 09:42:22 点击: 次 来源: 作者:佚名 - 小 + 大
苏修垮台是历史的必然 一、修正主义上台就是资产阶级上台 毛主席指出:“现在的苏联是资产阶级专政,是大资产阶级专政,德国法西斯式的专政,希特勒式的专政。”(注1) 毛主席为什么这样讲呢?主要源于毛主席对前苏联修正主义上台之后,对其国内阶级和阶级斗争以及前苏联对外侵略扩张、推行霸权主义状况的全面了解和深刻的分析,进而得出的科学结论。 毛主席指出:“修正主义上台,也就是资产阶级上台。”(注2) 从1953年斯大林逝世到1955年,短短两年多的时间,赫鲁晓夫篡夺了党权,挤掉了马林科夫,处死了贝利亚,打击了莫洛托夫,为南斯拉夫修正主义翻案,从组织上换上了自己大批的亲信,进行一系列的准备之后,于1956年2月召开了臭名昭著的苏共二十次代表大会,公开地抛出了和平共处、和平过渡、和平竞赛的路线,并全面攻击斯大林,丑化斯大林,用攻击斯大林来丑化苏联的无产阶级专政,全面推行修正主义路线。1964年,勃列日涅夫把赫鲁晓夫赶下台。勃列日涅夫取代赫鲁晓夫的宫廷政变与赫鲁晓夫篡权的政变,性质是不一样的。赫鲁晓夫反革命政变是资产阶级代表人物篡夺了无产阶级政权,而勃列日涅夫取代赫鲁晓夫是特权阶层内部分裂的结果,是苏修统治集团内部分裂的结果。通俗地讲,他们之间是狗咬狗的斗争。当年,党中央关于勃列日涅夫篡权这件事情的提法是说苏修叛徒集团的反革命政变的继续。 赫鲁晓夫上台后,原来社会上的新资产阶级分子、蜕化变质分子、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大大地膨胀了他们的权力。在斯大林时期,这些人在社会上并不占重要地位,而受到种种限制和打击。由于赫鲁晓夫推行一整套修正主义路线,也人为地培养了大批新资产阶级分子。这些新资产阶级分子和蜕化变质分子逐渐盘踞了党政军各个部门,形成了一个特权阶层。在这个特权阶层中间产生了一小撮官僚垄断资产阶级,即掌握国家机器的官僚垄断资产阶级。其中有些人在斯大林时代就已经存在,不过是受到限制和打击的。 当年,《九评》里有段话:“这个特权阶层,思想上已经完全蜕化,完全背离了布尔什维克党的革命传统,抛弃了苏联工人阶级的远大理想,他们反对马克思主义、反对社会主义,他们唯一考虑的是如何巩固自己的经济地位和政治统治。他们的一切活动,都以特权阶层的私利为转移。” 苏修叛徒集团尽管披着马列主义的外衣,打着社会主义的旗号,但是在本质上是为他们一小撮特权阶层服务的。虽然特权阶层的工资看起来不算太高,可是享有种种特权。特权阶层的人,可以在专门的商店买到紧俏商品。象苏联的部长、政治局委员这些人,根本就不到商店,他们买东西的地方叫“特殊仓库”,其实也就是拿东西。每个月只缴50到60卢布的手续费,就可以随便拿东西了。一般老百姓的住房非常紧张,申请一套房子十年八年都申请不上,而那些官僚、教授、专家却是左一套房子、右一套房子。苏联一些工人讲,我们根本不是按劳分配,而是按权分配。权大的东西就多,就是这样的。据当年西方记者估计,前苏联特权阶层有550万人左右,加上他们的家属有1500万人左右。还有一些百万富翁。打死贝利亚的米高扬的财产就有150万。前苏联的特权阶层是地地道道的骑在人民头上的新资产阶级和新地主。有的集体农庄的主席住在市里,只是每天坐着小汽车到农庄点点卯。这与中国解放前的地主,人住在城里,到农村去收租是一样的。 赫鲁晓夫上台后,为了强化对国内的统治,镇压人民的反抗,于1954年3月成立了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即克格勃。克格勃名为国家安全委员会,实际就是一个庞大的特务机构。克格勃有“对外谍报局、国内反间谍局、军队管理局、边防军管理局、总务局、克格勃驻外站组等。对内负责搜集社情、民情,疯狂迫害进步人士和持不同政见者,遭到各族人民的痛恨。对外更是臭名昭著。克格勃鼎盛时期,工作人员曾一度达到50多万人,在全国有150万线人,在国外有25万谍报人员,年预算100亿美元。克格勃只对苏共中央政治局负责,是一个凌驾于党政军各部门之上的“超级机构”。当年,毛主席讲“现在的苏联是资产阶级专政,是大资产阶级专政,德国法西斯式的专政,希特勒式的专政”,是千真万确的。 二、在国内推行大俄罗斯沙文主义 前苏联的行政区划分为四级:第一级是中央机构,全称叫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第二级叫加盟共和国;第三级是州;第四级叫区。前苏联有十五个加盟共和国,最大的叫俄罗斯联邦共和国,其次有乌克兰加盟共和国,白俄罗斯加盟共和国,哈萨克加盟共和国等十五个加盟共和国。每个加盟共和国都有自己的中央政府,党中央第一书记,政府总理,外交部长,国防部长等等。甚至还有自己的国旗、国徽、宪法,象一个国家一样。加盟共和国的形式,本来是按列宁的原则建立的,不是后来的修正主义搞的。 为什么搞加盟共和国这样一种形式呢?这里有一些历史原因。前苏联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有100多个民族。在100多个民族中间,俄罗斯民族是最大的民族。在白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少数民族居住的地区,原来都是独立的国家,后来被沙皇俄国占领了,从而变成了殖民地。十月革命前,沙皇俄国的一些少数民族,不断进行民族解放斗争,要求摆脱沙皇俄国的反动统治,要求民族独立。当时列宁提出来一个著名的原则,叫作民族自决。所谓“民族自决”就是当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之后,各少数民族可以按自己的意愿,来决定他居住的地区的命运。就是你愿意自己成立一个独立国家也行,愿意与俄罗斯联合建立一个国家也行。如果愿意独立出去,共产党人也支持。如果愿意与俄罗斯联合起来建立一个国家,那么在平等的基础上建立联盟。加盟共和国之间是平等的。列宁是这样主张的。列宁还主张这些少数民族,如乌克兰人,形成一个加盟共和国参加了苏联,日后如果愿意退出去自己建立一个独立国家也行,有退出去的权力。前苏联《宪法》在形式上就有这样一个规定:加盟共和国有退出苏联的权力,可以算是一个国家,不算是苏联的一部分。这是当年列宁规定的。列宁的主张在当时来讲是正确的,是把马克思主义运用到苏联的具体情况提出来的。但是,前苏联修正主义上台之后,完全背叛了列宁的原则,形式上还搞十五个加盟共和国,名义上十五个加盟共和国是平等的,实际却是不平等的。 从政治上来讲,除俄罗斯联邦之外的其他十四个加盟共和国的党中央第一书记,形式上还是少数民族,如乌克兰的第一书记是乌克兰人,但第二书记多半都是俄罗斯人。州委书记也是这样,第一书记是少数民族,第二书记是俄罗斯人。所以人们讲在前苏联,俄罗斯联邦是第一书记说话算数,其他十四个加盟共和国是第二书记说话算数,因第二书记都是俄罗斯人。而在特务机构、公安部门,则干脆不要少数民族掌管。所有加盟共和国的保安部长一定是俄罗斯人,而且保安部的工作人员也大多是俄罗斯人,不用当地人。因为特务机构就是为了镇压当地少数民族的。就是这种情况,还要经常撤换各加盟共和国的党中央第一书记。土库曼、乌克兰、格鲁吉亚的第一书记都曾经被撤换。前苏联“国歌”也能说明问题,第一句就是“伟大的俄罗斯和各自由加盟共和国组成战斗的牢不可破的联盟”,“伟大的俄罗斯”要放在前面。 从经济上来讲,少数民族地区受欺侮。一些要害部门,甚至一些大的工厂的厂长、总工程师,都要派俄罗斯人去当。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甚至连医生都是派去的俄罗斯人,他又不学当地话,老百姓听不懂他的话也不管,就这样欺侮人家。 从文化上来讲,则实行强迫同化政策。要少数民族尽量多学俄文,少数民族地区出的报纸、杂志、电视、电台节目中间,大部分用俄语来讲,只有少部分用少数民族语言。这还不算,还要少数民族的报纸、杂志经常吹捧俄罗斯人。那些加盟共和国的报纸、杂志如果忘记了吹捧俄罗斯人,报纸、杂志的编辑就很危险了。《乌兹别克真理报》曾经讲:“我们乌兹别克在近几年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绩,完全是由于伟大的俄罗斯老大哥的无私的援助的结果。”更恶劣的是不但要少数民族屈从,还要他们忘记自己的历史。前苏联少数民族有许多反抗沙皇的事迹,苏修偏偏做贼心虚。前乌克兰加盟共和国有两个博物馆,保存着乌克兰历史上一些反抗俄罗斯统治者的文献,结果派特务半夜里放火把一个博物馆烧掉了。所以,前苏联的十五个加盟共和国只是一种形式,实际上同沙皇时代一样变成推行大俄罗斯沙文主义政策的工具。 毛主席指出:“现在的苏联是资产阶级专政,是大资产阶级专政,德国法西斯式的专政,希特勒式的专政。”前苏联解体,是大俄罗斯帝国即社会帝国主义的崩溃。一些加盟共和国分离出去并宣布独立,实际上是被压迫民族的独立,是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是被压迫民族自己的选择,是历史的必然。 三、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蜕变为官僚垄断资产阶级所有制 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国家所有制企业的性质,是由什么决定的?主要是由政权性质决定的。如果这个国家的政权是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那么国家所有制企业的性质就是社会主义的性质。如果这个政权变质了,变成特权阶层的政权,那么国家所有制企业的性质也就变成官僚垄断资产阶级所有制了。当然,企业性质的变化有一个过程。就象官僚垄断资产阶级逐步演变为官僚买办资产阶级一样,任何事物的变化总要有一个过程。不能说赫鲁晓夫一上台,全国所有工厂企业的性质立刻都变了。为了加速这样一个过程,苏修叛徒集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行了一整套的修正主义路线。主要就是搞所谓“新体制”。苏修1965年公布了一个《社会主义国营企业生产条例》。 《条例》的第一个特点就是“利润挂帅”。前苏联衡量一些工厂企业搞得好不好,主要就看利润指标。这个企业如果赚钱多,生产就好,赚钱少,生产就不好。为了刺激这个企业地利润,就把利润和工人的奖金挂钩。企业的利润,留一部分作为企业的奖励基金。根据1971年的统计,前苏联企业的利润中间,有14%作为奖励基金,作为干部工人的奖金。这样一个做法听起来似乎关心工人,利润多了工人多得奖金嘛!其实,根本不是那么回事。管发奖金的是什么人呢?是企业的经理或厂长,他们有权决定谁应该得多少奖金,奖金的比例是多少,权力在他们手里。经理或厂长可以任意扣人家的奖金,或者任意给加奖金。因此造成一种什么情况呢?在前苏联的工厂企业里,奖励基金的相当一部分,百分之七十到八十,都是给经理、厂长、工程师、高级职员他们拿的,工人得到的比例很小。看起来搞利润挂帅似乎奖金可以多拿一点,实际上工人受的剥削更严重。那些经理、厂长高兴的话,可以随便给自己加奖金。当然他不好自己给自己定,而是厂长给总工程师定,总工程师给厂长定,工会主席给厂长定等,互相定就是了。一个工厂的经理一个月给自己发了7次奖金。所以有的工人就讲,“什么‘新体制’?‘新体制’就是工人干活,领导人拿奖金。” 《条例》的第二个特点就是“企业自治”,变相地搞企业自治。就是扩大企业的权力。例如规定工厂企业的生产资料、机器、厂房,其中一部分可以卖,也可以出租。有的还规定,企业的经理可以解雇工人。有的干脆规定,工厂工资的总量不变,雇工数量由工厂自己决定。少雇一些人,大家摊的工资就多一些,多雇工人摊的工资就少。一些工厂以此为理由,尽量少雇工人,叫其他工人加班加点,说你们加班加点,你们的工资就可以多拿一点。其实多下来的工资,大部分还是给厂长、经理拿了。 所谓“企业自治”,扩大企业的权力,实际上扩大了掌管企业的一小撮走资派的权力,扩大了剥削与压迫奴役工人的权力。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企业到底属于什么性质,不能看形式,要看它的本质。前苏联的企业,他也讲是社会主义企业,有党组织,有工会,有厂长、经理。判断一个企业是否是社会主义性质主要看两条:一条是看企业的经营管理,是不是贯彻社会主义原则;另一条就是看工人群众在企业里是不是当家作主。 前苏联的“新体制”推行的企业管理路线是“利润挂帅”,是地地道道的资本主义原则;工人在企业里处于受剥削、受压迫、受奴役的地位。所谓“新体制”是前苏联复辟资本主义的一个重大步骤。 1964年赫鲁晓夫下台之后,勃列日涅夫、柯西金就全面推行了“新体制”。在推行“新体制”的最后阶段,还搞什么联合公司,象资本主义国家的托拉斯一样。联合公司的经理要向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学习经验,办联合公司的经理的学习班,请美国的垄断资本主义集团的经理讲课。目的就是建立大型的垄断企业,象帝国主义国家的大垄断企业一样。 前苏联的集体农庄,也有一个蜕化变质的过程。如1969年搞了一个“土地法”,规定集体农庄的一部分土地可以买卖或出租。这样规定,无非是为一些走资派买卖或出租土地大开方便之门。他们还鼓励搞自由市场,结果培养了大批的新资产阶级分子。 四、苏修社会帝国主义对外侵略扩张 这里只举两个例子。 1968年1月5日,杜布切克就任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总书记,有摆脱前苏联绝对控制的趋势。3月23日,在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高层选举中,亲苏派主要成员被解除职务。4月,苏联数次发表声明和警告,企图制止捷克斯洛伐克走向独立均未奏效。遂于8月出动25个师的兵力赤裸裸地全面武装占领了捷克斯洛伐克。 阿富汗是一个中亚内陆国家,是前苏联和中国的邻国。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理位置。从1973年至1979年9月,前苏联在阿富汗先后发动了3次政变,扶植傀儡政权。但是1979年第3次政变后上台的阿明政府仍是一个风雨飘摇的政权。阿明政府为巩固自己的统治,清洗了人民民主党内更为亲苏的旗帜派人士。前苏联统治集团因此认为自己对阿富汗的控制受到了严重威胁。9月底,勃列日涅夫决定对阿富汗进行武装干涉。自20世纪60年代起,前苏联开始了其全球扩张的步伐,这种扩张在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达到了史无前例的地步。1979年12月27日,苏联直接出兵阿富汗,把扩张运动推向了顶峰。 当年,前苏修社会帝国主义还曾经在中苏边境屯兵百万,企图侵略我们中国。珍宝岛一战就是我们对苏修武装入侵的一次自卫反击。当年的“备战、备荒”就是针对苏修去的。当然,这方面还有很多例子,诸如,将东欧国家和蒙古作为他的殖民地,对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第三世界进行扩张,在全世界各地与美国争霸,等等。当年我们讲苏修和美帝都是中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最危险的敌人,但是苏修比美帝的危险更大。那时我们的国际政策叫做“支持革命、反对霸权、准备打仗”。 五、苏修垮台是历史的必然 (一)苏修垮台是苏修社会帝国主义的崩溃。前苏联修正主义叛徒集团上台之后,一些加盟共和国实际上是受大俄罗斯沙文主义的欺凌与压迫。一些加盟共和国宣布独立,是行使民族的自决权,实际上是民族的解放,完全符合当年列宁制定的原则。 (二)前苏联人民在苏修社会帝国主义的法西斯统治下,尤其是在克格勃的控制下,丧失了自由与民主的权力。苏修垮台,是毛主席所说“大资产阶级专政,德国法西斯式的专政,希特勒式的专政”的终结,归根结底,是历史的进步。如今, 俄罗斯人民有游行和示威,罢工的自由,有言论、出版自由、新闻自由,如发行不超过1000份的刊物,不需要进行任何登记。俄罗斯成立了数千家私有的大众媒体,政府取消了新闻检查制度。俄罗斯除了总统以外,包括总理在内的任何官员退休以后就是普通公民,没有任何特殊待遇。俄罗斯联邦还实行了政府成员财产申报制度。任何政府成员在就职前必须申报个人和家属的财产。这些申报可以通过媒体公布,以便公民监督和举报。俄罗斯总统至少每年举行一次电视直播,回答公民提出的任何问题。俄罗斯联邦总统至少每年一次举行大型新闻发布会。俄罗斯联邦还实施了大陪审团制度。犯罪嫌疑人是否构成犯罪有陪审团来决定,而陪审团成员则完全来自普通公民。由此可见,实行“宪政民主”相对于修正主义的法西斯专制,不能不说是历史的进步。前苏联解体也就是蜕变之后,过去实行的一些福利制度依然被俄罗斯保存下来。如今,俄罗斯实行全民医保,医疗全部免费。居民楼24小时冷热水供应,供暖是从9月底直到来年5月底。供煤气不很普及,居民做饭几乎全是用电。一个月下来,水电气费用100多卢布,合40多元人民币。俄罗斯政府鼓励生育,小孩从幼儿园到大学(私立大学除外)一律免费。每个俄罗斯人,只要成年有正式工作,都由政府分配一套度假别墅,可以终身享用,死后由政府收回。通过对比,俄罗斯不象如今是大资产阶级法西斯统治的国家,实行所谓的“改革”却要人民买单,将社会主义的福利制度“改革”得一干二净,使人民重陷于水深火热之中。 (三)“祸起萧墙”,“木先腐而后风摧之”。苏修垮台,辩证的分析,主要还是内因。有人说苏修垮台主要是西方发动“颜色革命”导致的后果,这不是辩证地看问题。针对苏修垮台,有人说“竟无一人是男儿”,这是站在历史唯心主义的立场对历史的变迁发出的哀叹。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推翻苏修大资产阶级的法西斯统治,毕竟是前苏联人民的选择。苏修垮台是历史的必然。由此,可以得出结论:一切逆历史潮流而动的大资产阶级法西斯统治,都必然垮台,这也是历史的必然! (注1):转引自1975年5月9日《人民日报》社论。 (注2):在1964年8月的一次谈话,转引自1970年4月22日《人民日报》。 |
责任编辑: |
下一篇:毛泽东为何要发起反右派斗争?
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