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发帖 |  手机版| 登陆 | 注册 | 留言
当前位置: 首页 > 港澳台-环球视野 > 文章 当前位置: 首页 > 港澳台-环球视野 > 文章

特朗普和桑德斯的崛起说明了什么

时间:2020-10-10 08:50:55    点击: 次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 小 + 大

特朗普和桑德斯的崛起说明了什么


截止本文写作时为止,特朗普一直在共和党初选中领先,看上去很有希望获得共和党的提名;桑德斯虽然落后,看上去获得民主党的提名机会不大,但是桑德斯取得的进展,特别是桑德斯在美国年轻人中取得的支持之广泛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笔者以为,特朗普和桑德斯的崛起之所以引人注目,是因为这两个人从两个方向突破了美国主流政治的“限度”。在以往的美国政治中,美国共和党主要吸收右翼力量(比如20世纪60年代的巴里·戈德华特),而美国民主党主要驯化左翼力量(比较突出的是罗斯福时期美国民主党对美国工人运动的吸收和驯化,此外还有肯尼迪-约翰逊时期对美国黑人运动的吸收和驯化)。
特朗普和桑德斯的崛起恰恰说明,美国主流政治和政党对这些思潮和运动的吸收和驯化能力正在下降,尽管美国主流右翼政客们千方百计地阻止特朗普(以及桑德斯)的崛起,这些思潮和运动已经越来越难以在美国主流政治的框架中得到表达,更不要说在美国主流政治的框架中得到哪怕部分的满足了。笔者以为,这也是特朗普崛起之后美国主流媒体对他大肆攻击的主要原因。何况,即使美国主流右翼政客们成功地阻止了特朗普获得共和党的提名,上台的克鲁兹仍然来自茶党,换言之,即使特朗普被成功阻击了,仍然是换汤不换药,右翼民粹主义的其它派别仍然在美国共和党内占据了上风,美国的右翼正在不断向右。

 1  右翼民粹主义
 人们一般认为,特朗普代表着一种比共和党主流更“右”的思潮和运动,亦即通常所说的右翼民粹主义(Right Wing Populism),那么这种思潮和运动的具体内容和组成是什么呢?笔者在这里对其进行简略介绍。右翼民粹主义在美国可谓源远流长,从殖民地时期起,美国就有这种思潮和运动,这种思潮和运动也贯穿于至今为止的美国历史全过程。根据学者的研究,这种思潮和运动主要是由少量大企业家和中下层白人结合而成的,这种思潮的主要特征是认为美国的基本社会经济制度是没有问题的,甚至认为美国的基本社会经济制度是先进的。在这一点上,以及在其它多数问题上,美国主流右翼和右翼民粹主义并无根本区别。
 如果说,主流右翼政客受制于“政治正确”之类的约束,还不敢公开地、赤裸裸地鼓吹种族主义,那么右翼民粹主义就是公开地、赤裸裸地如此主张了。由于他们并不反对美国的基本社会经济制度,右翼民粹主义的拥趸们通常(错误地)把美国当前的各种社会问题,尤其是中下层白人的困境,归咎于所谓“精英”们的“背叛”。这种“背叛”一般被右翼民粹主义拥趸们认为是所谓“精英”与少数民族,比如黑人,比如早期的东南欧裔白人移民、乃至犹太人等等“勾结”,“破坏”美国的基本社会的规则,特别是市场规则,从而造成了美国社会的种种问题。毫无疑问,这些“破坏”在实际中所指的主要就是美国十分有限的福利制度。在这样一种观念里,美国社会为了补偿黑人而实行的一些初步的福利制度例如所谓“肯定性行动”(affirmative action)也就成了他们的眼中钉肉中刺。
事实上,从其诞生之日起,美国的右翼民粹主义就以美国黑人和土著美国印第安人为自己的最主要攻击对象。在南北战争时期,维护美国南方的种族主义制度的正是这些人士和运动。在南北战争之后,美国南方的种族主义(系统地排斥美国黑人的政治与社会参与的所谓“吉姆·克劳” Jim Crow制度)也是由这批人支持、维持的。20世纪60年代,也正是这股思潮和运动和美国的民权运动与黑人运动对抗。在美国种族主义史上名声烜赫的三K党也是这股思潮和运动的产物。而且,这股思潮和运动所针对的、所攻击的并不仅仅是黑人和土著美国印第安人,而是包括了华人在内的美国几乎全部少数民族群体。历史上的美国排华运动正是美国右翼民粹主义的杰作。这股运动中的一部分人还多少有法西斯主义倾向。很明显,持有这样一种主张的人如果真的上台,那么无论美国还是整个世界都会为此付出代价。

 2  美国主流右翼
笔者必须指出的是,虽然美国主流右翼政客现在对特朗普大肆攻击,但是一直以来这些右翼政客并不是真的不理解,或者不了解这股思潮和运动的存在,相反,这些右翼政客一直以来在有意识地利用这股思潮和运动为自己服务,例如尼克松时期提出的所谓“沉默的大多数”所指的正是这部分人士及其运动(特朗普的支持者们也明确地自称为“沉默的大多数”)。尼克松正是有意识地动员这股思潮和运动为自己服务,也为美国右翼针对20世纪60年代的民权运动与左翼运动进行反扑而服务的。除此之外,里根乃至小布什都是在这股思潮和运动在主流政治中的代言人之一。目前的状况,如笔者在本文开始部分指出的,毋宁说是这些主流右翼政客已经无法满足右翼民粹主义,他们已经无力把右翼民粹主义约束在美国主流政治的轨道中了。
 另外一个需要指出的问题是,虽然右翼民粹主义表面上自我标榜“反精英”,并且把美国社会的各种但是右翼民粹主义在政治领域的代表,比如这次引人注目的特朗普,比如1992年参加美国总统竞选的另一个候选人罗斯·佩罗(Ross Perot)都是亿万富翁。这事实上是由美国右翼民粹主义的意识形态决定的。前面说过,美国的右翼民粹主义并不反对而是支持美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大家都知道,美国的“主流意识形态”中,社会达尔文主义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这种观念的要义就是把美国的社会经济制度视为一个“自然”,而且没有任何强制与干预作用的场所。一个相应的结论是,任何在这个制度中“胜出”的人士,特别是大富翁,都被认为是拥有超强能力的人。显而易见,在这样一种观念的作用下,美国社会上层的权力和权威实际上被正当化了,甚至神秘化了,变成了某种“卡里斯马”。
 当然,这种观念对于美国黑人、土著印第安人等遭受的强制和干预是视而不见的。相反,如前所述,在这种观念的作用下,美国黑人和土著印第安人受到的一些补偿性福利措施(以及包括美国工人运动在内的一切进步改良运动,更不用说更进一步的社会运动)也被当成政府的不公正“干预”与“强制”(这也是经济自由主义的一贯态度),因此也是美国现实社会问题的替罪羊而被美国右翼民粹主义大加反对。也就是说,美国的右翼民粹主义中结合了经济自由主义和种族主义。不过,大家都知道,美国目前的社会问题,尤其是日益深化、恶化的社会分化正是所谓“新自由主义”亦即经济自由主义的结果。因此,右翼民粹主义并不能真的缓和或克服美国社会经济制度中存在的问题,而只能进一步强化、恶化这些问题,甚至导致一些非常严重的后果。
 不过,笔者在这里要强调:右翼民粹主义是应该受到批判的,但这并不是说右翼民粹主义所表达的那些社会不满是不真实的,或者不存在的。构成美国右翼民粹主义主体的美国中下层白人并没有(当然也不可能)因为他们的白人身份而分享到美国社会上层占有的特权和宰制。美国中下层白人一样是美国社会经济制度的受害者。他们的问题是表达这些问题的时候采取了扭曲的方式。
 至于桑德斯的崛起,对美国主流政治的冲击更为剧烈。大家都知道,与包括英国在内的欧洲各国相比,美国的社会主义运动和工人运动都是较为弱小的。100多年以前德国的桑巴特(Werner Sombart)曾经写过一本《为什么美国没有社会主义?》的著作。100多年来,也有很多学者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探讨。这些学者要么用所谓“美国例外论”(American Exceptionalism)对这个问题进行解释,要么认为美国社会较为“公平”,或者说,美国民众的“公平”诉求可以在主流政治的框架中得到表达因而没有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空间。

 3  美国真的没有那么公平
 在笔者看来,无论桑德斯能否取得民主党的提名,他的崛起最大的意义就是打破了上述神话。首先,桑德斯的崛起说明,美国社会并不是真的如其拥趸们说的那样“公平”。美国社会和其它社会一样是一个充满不公平的社会。其次,桑德斯的崛起说明了,美国民众的“公平”诉求已经越来越难以在美国主流政治的框架中得到表达了。大家都知道,20世纪30年代的罗斯福新政的确采取了一定程度的社会福利措施,并吸收驯化了美国白人工人运动,但是,美国民主党并没有因此真的成为美国工人的政党。同样,20世纪60年代肯尼迪-约翰逊政府在种族方面的改良措施也没有使得美国民主党真的成为美国黑人的政党。相反,20世纪90年代的比尔·克林顿政府在拆除美国已经所剩无几的福利国家的道路上和里根政府是同样积极的。这样一种状况很显然加剧了美国民主党拥趸们的离心倾向。无论桑德斯这次能否成为美国民主党的总统候选人,笔者认为这种倾向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还会继续发展。
 综上所述,笔者以为,无论特朗普还是桑德斯,他们崛起的根本原因还是美国社会的高度、不断加剧与恶化的分化。大家都知道,传统上说,美国的社会经济比欧洲特别欧洲大陆的社会经济更加靠近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当传统的右翼保守主义例如波拿巴和俾斯麦失势之后,经济自由主义也就成了右翼的主要成分(例如英国保守党也不断往这个方向靠拢)。在短暂的约翰逊“伟大的社会”之后,从尼克松时期开始,美国政府就开始不断对美国本来就已经相当弱小的福利国家开战,采取各种削减本已不多的福利的措施。里根执政时期的美国政府,以及克林顿执政以来奉行所谓“第三条道路”的美国政府,都致力于削减美国本已不多的福利。毫无疑问,在这样一种状况下,美国社会的分化是不断加剧的。事实上,已经有很多学者对这个时期美国社会的状况进行了分析。这些分析指出,美国社会的分化已经加剧到了非常高的程度,而且美国的少数民族、妇女都是这种加剧了的社会分化的最大受害者,如前所述,中下层白人也不能免于社会分化加剧之害。
 在几年之前的2011年,美国和世界不少国家地区都发生了相当大规模的“占领”运动。这次运动虽然无果而终,但是这次运动所针对的根本问题并未因此克服,甚至没有因此缓和。本次美国总统大选就是这些问题的一次集中暴露。或许就这一次总统选举而言,也许特朗普最终将败给希拉里,也许桑德斯还是无法获得民主党的提名,但是美国社会的加剧分化,以及由加剧分化引发的其它问题并不会因此而消失,也不会因此而减弱。美国社会和美国政治将向何处去?这不能不是一个十分值得人们思考的问题。当然,这个问题并不是美国特有的问题,例如欧洲各国都出现了这种状况。不仅在欧洲经济危机中受创最深的爱尔兰、希腊、西班牙等国,而且一向“稳定”的法国乃至德国、英国都出现了类似状况。新自由主义并不是一个美国特有的问题,新自由主义造成的社会分化加剧,以及由此在政治等方面产生的影响也不会局限于美国。因此,笔者以为,目前世界所有国家和地区都程度不同地面临着美国面临着的相同的或者相似的问题。这个问题也值得全世界其它国家的人们深入思考。

 2016-03-17
责任编辑:
觉得这个帖子好,那就赞赏鼓励一下小编吧!
赞赏
取消

感谢您对人民之声网的支持!

扫码支持
谢谢您的支持!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赞赏哦

上一篇:硝烟弥漫,必须重新审视国际关系理论

下一篇:新冠病毒和德国政治的阶级特征

发表评论提示:欢迎网友积极发表您的真知灼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用户名密码 匿名 匿名发表 验证码
  共有 0 条评论
 |   QQ:1195527324  |  QQ群:743026760  |  人民之声网  |  联系电话:13775848088  |  投稿邮箱:1195527324@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