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战检验着“外强中干”
华尔街股市13日大跌617点收市,回应美中贸易战升高的险峻。川普总统想用中方让步的贸易协议为连任添助力,看来已无望。北京拒绝妥协,无形中把贸易战升级成两国综合国力的较量,美中关系面临建交40年来空前低潮。此役可能成“美消中长”的分水岭,或本世纪的历史大事件。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评论说,中美关系最流行的口头禅是“好也好不到哪里,坏也坏不到哪里”,过去40年的美中关系的确如此。但现在,谁还敢说“中美关系坏不到哪里”呢?中国不接受美方要求改变贸易规则,双方已从竞争者变成“对手”或“敌人”。 川普13日推文,责备中国官员“你们说话不算话(you backed out)”。无论中方是否“违诺”,从中方立场看,拒绝协议虽有风险,却属正确。因为大形势摆明,贸易战如退让达成协议后,美方科技战、军事遏制没有一样会中止。川普2020年竞选连任,打“中国牌”将更带劲,退让对内无法交代,对外被美国当软柿子捏,“中国崛起”就会被当笑话看。 美国真的把中国当软柿子捏吗?不同角度有不同见解。所谓“结构式变革”,保护智慧财产权、停止强制技术转移、扩大市场准入、停止政府补贴等,样样都是世贸(WTO)规则,也是中国“入世”的承诺。这才是公平竞争,华府要北京接受,想占有国际外销市场就要守诺履行,何来“挑软柿子捏”? 关键在这些改变可能动摇中国经济基础,国企改革和扩大外企准入,国企更难生存,这些中国的“软柿子”,外人不捏它也会自己烂,拖累中国经济。向川普说“不”,让川普碰了钉子,加剧“中国模式”和“西方普世模式”的较量,就看谁筹码多、韧性强;中国自认有胜面,不怕硬碰硬,所以也对美货加关税报复美国。 川普的策略的确“失灵”了,美国的筹码和经贸力量,无法改变中国、中国也不怕,除了川普策略不给力,也意味两国国力消长出现新局面,美国对中国威逼或许真的已无能为力。 中国不怕的原因至少有:一,中国内需强大,十年前中国制造产品,只有71%是国内消费者买走,现在已提升至85%,内需市场壮大,靠自己也可存活,何况美国短期内摆脱不了中国产品。二,专家说,中国外销即使被25%关税压制,但影响中国GDP成长只约0.38%,最坏情况不会超过0.6%,对年增长率约6.5%的中国可忍受。三,学者金灿荣说,去年美企从中国赚走3800多亿美元,而中国企业只从美国赚取200亿美元,数据是否准确暂不知,但美企在中国市场的巨大获利被川普忽略,“华盛顿邮报”也这么说,使习近平能振振有词。 中国6月起用关税反击,让川普颜面无光,加深了美中互信赤字。“经贸冷战”是否蔓延至汇率、美债抛售等金融领域,或双方以禁运报复对方,有人提到美国向中国出口芯片、中国向美国出口稀土,都是“大杀器”,但这些报复举措眼前或不致出现,因为北京无意升高冲突。 中方拒绝川普要求,表示北京不在乎美国可能使出的各种“武器”,显示中美经贸筹码已等量齐观,所以无惧美方。美国经济看好,但国债赤字连续飙升、政府借钱度日依旧,制造业难回流,几乎是国穷民困(三分之一中产家庭拿不出400元应急),关税战更有如打自己的孩子给中国看,“外强中干”的体质并未改善。法广引用中国人说“谁让你们美国人这么蠢?这不是我们的错!”让人颇为美国感慨。 川普的贸易战最后如果输了,中国气势将再增强。但中国未尝不是也在赌一把。举国宣传一派乐观,硬碰硬到最后会不会是假象?中国是否真有实力和美国对着干,战争才刚开始,结果也许要多年后才见分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