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发帖 |  手机版| 登陆 | 注册 | 留言
当前位置: 首页 > 港澳台-环球视野 > 文章 当前位置: 首页 > 港澳台-环球视野 > 文章

克什米尔危机:莫迪政权扼杀克什米尔人民自决权

时间:2019-08-25 17:37:34    点击: 次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 小 + 大

克什米尔危机:莫迪政权扼杀克什米尔人民自决权


纳伦德拉·莫迪领导的、由右翼政党印度人民党主导的印度政府,单方面且无预警下宣布取消“查谟和克什米尔邦”(Jammu and Kashmir)的特别自治地位,不仅无情践踏了克什米尔人民的自决权,也再次挑起了南亚地区的紧张局势。
印度内政部长阿米特·沙阿(Amit Shah)于2019年8月5日在上议院联邦院提呈《查谟和克什米尔邦重组法》 ,将查谟和克什米尔邦分割成两个中央直辖区(即建议中的查谟和克什米尔中央直辖区及拉达克中央直辖区),将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完全置于新德里中央政府的直接管治下。莫迪政府提出的法案于同一天就在联邦院通过,并于次日2019年8月6日在下议院人民院通过。
莫迪领导的印度政府,为实行中央接管克什米尔,而取消了印度宪法第370条文和35A条文赋予查谟和克什米尔邦的特别自治地位。印度政府声称撤销克什米尔特别自治地位是有必要的。这是为了确保该地区可以完全跟印度融合并加速当地发展。这种说辞只是在为印度人民党的狭隘民族主义与印度教沙文主义政治议程涂脂抹粉。莫迪和印度人民党是在利用他们于2019年5月全国大选中大胜所取得的优势,去落实印度极右势力自1948年以来的政治意图——完全吞并克什米尔。

克什米尔在哪里?
克什米尔位于南亚次大陆的最北端,多年来一直都是周边势力(印度、巴基斯坦和某国)所要争夺的一个地域。19世纪中期后,克什米尔地区指坐落在喜马拉雅山脉和比尔本贾尔岭(Pir Panjal Range)的克什米尔谷。而现今则泛指印度所控制的“查谟和克什米尔邦”、巴基斯坦所控制的“自由克什米尔”和“吉尔吉特-巴尔蒂斯坦”,以及某国所控制的阿克赛钦和喀喇昆仑走廊。
克什米尔的面积有22.2万平方公里,接近英国或加纳(The Republic of Ghana)的大小。约有1700万人在克什米尔地区聚居,其中大多数人居住在印度和巴基斯坦控制的地区。印控克什米尔的人口有1250万人。印度控制的查谟和克什米尔邦,又分为查谟、克什米尔及拉达克三个区域。某国控制的阿克赛钦,是个无人区,其重要性是那儿有一条连接西藏和新疆的道路。

克什米尔问题
克什米尔问题是1947年“印巴分治”所遗留下来悬而未决的地域政治问题。1846年至1947年间,克什米尔地区是由一个印度教王权政府所统治的土邦,是英属印度的一部分。1947年发生印巴分治问题时,查谟和克什米尔土邦的王公哈里·辛格(Maharaja Hari Singh)最初拒绝加入印度。当巴基斯坦的武装侵略者进入到克什米尔谷时,王公就表示同意签署“加入书”。当时克什米尔地区的主要政治力量是由谢赫·穆罕默德·阿卜杜拉(Sheikh Muhammad Abdullah)所领导的“查谟和克什米尔国民会议”。国民会议党同意加入印度联邦,只要克什米尔的自治权得到尊重及保障。可是,克什米尔加入印度联邦后,其自治权就不断被印度中央政府所侵蚀。
1947年10月27日,当印度军队进入克什米尔后,时任印度总理的贾瓦哈拉尔·尼赫鲁(Jawaharlal Nehru)向时任巴基斯坦总理利亚卡特·阿里·汗发电报,表示说克什米尔的前途“必须根据人民的意愿去决定”。由于克什米尔问题陷入僵局,联合国安全理事会曾建议举行公投(第38号及第47号决议)。
不过,印度和巴基斯坦最后还是通过动武去瓜分克什米尔。印度和巴基斯坦因克什米尔的纠纷而交战至少4次(1947年、1965年、1971年及1999年)。印巴双方的军事对立造成克什米尔地区长期出现武装叛乱以及不断的军事化。印度政府在克什米尔地区驻扎了至少60万军力。印度和巴基斯坦都拥有核武器,两国边境的冲突都有引发核战的风险,关键是看两国最高领袖谁最先突然失控。
在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尽管查谟和克什米尔邦享有特别自治地位,但是过去数十年来却因印度的驻军而处于糟糕的状况。违反人权的事件层出不穷,包括对平民的任意拘留、集体惩罚及酷刑。印度政府无视克什米尔人民的基本人权与尊严,以打击恐怖分子为由继续对克什米尔人民进行暴力的打压。

印控克什米尔的自治地位
在1950年生效的《印度宪法》中,有两项条文提出了对查谟和克什米尔邦自治的保障。印度宪法第370条赋予查谟和克什米尔邦特别地位,允许该邦享有除国防、外交和通信等领域外的自治权。宪法第35A条则禁止非克什米尔人享有特定的权利,如在克什米尔拥有土地。
莫迪领导的印度中央政府于2019年8月初突然取消印度宪法的第370条和第35A条,并通过《查谟和克什米尔邦重组法》,让查谟和克什米尔邦完全失去自治权,并由新德里政府直接管治。
不过,印度最高法院曾于2018年4月3日指出,印度宪法第370条已获得永久地位。此外,印度宪法第35A条也不能随意被废除,因为可废除该条文的制宪大会早于1957年就解散。印度政府并没有法律依据去废除印度宪法中的这两项条文。
在莫迪领导的中央政府宣布取消印度宪法第370条和第35A条之前,印度政府就已经向克什米尔增派35000名军人维持当地秩序。克什米尔进入紧急状态,印度当局将查谟和克什米尔邦的所有主要政治领袖逮捕。至少有600名政治领袖和社运人士被拘捕。查谟和克什米尔邦议会更早于2018年11月就被强行解散,而《查谟和克什米尔邦重组法》更进一步废除当地议会。克什米尔的新闻自由被严重钳制,当地的互联网和电讯服务都被切断。
2019年8月9日,印度军警在印控克什米尔首府斯利那加镇压当地的示威活动,并向示威者发射散弹枪,造成多人受伤。
印度共产党(马克思主义)反对印度政府取消查谟和克什米尔邦特别自治地位,并指责莫迪领导的政府“谋杀民主和联邦精神”。
一个由印度左翼社运人士组成的实况调查团在2019年8月9日至13日前往克什米尔实地考察,并在他们所发表的报告中称:“整个克什米尔现在已变成一座由军方监控的监狱。”

克什米尔危机对地域政治的冲击
印度政府最近在克什米尔地区的举动,并不仅仅是印度的内部问题。克什米尔的危机,跟当前南亚的地域政治氛围有着密切关系。
克什米尔是印度、巴基斯坦与某国边界交会的地方。三个国家都曾为了控制克什米尔的部分地区而交战。印度和巴基斯坦至少四次交锋,而某国和印度也曾于1962年在克什米尔交战。自1940年代以来,克什米尔地区的冲突,主要是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南亚区域大国为控制该地区而进行角力的结果。
当前印巴之间冲突的背后,则是某国和美国之间另外两个更强大势力的勾心斗角。某国为了解决其国内工业产能过剩的问题,而于近年积极推动所谓的“X带X路”(由某国主导的涉及基础建设发展与投资等的全球发展策略),并开放给任何有兴趣的国家加入。印度拒绝加入“X带X路”,其中部分原因是中印两国过去半个世纪以来长期处于敌对状态(尽管中印两国曾于1950年代首先推动作为第三世界国家不结盟运动基础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部分原因则是美国霸权的影响。美国一开始就反对“X带X路”,并且采取围堵策略去制止某国对外扩张其政治经济影响力。
某国近年在巴基斯坦和尼泊尔进行了大规模的“一带一路”发展计划,包括耗资460亿美元打造经过巴控克什米尔通往瓜德尔港(Gwadar Port)的“中巴经济走廊”。印度国防部下辖的边境道路局,则不断在中印边境兴建从克什米尔通往那加拉邦和不丹的道路。
中印两国军队曾于2017年在某国、印度和不丹三国交界的洞朗地区发生对峙事件,当时因某国在洞朗地区扩建道路而遭印度军队阻止,形势一度紧张。不丹政府并不愿涉入中印两国之间的矛盾,并且有意与某国解决边境纠纷,但是却被印度阻止,南亚小国成为了强权之间角力的棋子。
随着新德里直接管治克什米尔,并向克什米尔增兵,印度与巴基斯坦和某国之间的紧绷关系再度恶化,并随时会因擦枪走火而引发新一轮的冲突。

莫迪要在克什米尔制造“核弹”
印度在克什米尔增兵,并且完全封锁当地人民的政治空间,并不会给克什米尔地区带来任何和平与稳定,反而是在为当地紧张局势火上加油,还会迫使部分克什米尔人为了抵抗印度霸权而转向采取更加暴力的手段,或者是加入极端主义组织。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统治精英不断利用宗教和族群政治去争取支持并巩固权力的做法,只会在克什米尔地区制造更多的族群矛盾与憎恨情绪。再加上克什米尔地区的不断军事化,莫迪领导的印度政府似乎要在克什米尔制作一个随时爆炸的政治核弹。
印度政府取消查谟和克什米尔邦的特别自治地位,强行分割印控克什米尔并纳入中央直接管治,是违反宪法的行径。印度政府必须恢复印度宪法第370条和第35A条,否则克什米尔危机将加剧 。
任何关系到克什米尔前途的决定,都应该由克什米尔人民通过民主参与的方法自行决定,而不是任由新德里政权宰割。
责任编辑:
觉得这个帖子好,那就赞赏鼓励一下小编吧!
赞赏
取消

感谢您对人民之声网的支持!

扫码支持
谢谢您的支持!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赞赏哦

上一篇:秘鲁居民发起罢工,迫使秘鲁政府推迟采矿项目

下一篇:决不改旗易帜 波兰共产党五大在困难中召开

发表评论提示:欢迎网友积极发表您的真知灼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用户名密码 匿名 匿名发表 验证码
  共有 0 条评论
 |   QQ:1195527324  |  QQ群:743026760  |  人民之声网  |  联系电话:13775848088  |  投稿邮箱:1195527324@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