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发帖 |  手机版| 登陆 | 注册 | 留言
当前位置: 首页 > 港澳台-环球视野 > 文章 当前位置: 首页 > 港澳台-环球视野 > 文章

《中国不是敌人》的公开信说明了什么?

时间:2019-09-13 10:40:55    点击: 次    来源:旗帜中流    作者:张志坤 - 小 + 大

《中国不是敌人》的公开信说明了什么?

随着中美关系不断下滑,不久前在美国出现了“百人上书”谏言美国当局对华政策的一幕,由一百名对华研究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共同署名,发表了致美国总统及国会议员的公开信。中国《参考消息》7月5日全文刊载了这封信的全文,使我们得以一窥这封重要文献的全豹。我们能从中看到些什么呢?
 
一、这封公开信说明,如何对付中国,这是美国朝野所共同面对的战略课题
公开信开宗明义地指出,中国构成了严峻的挑战。虽然在“挑战”一词之前冠以“对世界上的其他地区”之界定,但谁都知道,这其实只是虚晃一枪,真正认定中国为“挑战”的是美国。至于这个“挑战”的具体项目与内容,公开信已经说得很明白,即“包括转向更加强力的国内管控,国家加强对民营企业的管控,未能履行数项贸易承诺,对来自国外观点加强管控,以及更加有侵略性的外交政策等”,主要内容达5项之多。笔者以为,这是迄今为止美国方面有关“中国威胁”最全面、最具体的阐述。
这样的描述表明,对付来自中国的“挑战”,不仅仅是美国当局的头号战略任务,也是美国在野的那些所谓“中国通”的心头大患,虽然他们只公开说自己“不安”,但这应该算是“谦虚”或者“点到为止”吧,内心状态大概相当沉重。这也就是说,对于中国的“挑战”,美国朝野上下的认识完全一致。
 
二、这封公开信表明,在共同目标下,美国朝野出现了不同意见的派别之争
面对中国这等空前严峻的“挑战”,美国究竟应该怎么办呢?
上述百名“中国通”所代表的在野派同当权的执政当局发生了突出的意见之争。这个在野派从经济、政治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判断。
在经济上,他们判断说,中国不是美国“经济上的敌人”。
笔者以为,这句话确实很有道理。试想,购买上万亿美债的中国,怎么能是美国的经济敌人呢?向美国输出大量生活必须用品、让美国享用廉价的消费品,怎么能是美国的经济敌人呢?甚至可以说,当今中国是美国最大的经济“奶牛”,从来没有哪个吃牛奶的人愚蠢地把奶牛当敌人。
在政治上,他们判断说,“中国也不是铁板一块”。
笔者以为,这句话也一点不假、完全正确。毛主席说过,党外无党,帝王思想;党内无派,千奇百怪。老人家还说过,搞社会主义革命,不知道资产阶级在哪里,就在共产党内。不要说中国不是铁板一块,就是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也从来都不是铁板一块。譬如最近发生的中美贸易战,中国国内就明显分化、分裂出现“投降派”、“抵抗派”、“斗争派”等几个不同的派别。回望历史,这不仅令人想起“辉煌”的民国时期,中国军阀割据林立的状况,那样一种现状曾给列强遏制、侵略中国以怎样的战略机遇!
建立在上述两个基本判断的基础上,上述“中国通”所代表的在野派反对美国执政当局对中国的“遏制”、“打压”政策,认为这“将会损害美国的国际声誉,并且全球所有国家的经济利益都会因此受到损害”,“最终被孤立的可能不是中国,而是美国”。因此,他们教导当局说:“美国的反对不会阻止中国经济的扩张”,而且还会削弱中国国内的“开明派”;他们开导当局说:“孤立中国,只会削弱那些希望建设一个更人道、更宽容的社会的中国人的决心”,“华盛顿对北京的敌对态度反而让民族主义者更加自信”。
这些“中国通”建议,对付中国真正管用的办法是“接触”、“演化”。他们提出建议:“美国应该与盟友以及合作伙伴……接纳中国,让中国有机会参与其中”;针对中国的军事威胁,“最好的处理方式不是开展军备竞赛,更明智的政策是与盟国进行合作,保持对中国的威慑力,强调以防御为主的区域封锁能力”,“还要有弹性地挫败北京对美国或美国盟国领土的攻击能力”;针对中国“试图削弱民主准则在全球秩序中作用”的行为,“美国应该鼓励中国参与新的国际规则的制定,或是对其进行修改”,等等。
总之,这些“中国通”们主张“接触”中国,他们的意图仍然是通过“接触”中国从而达到“演化”中国的目的。
必须明确的是,上述“遏制”与“接触”两派看起来有点针锋相对,但他们的出发点、立脚点与目标归宿完全一致,没有任何不同。两派的“出发点”都源于要对付“中国挑战”,“立脚点”都立足于全球范围,要依托霸权联盟与所谓“民主力量”;“目标归宿”都是要确保美国霸权永远不动摇。
三、这封公开信证明,美国对中国欢迎什么、害怕什么
一直都有人把美国政界划分成“亲中派”与“反中派”,上述百人“中国通”在有些人看来大概就是所谓的“亲中派”了,好像这一派比较喜欢中国,而与之对立的那一派比较厌恶中国。事实真的如此吗?
这封公开信证明,这完全是一种假象与误解。实际的情况是,无论是美国的“亲中派”还是“反中派”,对中国都有他们所欢迎的人和事,也都有他们所反对的人和事。对此,这封公开信就做了相应的表述。
公开信说:“很多中国的官员以及其他精英都知道,与西方保持温和、务实以及真诚合作的态度符合中国的利益。华盛顿对北京的敌对态度削弱了上述这些声音的影响力,反而让民族主义者更加自信。通过正确的平衡合作与竞争的关系,美国的行为可以加强那些希望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建设性作用的中国领导人的力量。”
这段陈述证明,美国喜欢那些“很多中国的官员以及其他精英”,因为他们都知道“与西方保持温和、务实以及真诚合作的态度符合中国的利益”。对此,我们不妨将这些人概括为中国的“知道”派;而那些不知道这一点的,当然就是美国所反对、所不喜欢的了,对此我们不妨将这些人概括为“不知道”派。
现在,“华盛顿对北京的敌对态度削弱了上述这些声音的影响力”,而“让民族主义者更加自信”,这样说来,中国民族主义者的“自信”显然就是美国所不喜欢的、是需要加以打压的。
从美国的根本利益出发,正确的做法是“加强那些希望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建设性作用的中国领导人的力量”,即加强上述那些“知道”派,而削弱、打击那些“不知道”派。
当然,这远并不是公开信宗旨全面系统的表述,只是部分地表达了意见,但已足以证明美国对中国喜欢什么、害怕什么了。
所以,从根本上说,美国对华“接触”的主张并非接触整个中国,而是接触那些“知道派”,要加强他们、扶持他们,同他们进行广泛而深入的合作,强化他们的决心以及在中国地位。公开信严厉地批评美国当局“孤立中国”的政策,认为这种做法于事无补,而“只会削弱那些希望建设一个更人道、更宽容的社会的中国人的决心”。这里所谓“人道、宽容”的社会如何理解,恐怕大家都心知肚明吧。
据报道,这封公开信的题目为《中国不是敌人》。这样的题目让许多中国人激动不已,因为这题目看起来对中国十分友好。有的中国人已经为此而跳脚欢呼、高喊万岁了(例如网络文章《傅学俭:读美百名专家致特朗普总统和美国国会的公开信有感》),他们说这封公开信“说了世界人民想说的话”,是一封“先天下之忧而忧、充满真理正义的公开信”,“具有里程碑意义”、“必将载入人类社会发展史册”,因此让他们“肃然起敬”。他们称赞美国这些所谓“中国通”“无愧为伟大时代的专家”、“立马树立起一块心灵的丰碑”等等,说得涕泗横流、跪拜磕头如捣蒜一般。但笔者横看竖看,怎么也看不出来其中有怎样的友好与善意,相反,倒是感觉这根本就是一封以中国为对手、与中国为敌的东西,如果按照这封公开信所陈述的主张来规划、塑造中美关系,中美两国关系的前景恐怕更加险恶,中国的未来将因此更加充满危机。
责任编辑:
觉得这个帖子好,那就赞赏鼓励一下小编吧!
赞赏
取消

感谢您对人民之声网的支持!

扫码支持
谢谢您的支持!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赞赏哦

上一篇:中美贸易战:大战还在后面

下一篇:继2亿人大罢工后,印度铁路工人再次走向街头

发表评论提示:欢迎网友积极发表您的真知灼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用户名密码 匿名 匿名发表 验证码
  共有 0 条评论
 |   QQ:1195527324  |  QQ群:743026760  |  人民之声网  |  联系电话:13775848088  |  投稿邮箱:1195527324@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