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发帖 |  手机版| 登陆 | 注册 | 留言
当前位置: 首页 > 港澳台-环球视野 > 文章 当前位置: 首页 > 港澳台-环球视野 > 文章

为什么核能不是应对气候变化的答案

时间:2020-06-29 08:02:25    点击: 次    来源:无产者译丛    作者:佚名 - 小 + 大

为什么核能不是应对气候变化的答案


HBO的新纪录剧情片《切尔诺贝利》在去年五月首播,并迅速引起了全球的关注,成为其有史以来收视率最高的纪录片。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把观众带回1985年4月26日的灾难现场,当时苏维埃乌克兰的切尔诺贝利核电厂发生了爆炸,观众们在片中跟随着一位苏联核物理学家的探究,去发现并公布事情的真相。
切尔诺贝利大灾难当中的人为错误(无论是个人的还是社会的)警醒着人们:灾难袭来,核能会变得多么危险。尽管如此,为了在所剩无几的十几年的时间里向零排放经济转型以避免气候混乱,一些著名的气候学家现在正在提倡大规模投资核能。
严峻的气候变化威胁着大量物种的存亡和文明的稳定。显然,我们应该考虑所有可利用的低碳能源,以快速减少碳排放,但核电存在着重大问题。
目前核能提供了全世界11%的电力,不像现有的太阳能和风能,核能可以24小时产出能量。在超过50年的能源生产中,除了切尔诺贝利和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的事故,实际上很少有灾难发生。所以,为什么不发展更多的核电来应对气候变化?有三个原因:碳排放,成本(时间),以及放射性废料。
所有非化石能源都会产生一定的碳排放。其中主要来自于稀土矿的开采、生产和运输。然而,核能的碳排放量是太阳能发电板的两倍,是陆上风电场的六倍。
不像太阳能和风能,核能的成本不降反增。核能是最昂贵的非化石能源,几乎是风能和太阳能的四倍。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发电厂的设计和建造需要考虑承受所有已知的风险,从人为失误到自然灾害。
这是好事。但是,从规划到建设完成,新电厂可能需要10-20年才能真正产出电能。相比之下,大型风电场可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建成并投入运行。现在有新的、更小、更便宜的核电站设计方案,但没有一个经过测试并能扩大到目前所需要的规模。
最后,核能会产生相当多的放射性废料,其中一些必须与人和我们的环境隔离长达10万年。虽然最具放射性的废料只占总废料的一小部分,但它仍然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问题——法国每年产生的放射性废料有120辆双层公共汽车摞起来那么高——经过50年的研究,我们还没有解决这个问题。
另一个最让人担忧的是资本主义——一个基于短期利润的制度——不能指望它会以安全、负责任的方式扩大核能的使用。如果对气候变化负有最大责任的化石燃料企业巨头转而决定使用核能,我们的地球还会安全吗?当然不会!
时间正在流逝。投资于核能的每一分钱都将剥夺更清洁、更便宜、风险更小的可再生能源以更快速度得到使用的机会。为了确保生态上可持续的未来,我们必须争取大规模的国家投资,并迅速发展公有的、被民主管控的太阳能、风能和波浪能(wave energy)。
责任编辑:
觉得这个帖子好,那就赞赏鼓励一下小编吧!
赞赏
取消

感谢您对人民之声网的支持!

扫码支持
谢谢您的支持!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赞赏哦

上一篇:港独陈家驹承认潜逃,呼吁其他同伙择时跑路

下一篇:明尼阿波利斯市起义的五幕场景(第一幕)-狂风暴雨正在积蓄着力量

发表评论提示:欢迎网友积极发表您的真知灼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用户名密码 匿名 匿名发表 验证码
  共有 0 条评论
 |   QQ:1195527324  |  QQ群:743026760  |  人民之声网  |  联系电话:13775848088  |  投稿邮箱:1195527324@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