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2-25 19:56:56 点击: 次 来源:新浪博客 作者:李华亭 - 小 + 大
医疗事业关系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切身利益,毛泽东对中国的医疗事业投入了毕生精力。医疗的基础是医学,但医学在中国却长期存在中医与西医斗争,在这场斗争中毛泽东站在了中西医结合的立场上。 毛主席在1913年的《讲堂录》笔记中写道:医学分中医和西医,两者各有所长,中医讲究气脉,西医讲究实验,中医讲气脉虽抓住了事物的本质,但因为其阴阳、五行等理论太深奥,故不能被普通老百姓所理解,因此它的不足之处是太虚幻难以被人们所接受。而西医讲究实验,一味追求物质原理而偏废了人是实实在在的、有气有血的活人,因此作为医学它失掉了给活人治病的根本。 毛主席的原话是这样写的:“医道中西,各有所长,中言气脉,西言实验,然言气脉者,理太微妙,常人难识,故常失之虚;言实验者,求专质而气则离矣,故常失其本,则二者又各有所偏矣。” 毛泽东这段对中西医学的定性和评价,我认为是最恰当的,是独一无二的,它不仅是毛泽东提倡的中西医结合思想的理论基础,更是毛泽东指引的中国革命医学道路的思想源泉。 中国将来只有一个医学,只有一个唯物辩证法作指导的医学,这就是毛泽东为我们指明的医学方向。 “我认为中国对世界上的大贡献,中医是其中的一项。中医是在农业、手工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西医是在近代工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医宝贵的经验必须加以继承和发扬。对其不合理的部分要去掉。西医也有不正确的地方,也有机械唯物论。将来发展只有一个医,应该是唯物辩证法作指导的一个医。”这就是毛泽东给我们指引的医疗道路。 如何实现只有一个医学的目标,毛泽东提出了中西医相结合的具体方法。毛泽东指出: “学习各国的东西,是为了改进和发扬中国的东西,创造中国独特的新东西”。 “就医学来说,要以西方的近代科学来研究中国的传统医学的规律,发展中国的新医学”。 “西方的医学和有关的近代科学生理学病理学生物学化学解剖学等,这些近代的科学都要学。但是,学习西医的人,其中一部分又要学中医,以便运用近代科学的知识和方法来整理和研究我国旧有的中医中药,以便使中医中药的知识和西医西药的知识结合起来,创造中国统一的新医学新药学”。 “我们接受外国的长处,会使我们自己的东西有一个跃进。中国的和外国的要有机地结合,而不套用外国的东西”。 读了毛泽东的这些话使我感到,世界上还没有一个人像毛泽东那样,能够如此具体地指出中西医结合的方法。 1954年,毛泽东发出“西医学习中医”的号召,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改进措施: 1、要抽调100名至200名医科大学或医学院的毕业生交给有名的中医,去学他们的临床经验,经过学习教育提高,就可以把中西医界限取消,成为中国真正统一的医学,以贡献于世界。 2、各医院要有计划地请中医来院看病和会诊,允许住院病人用中药,并订出尊重中医的各种制度,从制度上加以保证。 3、中药应当很好地保护与发展,要作出具体的规定;对制药人员应按技术水平分别给予技术干部看待。 4、中医书籍应进行整理;时机成熟时中医应总结自己的经验,编出一套系统的中医医书来。 医学要为人民群众服务而不是为少数人服务,这是毛泽东为我们指明的医学服务的方向。 毛主席说: 医学教育要改革,根本用不着读那么多书。华陀读的是几年制?明朝李时珍读的是几年制,医学教育用不着收什么高中生、初中生,高小毕业生学三年就够了。主要在实践中学习提高,这样的医生放到农村去,就算本事不大,总比骗人的医生与巫医的要好,而且农村也养得起。书读得越多越蠢。现在那套检查治疗方法根本不符合农村,培养医生的方法,也是为了城市,可是中国有五亿多农民。 毛主席曾指示: 告诉卫生部,卫生部的工作只给全国人口的15%工作,而且这15%中主要还是老爷。广大农民得不到医疗。一无医生,二无药。卫生部不是人民的卫生部,改成城市卫生部或城市老爷卫生部好了。脱离群众,工作把大量人力、物力放在研究高、深、难的疾病上,所谓尖端,对于一些常见病,多发病,普通存在的病,怎样预防,怎样改进治疗,不管或放的力量很少。尖端的问题不是不要,只是应该放少量的人力、物力,大量的人力、物力应该放在群众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上去。把医疗卫生的重点放到农村去! |
责任编辑:大地风雷 |
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