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发帖 |  手机版| 登陆 | 注册 | 留言
当前位置: 首页 > 孟宪达诗文 > 文章 当前位置: 首页 > 孟宪达诗文 > 文章

谈谈“如何把人整S”

时间:2021-08-11 13:11:50    点击: 次    来源:原创    作者:江苏徐州 孟宪达 - 小 + 大

谈谈“如何把人整S”
 
作者:江苏徐州  孟宪达
 
 
写下这个题目有点“逆袭”,这不是觉得有点太黑了嘛。
大家可能看了很多的事例,会不会发现其有两个基本共同点:一个是经济问题,二个是(男女)作风问题。用这个“两点”之中的任一点来整人,也足可以令这人绝对死翘翘,永世毫无翻身之可能。
首先是经济也即钱票。人只要活在这个社会上,总要接触到钱票。试想一下,当你身旁有个此人,手脚不太干净时,你的心里是不是打嘀咕。让此人办个事,你能放心吗?交给此人东西,你能安心吗?当一个人有了经济问题,谁还敢用他呢?这是不是断了他的生存之路。
其次是(男女)作风问题。这个问题也是所有人的生活中的大忌。试想一下,当你身边有个这样的人,你会怎么办?把此人介绍给朋友,怕对朋友伸出猪手、抛出媚眼。把此人带到自己家中,又怕引狼入室、后门失火。你还敢和此人交往吗?这是不是断了此人的交际之路,变成了最危险的敌狼。
这两种中的任何一种事,都足以置人于死地,让人名誉扫地。所以,有人也用此法效仿之,且“屡试不爽”。
文化大革命中,有没有使用这法来整人(主要指走资派)呢?我是文革过来人,我可以明确地说,极少极少,少之又少。
文化大革命一开始的定义,就是一场触及灵魂的政治运动,用那种“两点”的做法来打击走资派,是偏离大方向的,是会让人不齿的,会被斥之为下三滥的手法。大家可以看看,对那些走资派,全是斗他们走资本主义道路,全是斗他们搞修正主义,全是斗他们对人民群众没有感情、欺压百姓。在当时已公布的走资派的各种罪状中,极少会涉及到本文所讲的那“两点”。其实,他们中的很多人多少都是有点贪的,多少都是有点娇奢淫逸的。这里只说我所知道的,在徐州现在的泰山文化城徐州图书馆附近,文革前,这个地方非常偏僻,人迹罕至,树林茂密。在这里曾依山建了个幽静的“园林”,这就是原徐州地委副书记、徐州市委第一书记梁如仁以及其他人的“行宫”,是供他们寻欢作乐的地方。在文革中,造反派整理的梁如仁自己交待的材料中,这只是作为梁如仁诸多罪状中的一件,且在他的诸多罪状排行榜中排在最后,也只是作为“花边”列入的。
在文革中,毛主席始终把握斗争大方向。要解决政治大方向问题,要算政治帐。毛主席要求他们要树立共产主义理想,走社会主义道路,反对修正主义,不要当官僚,要当人民的学生,要对人民有感情。试想一下,毛主席当时要是用政治再加上“经济、作风”的这两个方法来整他们,还能有他们的活路吗?还能有他们日后翻案平反,东山再起,疯狂反攻倒算的机会吗?
只是从这点来看,我们就知道了毛主席的政治胸怀是多么的宽宏。毛主席认为,政治问题解决了,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老人家一贯坚持治病救人,给人改正错误的机会。文革是讲灵魂的、是讲政治的,我就只给你讲灵魂、讲政治、讲路线,就是整你的思想的,就是整你的灵魂的,不会不讲政治,专讲“两点”下三滥的手法来整你的。这里要借用恩格斯说过的一句话:“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所以,在毛主席逝世后,那些对他进行疯狂反攻倒算的人,也要假惺惺地说,没有毛主席,我们还要在黑暗中摸索很久。
责任编辑:
觉得这个帖子好,那就赞赏鼓励一下小编吧!
赞赏
取消

感谢您对人民之声网的支持!

扫码支持
谢谢您的支持!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赞赏哦

上一篇:又一个公众号平台消失了

下一篇:三 七 之 怒

发表评论提示:欢迎网友积极发表您的真知灼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用户名密码 匿名 匿名发表 验证码
  共有 0 条评论
 |   QQ:1195527324  |  QQ群:743026760  |  人民之声网  |  联系电话:13775848088  |  投稿邮箱:1195527324@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