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发帖 |  手机版| 登陆 | 注册 | 留言
当前位置: 首页 > 孟宪达诗文 > 文章 当前位置: 首页 > 孟宪达诗文 > 文章

少年时的我,是这样过“七夕”之夜的

时间:2021-08-14 21:52:23    点击: 次    来源:原创    作者:江苏徐州 孟宪达 - 小 + 大

少年时的我,是这样过“七夕”之夜的
 
作者:江苏徐州  孟宪达
 
 
今天早上打开电脑,屏幕上的网站显示“今日七夕”。 哈哈,这个提示,勾起了我少年时光中一段美好、心醉的回忆。
我在上小学时,曾学过一篇课文,大概是叫“牛郎与织女的故事”吧。课文中说,牛郎和织女还有孩子是一家人,生活非常得幸福。天上的王母娘娘看了很生气,有一天用魔法抢走了织女。牛郎看到后,挑着孩子去追。快追上时,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一根针,往身后一划,就划出了一条河。牛郎过不去河,只好眼睁睁的看着王母娘娘拉走了织女。我记得课文中好象有,牛郎在痛哭,孩子喊妈妈的内容。我当时特别同情牛郎和织女及孩子,特别恨王母娘娘。课文中说,后来,天下的喜鹊不忍心,都在每年的阴历的七月初七这天来搭桥,让牛郎和织女见个面。课文中的这句话,我记得非常清楚,“每年这个时候的夜里,在葡萄树下,就可以听到牛郎和织女在悄悄地说话”(大意)。我那时就想,我一定要在葡萄树下,听听他们在说些什么悄悄话。
顺便讲个题外话。自从学了这篇课文后,我就非常“迷恋”王母娘娘头上的那根针,总想买到这根针。我就想,在我买到这根针后,在老师到我家进行家访时,我就用这根针划一下,划出一道河,让老师不能到我家告状,以免我受挨打之苦。什么原因?皆因我小的时候好调皮,不好好上课听讲。那时的我,这个划道河的想法,是不是有点太天真好玩了吧。
我小学在马市街小学就读。进入学校要登上有将近30厘米高、50厘米宽的台阶,大概有四、五级吧。然后是个很大很厚的可向上提起的门槛,大门也很高很厚,我记得两扇门要有三、四个小学生才能推开。进了门是左右各一间教室,前面是个大操场,再向前又是左右各一间教室(西边是两间),在左右教室之间的窗户旁,各种了两三棵葡萄树,然后从房沿搭起了架子,搭成了一个葡萄拱门,每年都结有很多的葡萄。但我们学生可都没有吃过。为什么,一是不敢摘,二是快成熟时,我们就放暑假了。
我家住在道平路(现在与其它路一起统称建国东路了)东头路北居民大院,路的南边也有一排居民大院,居民大院与马市街小学是一墙之隔。这个墙头很矮,大概一米五左右。因为象我们小孩,踩个板凳就可以翻过去了。
那时候,每家都会在室内挂个日历牌。我在我家日历牌上,我找到了阴历七月初七这天的日历,在那张日历上面写了几个字,具体什么字记不得了,但反正我写了,提醒我这天要行动。
到了这天吃完晚饭,天黑下来后,我给我母亲说去公园玩,那时我家离人民公园很近。那时的公园是收费的,晚上要锁上大门。我们很多小孩都是扛着席抱着床单,翻墙头去公园里睡觉。我对我母亲说,我不在那睡觉,我玩一会儿就回来。我那时是个很乖的孩子,只要出门,都要告诉父母,我要去哪里,或去干什么事。
我从家里出来后,到了路南的住房院子里,折腾了半天(因为没有板凳,就要找些烂砖头块叠起来当板凳),终于翻过墙头进入学校。来到了葡萄树架下,一屁股坐到了地上。马上把两只耳朵竖得直直的,两只眼睛目不转睛地看着葡萄架,生怕葡萄架把悄悄话给截留了。就这样,只过了一会儿,嗡嗡声就响起来了。哈哈,蚊子大哥驾到,对着我疯狂地亲吻。就这样,我在蚊子的亲吻爱意中,就这样,我坚持了多长时间也不知道,就这样,我也没有听到牛郎和织女的悄悄话。直到我觉得身上有点凉了,也不再想和蚊子亲热了,也没有听到牛郎和织女的悄悄话了,我这时只好无奈地站了起来。当时我的心中,可以说是沮丧到了极点。
闷闷不乐地回到家,我妈妈问我去哪了,怎么快十点了才回来。她再一看我一头一脸一手的灰,身上又起了那么多的红点,以为是我在公园弄脏的,身上是让蚊虫给咬的。她连忙给我打水洗澡,澡洗好后,又给我全身扑了痱子粉。
就是我这样的虔诚的折腾,我也没能听到牛郎和织女的悄悄话,我这一夜也没睡好觉,这一个暑假中,有很长一段时间也提不起精神。
待到秋季开学时,我直接来到了办公室,找到了教语文的老师(可能是张晋秋老师吧),我说书上教的课文里,说在葡萄架下可以听到牛郎和织女的悄悄话是骗人的。我然后把听的经过讲了一遍,旁边的很多老师都笑了起来。
大概是受牛郎和织女这个美好传说的影响(我以后喜爱上梁祝这首曲子,也与这个传说有很大关系),我一直有葡萄树情结。以前在我居住平房区时,现在搬进楼房的一楼时,都要种上葡萄树。现在,在我家的院子里还种有两棵葡萄树。不为吃葡萄,只为那份情结;不为它结果,只为那份温馨。
少年时的经历,现在回忆起来,总是那么的甜蜜蜜的。
 
责任编辑:
觉得这个帖子好,那就赞赏鼓励一下小编吧!
赞赏
取消

感谢您对人民之声网的支持!

扫码支持
谢谢您的支持!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赞赏哦

上一篇:谈谈“毛主席的民主”

下一篇:厦大教授,你这说的是什么话?

发表评论提示:欢迎网友积极发表您的真知灼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用户名密码 匿名 匿名发表 验证码
  共有 0 条评论
 |   QQ:1195527324  |  QQ群:743026760  |  人民之声网  |  联系电话:13775848088  |  投稿邮箱:1195527324@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