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12-06 17:50:53 点击: 次 来源:原创 作者:江苏徐州 孟宪达 - 小 + 大
谈谈“常识” 作者:江苏徐州 孟宪达 什么是“常识”? 百度上是这样讲的,常识基本上是指,“一个生活在社会中的心智健全的成年人所应该具备的基本知识,包括生存技能(生活自理能力)、基本劳作技能、基础的自然科学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等。”用通俗的话讲,就是人与人之间普遍存在的日常共同认知。 之所以想谈谈“常识”这个问题,还是源于前不久的两个人的争执。一个说要彻底消灭,一个说要共存,孰对孰错,争执不休。这个问题其实很好解决,我们就用生活常识来谈谈。 我们一直很讨厌蚊子,可我们消灭它了吗?我们一直很讨厌老鼠,可我们消灭它了吗?我们一直千方百计地想消灭它们,可它们消失了吗?事实告诉我们,它们没有消失,它们依然存在。所以,说共存是符合辨证法的,是不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的。 比如,黑龙江五常县的五常大米。大米在温暖的南方可有二到三季,到了寒冷的北方就只能有一季了,更何况是在“极冷”的黑龙江呢。五常大米相传品质好,即使五常全县都是“大米地”,也不可能是现在全国铺天盖地的超市里,都有五常大米“映入眼帘”。为什么,常识告诉我们,五常不能以一县之力而举全国之大米。据宣传上讲,自古以来,五常大米就是上贡朝廷的大米,极少流入庶民社会。 说到这儿,就不得不谈谈纪念活动的事。如果把五常大米比做纪念活动,而不局限于非庶民社会,那才是真正的有意义的事。同样,假如纪念活动真的全面铺开,那么,真的“五常大米”又能有几粒呢?通过这些年纪念活动的反反复复,可以想象,那些剩下的几粒五常大米,能否薪火相传吗?这是个很现实的问题。这个问题的出现,除了纪念活动本身的问题外,更多的还在于一些投机者的“消蚀”问题。一些投机者消费了人民群众对毛主席的情感,把人民群众的热情化成了他们的资本。关于这些,就不再一一列举了,广大的人民群众是看得很清楚的。 |
责任编辑: |
上一篇:11月23日,是我遭遇车祸四周年
下一篇:助我家度过生活难关的两家超市
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