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发帖 |  手机版| 登陆 | 注册 | 留言
当前位置: 首页 > 孟宪达诗文 > 文章 当前位置: 首页 > 孟宪达诗文 > 文章

寻这幅表现毛主席的画作

时间:2022-01-05 16:28:19    点击: 次    来源:原创    作者:江苏徐州 孟宪达 - 小 + 大

寻这幅表现毛主席的画作
 
作者:江苏徐州  孟宪达
 
 
 
在网上无意中搜到了这幅画。初看到这幅画时,我的心就被震憾了。这幅画没有署名作者、创作时间、画作所表现的时间及地点。从画面上看,画的前方似高山耸立,却又象黄土高原。那弯曲的河道,象似黄河。黄河的两岸均有木船停靠,黄河中还有一艘木船在划向对岸。画面的下方,应是蜿蜒的长城。毛主席侧面像占据画面前方,似双手背后,目光注视着前方,浓厚薄浅有序的笔墨线条表现,使得毛主席的神态是那样的淡定和从容。这种表现手法,使得毛主席与面作上那些或细描或淡抹的画面,营造出具有层次感的“山水”之间就具有了立体感,就象毛主席呼之欲出,表现毛主席跃出画面,指点江山之气势。
从面画上表现的内容来看,应该是在1936年2月,毛主席率领红军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清涧县袁家沟,准备渡河东征,开赴抗日前线。为了视察地形,毛主席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面对黄河极目远眺。当“千里冰封”的大好河山展现在他眼前时,不禁感慨万千,诗兴大发,欣然命笔,写下了一首豪放之词《沁园春·雪》。毛主席在1945年10月7日在给柳亚子的信中说,这是他“初到陕北看见大雪时”所作。
但问题来了,如果说毛主席那时准备东渡黄河,在那时的二月天里,黄河的水面解冻了吗?如未解冻,那河面中又何来的水和船呢?
查史料可见,1937年的9月份,当时的八路军在陕西的韩城县芝川黄河渡口东渡黄河出师抗日。这幅画应是表现红军此时东征的,但问题又来了,毛主席当时并没去当地视察呀。
不管怎样,这幅画作所表达出的意境很好,非常希望作者能注明,是表现毛主席此时在何时何地。
实际上有很多画作,只是用来表达一种意境的,不一定是写实的。
我很喜欢这幅画,希望能得到。不知有没有这个福份,我期待着。
责任编辑:
觉得这个帖子好,那就赞赏鼓励一下小编吧!
赞赏
取消

感谢您对人民之声网的支持!

扫码支持
谢谢您的支持!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赞赏哦

上一篇:倒下,倒下,再倒下!

下一篇:从我收藏的一本书谈起

发表评论提示:欢迎网友积极发表您的真知灼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用户名密码 匿名 匿名发表 验证码
  共有 0 条评论
 |   QQ:1195527324  |  QQ群:743026760  |  人民之声网  |  联系电话:13775848088  |  投稿邮箱:1195527324@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