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发帖 |  手机版| 登陆 | 注册 | 留言
当前位置: 首页 > 孟宪达诗文 > 文章 当前位置: 首页 > 孟宪达诗文 > 文章

谈谈“年味儿”

时间:2022-02-07 14:47:15    点击: 次    来源:原创    作者:江苏徐州 孟宪达 - 小 + 大

谈谈“年味儿”
 
作者:江苏徐州  孟宪达
 
 
过年就要有年味儿,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人气味儿。前两天(初一和初二),我去批发市场批正月十五的花灯。大年初一的上午近十一点了,看看街上开的私家车,也没有了花花绿绿的车贴了;看看街上的很多铺面,有很多也没贴个春联或“福”字了;看看街上的行人,也是稀稀拉拉的,很多人是面无表情地行走着;商场里也是冷冷清清,营业员比顾客还多;店铺门头也没有了张灯结灯的热闹劲。大年下的整个城市的街道静寂了,没有了生气,没有了烟火。倘若不是年历牌上的数字提醒,你真得很难想象这就是大年初一和大年初二。
此情此景,真是让人悲从心来。春节,这是中华民族的独有节日,五千年的烟火衍育了这个民族。春节,就是中华民族人民“狂欢”的节日,一年的辛苦劳作在今天得以“回报”;一年的风雨紧张在今天得以放松;一年相思之苦在今天得以释放。
“爆竹声中一岁除”,“总把新桃换旧符”,这两句凝缩了人们对新的一年的希望,希望不能变成呜呼。
此情此景,又让我回忆起了那个毛时代的徐州。从我记事时起,自从进入腊月二十三小年后,家家户户就开始忙乎了起来。卫生大扫除,杀鸡宰鱼,炸鱼剁肉,炸丸子,炸藕片,炸麻叶,炸红芋果,炸各种食品,忙得是不亦乐乎。大年三十晩上开始,家家户户贴春联,大人们给孩子们发压岁红包,大人们忙着年夜饭和包饺子或包“猫耳朵”,在饺子里放上一分硬币,谁吃到了,谁的这一年都幸运。发完红包后,孩子们开始出门聚集,一边放爆竹,一边来熬夜。这时爆竹声声,彻夜不断。小孩们都是买的麦芽炮,拿个点着了的棉麻绳,放了一夜的炮。尤其是在临近夜里十二点刚过后,更是爆竹声震天,小孩们齐声大呼“过年了”。整整的一个年三十一天,大人、小孩们都沉浸在欢乐的气氛中。
大年初一,街上的店铺红灯高挂,街上的欢庆队伍走来了,有踩高撬的,有划旱船的,有扭秧歌的,有敲锣打鼓的,还有唱歌、唱戏的。尤其是在淮海路的原百货大楼、彭城路宽段那个地方,满大街全是穿着喜庆衣服的人,人人脸上挂着笑容,个个“大呼小叫”,挤得水泄不通。到了晚上,那一片地方各式各样的灯笼通上电,形成了一个“灯展会”。在彭城路宽段的中间路西,有座三层楼,楼的一层有个狗不理包子铺,门头上方有个平台,那里有个拔萝卜的活动造型,灯光闪闪的吸引了很多人。好象是在大同街和彭城路宽段那个地方,还搭了个台子,放的是鲤鱼跳龙门的活动的造型灯笼,也吸引了很多人在观看。
那时的春节,工厂只放三天假,即初一、初二和初三。这三天,不论是大人还是小孩,真是狂欢至极了。以至到了初四时,小孩要被大人劝戒要收心,要做作业了,工人进厂上班叫进笼了。
从年三十开始,街上卖爆竹的,街上放爆竹的,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
此情此景,套用现在的一句话说,“那才叫过年来”。
 
责任编辑:
觉得这个帖子好,那就赞赏鼓励一下小编吧!
赞赏
取消

感谢您对人民之声网的支持!

扫码支持
谢谢您的支持!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赞赏哦

上一篇:新的一年,新的征程

下一篇:什 么 归 你

发表评论提示:欢迎网友积极发表您的真知灼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用户名密码 匿名 匿名发表 验证码
  共有 0 条评论
 |   QQ:1195527324  |  QQ群:743026760  |  人民之声网  |  联系电话:13775848088  |  投稿邮箱:1195527324@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