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发帖 |  手机版| 登陆 | 注册 | 留言
当前位置: 首页 > 孟宪达诗文 > 文章 当前位置: 首页 > 孟宪达诗文 > 文章

文化大革命部分词语解释

时间:2022-05-11 11:02:35    点击: 次    来源:原创    作者:江苏徐州 孟宪达 - 小 + 大

文化大革命部分词语解释

作者:江苏徐州 孟宪达


文化大革命是一场政治启蒙运动,涌现出了一些新的词语。现根据我的回忆和理解写出来部分词语,供大家在阅读相关文章时参考。

“中央文革小组”-- 全称是中共中央文化革命小组成立。组长:陈伯达;顾问:康生;副组长:江青、王任重、刘志贤、张春桥;组员:谢镗忠、尹达、王力、关锋、穆欣、姚文元、戚本禹。我记得应该有戚本禹,但查资料后发现没有他,不知何故。难道是后来又进入的?当时的中央文件题头,很多都是这样的形式:“中央中央 国务院 中央军委 中央文革小组”。可见,中央文革小组的权威性。

“四大自由”-- 是指“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这是在文革中使用的最多的一个词语。曾经写入了一九七五年的国家宪法。宪法中说;这“是人民群众创造的社会主义革命的新形式。国家保障人民群众运用这种形式,”。

破“四旧”立“四新”-- 是文化大革命初期提出的口号。“四旧”是: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四新”是:新思想、新文化、新风俗、新习惯。

“大串联”-- 在文化大革命初期,为了推动各地文化大革命的顺利开展,首先是北京的红卫兵奔赴全国各地(此后不久,全国各地的红卫兵又开始了互相串联,有些还成立了跨地区的红卫兵组织),煽革命风,点造反火。红卫兵的这个行动,毛主席、党中央是支持的。中央曾发通知,要求各地做好接待工作。大串联的红卫兵有两种出行形式,即步行和交通出行。不论哪种出行形式,均享有“三免权”,即“免收交通费(乘火车、汽车、海运及市内交通不收费)”、“免收住宿费”、“免收伙食费”。

“大联合”-- 是指1967年初,在上海一月风暴中,上海的革命群众组织对上海市委及市政府夺权后,全国各地的革命群众组织群起仿效,纷纷在各地对当地的市委及市政府进行了夺权。对各地革命群众组织的这一夺权行动,毛主席、党中央是支持的。各地革命群众组织在夺权后,通过学习毛主席、党中央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克服分岐,消除宗派,实现了革命的大联合,为三结合的革命委员会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革命委员会”-- 是指在1967年初,各地革命群众组织夺权后,成立的代行政府职能的机构。是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各级政权的组织形式,简称“革委会”。1967年上海发起一月风暴夺权运动,由群众组织夺取中共上海市委和上海市各级政府的权力,组织一个类似巴黎公社的大民主政权机构,由张春桥命名为上海人民公社,以后在毛主席的支持下,全国各地效仿,纷纷夺权,各地组织的新政权名称并不统一。毛主席认为“叫革命委员会好”。于是全国各级政权,从上到下的各级政权机构全部改名为革命委员会。
革命委员会实行一元化领导方式,使中国共产党和地方政府的职能融为一体,人员采取“三结合”方式,分别由革命群众组织代表,革命干部代表,当地驻军代表组成。

“三支两军”-- 指1967年3月19日中央军委根据毛主席指示,做出的“关于集中力量执行支左、支农、支工、军管、军训任务的决定”。要人民解放军“支左”(支持当时被称为左派的群众)、“支工”(支援工业)、“支农”(支援农业)、“军管”(对一些地区、部门和单位实行军事管制)、“军训”(对学生进行军事训练)。

“工宣队”-- 指“工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1968年8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革联合发出《关于派工人宣传队进驻学校的通知》。26日《人民日报》发表姚文元署名文章《工人阶级必须领导一切》,公布毛主席最新指示:“实现无产阶级教育革命,必须有工人阶级领导,工人宣传队要在学校长期留下来,参加学校中全部斗、批、改任务,并且永远领导学校。在农村,则应由工人阶级的最可靠的同盟军贫下中农管理学校。”派驻工宣队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展开。工宣队被派遣到文联、作协、新闻出版、剧院、体委、科研院所、医院等文化、教育、科技、卫生、体育的上层建筑单位,城市街道和五七干校。在地级及县级地方的各单位,则由“农宣队”(农民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进驻。

“一斗、二批、三改” -- 简称“斗批改”,是指:“斗垮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批判资产阶级的反动学术‘权威’,批判资产阶级和一切剥削阶级的意识形态;改革教育,改革文艺,改革一切不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1968年9月全国各省、市、自治区革命委员会成立后,《人民日报》、《解放军报》9月7日发表社论,传达了毛主席关于现阶段斗批改的指示:“建立三结合的革命委员会,大批判,清理阶级队伍,整党,精简机构、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下放科室人员,工厂里的斗、批、改,大体经历这么几个阶段。”

“三结合”-- 指“革命群众组织负责人、人民解放军当地负责人、党政机关革命领导干部”。1967年《红旗》杂志第5期发表社论《论革命的三结合》,传达了毛主席的最新指示:“在需要夺权的那些地方和单位,必须实行革命的三结合的方针,建立一个革命的、有代表性的、有无产阶级权威的临时权力机构。这个权力机构的名称叫革命委员会好。”
 
责任编辑:
觉得这个帖子好,那就赞赏鼓励一下小编吧!
赞赏
取消

感谢您对人民之声网的支持!

扫码支持
谢谢您的支持!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赞赏哦

上一篇:盛世下的蝼蚁

下一篇:衷心感谢 看我文章、关注我、支持我、赞赏我的朋友们

发表评论提示:欢迎网友积极发表您的真知灼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用户名密码 匿名 匿名发表 验证码
  共有 0 条评论
 |   QQ:1195527324  |  QQ群:743026760  |  人民之声网  |  联系电话:13775848088  |  投稿邮箱:1195527324@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