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发帖 |  手机版| 登陆 | 注册 | 留言
当前位置: 首页 > 孟宪达诗文 > 文章 当前位置: 首页 > 孟宪达诗文 > 文章

谈谈“我已看或正在或准备要看的书”(1)

时间:2022-07-29 09:00:52    点击: 次    来源:原创    作者:江苏徐州 孟宪达 - 小 + 大

谈谈“我已看或正在或准备要看的书”(1)
--兼谈我为什么不推荐书
 
作者:江苏徐州  孟宪达
 
 
已经有好几次了,一些网友都让我推荐几本适合他们看的书。说实话,我真的不够向朋友们推荐要读的书的资格。为何?我认为,能为朋友们荐书者,至少要有学历,而我却只有小学文化程度,只上了一年的初中,且上的还是个“野中”。此外,荐书人还要博览群书,读万卷书,而我却只读了有限的几本书。
思来想去还是不推荐了吧。但网友们的盛情又难却。怎么办?还是把我已看过、正在看、准备要看书,写出来和网友们交流。所以就有 “我已看或正在或正准备看的书” 一文。其所要表达的是,“我已经看过的书、我正在看的书、我准备要看的书”,一共是这三个含义。至于序号(1),是开篇,表示此文所写的看书,是看到哪写到哪,没有具体的篇数,按数字排序下去。
先说我看过的书。首推的是《毛主席语录》(64开本,非常方便放在衣兜里携带)。在五十年前的那个时代,这是人手一册的必备的小红书(又称红宝书)。刚开始是新华书店销售,后来是新华书店免费发放(免费发放的时间日期很短),再后来就都是各单位免费发放了。
我对这本小红书很喜爱。我常常翻开来看,还会背了很多的语录,对有些语录,我也能说出这段语录在第几页上。我的母亲曾给我缝了带绳的个小布包,把《毛主席语录》放在小布包里。这样,我在外出时,就可以把盛小红书的小布包背在身上了。这个情况在记忆中,应该是持续到1967年年中天热的时候。
双木曾为《毛主席语录》写过题词和前言。“读毛主席的书,听毛主席的话,照毛主席的指示办事,做毛主席的好战士。”我觉得我这几十年来,一直都是坚持这样做的。无论个人或家庭遇到了什么样的“待遇”,我从来都没有后悔过。
《毛主席语录》是把毛主席的很多著作中说过的话,有针对性的一段一段的摘抄出来,然后在给予分类编排后,再集合起来而编写成的。
在《毛主席语录》中有很多的金句。如“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等等等等。
可以这样说,“《毛主席语录》一册在手,打遍天下无敌手。”
除了《毛主席语录》小红书以外,还有毛主席写的“老三篇”。“老三篇”分别是,《愚公移山》、《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这三篇文章,都是在我上小学时学过的,并且也都会背的。这三篇文章,是需要认真学习的,并且要落实在行动上的,“学了就要用”,“学用结合”的。这三篇文章,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是确立人生三观的定海神针。这三篇文章,学深、学好、学透了,自己一定会成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除了《毛主席语录》和“老三篇”外,还有《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简称“毛选四卷”。 在毛主席逝世后,又出版了一卷,称为“毛选第五卷”。
五十多年前,在学习“毛选四卷”鼎盛时期,曾经有一句话很流行,那就是“要带着问题学,活学活用,学用结合,急用先学,立竿见影,在‘用’字上狠下功夫”。现在看来,当初说出这句话的人,还是蛮有远见的。
责任编辑:
觉得这个帖子好,那就赞赏鼓励一下小编吧!
赞赏
取消

感谢您对人民之声网的支持!

扫码支持
谢谢您的支持!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赞赏哦

上一篇:谈谈“二舅”

下一篇:追忆一次没能实现的“壮举” -去全国各地拍摄毛主席塑像

发表评论提示:欢迎网友积极发表您的真知灼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用户名密码 匿名 匿名发表 验证码
  共有 0 条评论
 |   QQ:1195527324  |  QQ群:743026760  |  人民之声网  |  联系电话:13775848088  |  投稿邮箱:1195527324@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