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发帖 |  手机版| 登陆 | 注册 | 留言
当前位置: 首页 > 怀念毛主席 > 徐州纪念毛主席 > 文章 当前位置: 首页 > 怀念毛主席 > 徐州纪念毛主席 > 文章

27年从火柴到火箭,后40年分地卖田

时间:2018-09-07 08:17:47    点击: 次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 小 + 大

27年从火柴到火箭,后40年分地卖田

  中国的两弹一星是毛主席奠定的基础,40年前的技术当然没有现在先进,但是中国却是两弹一星国际俱乐部美苏中三大巨头之一。40年后,技术已经有相当大的进步,但中国的地位还是40年前的。
  如果评价毛主席27年的经济和技术发展,形象的比喻是从火柴到火箭。
  刚建国的时候,中国人用的是洋火、洋油、洋布、洋车、洋枪、洋炮,总之,太多洋货。有人说不对,建国前,中国已经有火柴厂。噢,是够先进的,但中国人用的是洋火这一事实你改变不了。
  连根火柴都造不了,这就是中国的工业和经济基础。说一穷二白,一点不为过。
  毛主席27年,中国已经建立起完整的工业体系和门类,西方经济发达国家能够制造的产品,中国都能制造,毛主席用短短的27年时间就走过了西方国家250年工业化历程。
  七十年代,中国的轰六、歼七飞机,就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战机,航空发动机也是世界一流,当然中国还很少自主技术,就是买来,拆开,仿造,这中间要克服许多技术障碍,只是别人已经使用过的,中国要技术跟进。中国的大飞机质量性能也是世界先进水平,是世界航空史上的一次超越。27年能做到这样,就已经是非常了不起。中国航空落后于世界是从80年代开始的,国际航空技术有了巨大进步和变化,中国就没有跟上,近些年才又积极跟进。
  中国放弃汽车独立制造,一直是中国汽车业内人士最大的遗憾。航空发动机能跟 上世界的发展,汽车发动机就更容易一些。中国的汽车工业不足之处是装配生产线落后,规模不够,但当时中国的经济总体还落后,汽车消费市场没有启动,因此大卡车生产制造不错,但家庭小汽车重视不够。但并不是说中国就没有制造生产小汽车的能力。如果需求到来,中国就能生产制造出先进的小汽车。飞机都能制造得那么好,汽车就容易得多。这是一个先后顺序的事情,毛主席毕竟只有27年,让他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完是不可能的。但是后面的人要做下去,而不是放弃不做,让外国人来给你做。
  现在看,凡要外国人帮助做的东西,都了完蛋了,包括农业,中国连粮食种子都没了。而外国不帮助做的东西,比如火箭,中国还坚持下来了。
  中国的火车那个时候也是世界先进,中国的铁路运输在毛主席时代飞速发展。
  中国造船工业也发展很快,七十年代已经制造出核潜艇。
  中国的电子工业布局完整,在电子管时代已经不错,对信息电子的跟进也不落后,中国的电子计算机与美国相差不到五年,激光照排的发明,是文字处理的先进水平,华为任正非在通讯领域大发展,也是基于七十年代他在通讯技术领域的发明创造。中国的太阳能多晶硅处于世界先进,是世界上几个拉出多晶硅的国家之一,以后反而拉不出来了。
  人工合成胰导素等都是世界上非常有影响的科技成果。而一项当时名不见经传的青蒿素在45年后获得了诺贝尔科学奖。
  包括青蒿素在内的不少科技成果,中国后来都放弃了。如果不是诺贝尔奖,中国没有人记得中国还有一个青蒿素,治疗了那么多全世界的病人。
  而中国近年要制造大飞机,才知道40年前中国就造出了大飞机。而中国已经是全世界最大汽车消费市场,中国人要花高于外国人三到五倍的价格去买国外品牌的汽车,大家才质疑,中国为什么不制造汽车?似乎中国不自己制造汽车是天经地义的一件事情。
  恍若隔世,中国在毛主席身后40年做的事情,大概就是两件:
  一是分田单干。其实大家知道分田后的粮食产量提高并不大,现在粮食产量高主要是化肥农药催生出来的,虽然吃饱了饭,但粮食已经没有粮食味,粮食和食品安全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问题。中国的土地已经种不出有粮食味的粮食。中国的土地土壤已经被严重破坏,要想改良到40年前的土壤,要休耕五六年以上。这是对中国生存环境和资源的巨大破坏。
  分田单干的模式应用到城市企业改革,先是承包制,后来就转制出售,毛主席时代的那些工厂,工人下岗,企业倒闭,没有剩下几家。这是对中国工业基础的破坏。企业产品要升级换代,技术要进步,但在原有的基础上提升才是合适的,抛弃基础,另起炉灶,付出的成本非常高昂。
  所幸,工人农民被 抛入市场化之后,为求生存,拼命拼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巨大 力量。他们不干,就没有活路。
  中国老百姓天生勤劳能干,被毛主席看作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在发展经济中仍然起到生力军作用。
  但是近些年,老百姓创造的财富,正在被 高房价和教育、医疗市场化被 政府夺走。
  第二个就是卖地。由于制造业的衰落,政府无法供养教育、医疗等社会福利机构,就通过市场化改革让老百姓供养,而房地产就成了中国政府的唯一支柱产业,通过卖地的收入来供养庞大无比的政府。
  除一个高铁,这40年,中国可以说是没有做出一个像样的产品。当然,华为的通讯设备和手机现在也做得不错。但除了华为,还有谁是世界企业巨头?
  中国是14亿人,占到全球5分之1。这40年如何交待得过去?
  我们否定的毛主席的27年,我们这40年是不是做得够好?
  如果毛主席再做40年呢?
  也许,这就是40年后国人怀念毛主席的原因所在。
  房地产还会高潮下去?
  毛主席是个农民,但他在革命成功后将农业化的中国带入了工业化,火箭上天。
  毛主席后40年,是信息化时代,中国经济却又回到了土地上,政府成了地主,还是败家的地主,靠卖地为生。
  这是进步还是倒退?
 
 
责任编辑:
觉得这个帖子好,那就赞赏鼓励一下小编吧!
赞赏
取消

感谢您对人民之声网的支持!

扫码支持
谢谢您的支持!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赞赏哦

上一篇:毛主席晚年实践绝不是“晚年错误”,而是新的飞跃

下一篇:我们只能高声呼喊:毛主席万岁!万万岁!!

发表评论提示:欢迎网友积极发表您的真知灼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用户名密码 匿名 匿名发表 验证码
  共有 0 条评论
 |   QQ:1195527324  |  QQ群:743026760  |  人民之声网  |  联系电话:13775848088  |  投稿邮箱:1195527324@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