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2-05 16:09:09 点击: 次 来源:网络 作者:红色小兵 - 小 + 大
大年三十,韶山再现人山人海,给毛爷爷守岁的年轻人越来越多 在年味越来越淡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人们过起了红色春节。给毛主席拜年,逐渐成为了一个新民俗。 今晚韶山铜像广场陆续下了几次大雨,但给毛主席拜年的人络绎不绝。 刚刚给毛主席过完125周年生日的韶山,又迎来人山人海的场面。 春节来铜像广场给毛主席拜年的人群,最突出的特征是一家三口,乃至三代、四代同堂的家庭。从耄耋老人到风华正茂的社会中坚,从初高中生到襁褓中的婴儿,这些让我们看到了传承! 有人说,不到一次韶山,不能深刻感受到毛主席的魅力!不在韶山广场为毛主席守岁,不能真正领略毛主席在人民心中的分量! 人们早早来到主席铜像广场,怀着激动地心情来给主席守夜。 下午三时,已有大量游客进入韶山核心景区。据说,一般正式拜年时间在十二点,但人们早已拿着鲜花加入到拜年队伍,唯恐排不上位置。 这里,有着中国人民最真实的感情表达。这里,才是最深刻的民心所向! 韶山的毛泽东广场,二十年来,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和市民都会不约而同地在除夕夜来到这里,齐聚在毛主席铜像下,一起“守岁”,迎接新春! 据了解2011年约有68万人在这里和毛主席一起过年;2014年有10万人在除夕凌晨祭拜毛主席;2015年有12.6万人到韶山给毛主席拜年;去年则有50.59万人次到韶山过红色春节! 韶山红色旅游发展大体经历了五个阶段: 萌芽初创阶段(1949—1965年) 韶山因孕育了一代伟人毛泽东,开始逐步为外界所知。据不完全统计,1953—1963年底,韶山共接待观众40.4万人(年均2.53万人)。1964年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建成开放,来韶瞻仰观众很快大幅增加,1965年达20.1万人。 激情燃烧阶段(1966—1976年) 红卫兵大批到韶山,高峰时期日均3万余人,最多日为5.6万人,一年创下了290万人次的接待记录。 困惑低迷阶段(1976—1981年) 受“非毛化”错误思潮影响,来韶观众大量减少,最少的1980年仅23万人。 开放扩张阶段(1982—2004年) 特别是1993年,随着全国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00周年系列活动的开展,观众数量大幅度上升。 迅猛发展阶段(2005—如今) 来韶参观人数快速增加,据湘潭在线2019年1月23日讯,从韶山市相关部门获悉,该市2018年各景点接待人次数为2382万人次,同比增长16.08%,创历史新高。 越来越多的青年参与其中,这是非常值得欣慰的!青年人是社会的未来、祖国的希望,他们越来越认识到毛主席的伟大。 为什么毛泽东会历久弥新,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怀念? 因为,毛主席代表着真理、代表着社会前进的方向! 因为,吃水不忘挖井人,感恩伟人毛泽东! 因为,工农大众齐落泪:怀念领袖毛泽东! 因为,无产阶级求解放,呼唤导师毛泽东! 因为,毛主席是革命的导师,人民的救星! 人民怀念毛主席,绝不是仅仅从感激他老人家的历史贡献的角度,而且是应该从现实道路选择的现实问题的角度,去加以理解的一个社会政治现象。 曾经有人问一位父亲,你带着这么小的孩子去韶山,不怕孩子生病吗?那年轻人说:“我就是想让孩子把这么震撼的场景铭刻在他的脑子里,他现在不明白毛主席为什么伟大,但是一定要认定毛主席是无比伟大的这个事实,这样的话,当他慢慢长大遇到社会上那些乌龟王ba蛋抹黑毛主席的时候,他才不会轻信......” 韶山是伟人领袖毛主席的故乡,是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极为神往的地方。 毛主席是中国千年一遇的伟大人物,中国人对毛主席的理解的高度有多高,决定着中国发展的高度有多高。越来越多的人理解毛主席,这是一个很有正面积极意义的事情,中国未来的希望即在于此。 毛主席视人民为“上帝”,高呼“人民万岁”,一生都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真心实意依靠人民,为人民的利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毛主席是进入新世界的第一人,他的思想最能感召人,最能鼓舞人,最能引导人,最能净化人! 每当我们凝视毛主席的画像时,总情不自禁地留下热泪,他的智慧、勇气、热情、温暖、崇高、生气、神气、光辉、伟岸映照着我们的小家与大家…… 天生毛润之,万古始澄明! 红色小兵整理 2019年2月4日大年三十晚上12:00 |
责任编辑: |
上一篇:新疆人民大年初一给毛主席拜年
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