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发帖 |  手机版| 登陆 | 注册 | 留言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民大字报 > 文章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民大字报 > 文章

昆明滇池违建岂能一个“拆”字了之?!

时间:2021-05-11 16:13:19    点击: 次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 小 + 大

昆明滇池违建岂能一个“拆”字了之?!


 从2008年4月至今,云南不良房地产开发商以各种名义,在昆明滇池东岸一级保护区内,违建高尔夫球场侵占保护区456.68亩;在滇池二级保护区限制建设区内开工建设437栋别墅,占地1242亩,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在长腰山三级保护区建设209栋别墅、294栋多层和中高层房地产项目,占地1891亩,建筑面积174.4万平方米。长腰山90%以上区域挤满了密密麻麻的楼房,整个山体被钢筋水泥包裹得严严实实,基本丧失了生态涵养功能。
事实上,整个滇池周边都存在大规模的农民退出房地产进驻的情况。最迟在2013年滇池卫士张正祥、离休干部杨维骏就带领当地群众对滇池周边的大规模违规开发进行了公开举报和持续斗争,但效果并不如人意,如诺仕达集团的七彩云南古滇名城终归是在一、二级保护区内建成并成了当地的“名片”。
 2021年“五一”假期期间,昆明投入1700多名人力连夜开展整改,滇池面山二级保护区在建项目被拆除,面山绿化、植被恢复工作也同步开展。
这一拆,拆出了党心,拆出了民心,拆出了公心,拆出了法律的尊严。但违建拆除和植被恢复工作只是开始,而不应是结束,全面逐级追责更为重要。被破坏的生态环境恢复虽然重要,但云南、昆明官场政治生态修复和重建更为重要。
滇池和长腰山违建是在云南省委、省政府,昆明市委、市政府“眼皮子”底下发生的,且时间长达五六年甚至十多年之久,历届云南省和昆明市两级党委和政府为什么会如此长时间的熟视无睹?在滇池和长腰山一、二、三级环境重点保护区域内违规建设这么多“水泥森林”究竟是怎么通过审批和验收的?省、市两级城市规划、国土资源、旅游管理、住房建设、环境保护等多部门是如何把关的?
一个“孙小果案”让云南省公、检、法、司、狱系统几乎全域性、系统式、塌方式腐败,滇池和长腰山违建,以及省内其他多起环境污染和破坏的事件为什么就引不起当地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导致这么多部门层层“关口”集体失陷?!
“七彩云南”不能任由腐化变质的权力和黑心贪欲资本折腾得满目疮痍!以破坏环境资源为代价的GDP政绩考核和招商引资政策该结束了!假整改真忽悠的官僚作风该认真整改了!“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不能停留在口头上和报告里!人民的呼声必须得到重视,人民的长短期利益必须得到有力保障!资本和权力勾肩搭背蚕食国家和人民利益的状况必须强力遏制及至根除!《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尊严必须得到贯彻和维护!(本文发表时有增删)
责任编辑:
觉得这个帖子好,那就赞赏鼓励一下小编吧!
赞赏
取消

感谢您对人民之声网的支持!

扫码支持
谢谢您的支持!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赞赏哦

上一篇:不忘五一的初心:八小时工作制!

下一篇:林唯麒之死:真相,岂能跟着“坠亡”?!

发表评论提示:欢迎网友积极发表您的真知灼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用户名密码 匿名 匿名发表 验证码
  共有 0 条评论
 |   QQ:1195527324  |  QQ群:743026760  |  人民之声网  |  联系电话:13775848088  |  投稿邮箱:1195527324@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