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0-03 00:53:40 点击: 次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 小 + 大
谁是大跃进虚假成绩的始作俑者 以下资料都有原版报纸作为证据: 《人民日报》1958年9月30日报道国家主席刘少奇视察江苏常熟县,听到亩产万斤时,他说:“一万斤还能再多吗?你们这里条件好,再搞一搞深翻,还能多打些。”一时全国上下纷纷放卫星,产量成了衡量干部政绩的重要指标。 刘少奇同志对合作社升为人民公社、大办食堂、大炼钢铁等,极为欣赏并大力提倡。1958年6月14日,他建议普遍设立公共食堂。《光明日报》1958年8月4日报道刘少奇同志表扬山东寿张县,把浮夸风行为说成“是一个革命”、表扬他们“压倒了科学家”。据河北日报消息:中共中央总书记邓小平同志和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李雪峯、候补书记刘澜涛、杨尚昆等同志,于l0月8日至14日,在河北省城市和农村进行了视察。 邓小平同志在视察过程中,还谈到了城市人民公社问题。他说,全国6亿农村人口都实行公社化了,只剩了5,000万城市人口,形势逼人,公社非办不可。他要求各地对城市组织人民公社作出规划,积极进行试点,总结研究经验。对城市组织人民公社问题作了若干原则指示。 大跃进时期主持国家日常工作的是刘、邓等人,那时邓小平总书记负责中央宣传口的工作为运动造势。 然而,毛领导人已退居二线将主要精力用在研究哲学和世界局势方面。我们都认为大跃进是错的,因为大跃进搞浮夸风,可是是谁搞浮夸风,今天的舆论宣传认为是毛泽东。毛泽东发动大跃进,他的号召几乎没有任何人反对,并且得到所有人的支持。既然没有人反对,说明对了。怎么会错?要是错了,就不是毛泽东一人错,是所有人错,对不对? 大跃进没有错,大跃进搞浮夸风错了,是毛泽东搞的吗?农民出身的毛泽东相信亩产几万斤吗?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去查阅史料,想考证毛泽东浮夸的事实。结果却看到这些资料,我们从一个人最基本的思维去分析下面相关的历史资料,就可以知道: 其一,许全兴:《毛泽东晚年的理论与实践》第138页-139页这样的说,1958年8月13日,毛泽东去天津新意村参观稻田,有关领导汇报说,亩产可达10万斤,毛泽东听后摇头撇嘴,表示不相信。毛泽东说:不可能的事。他指着一位领导说,你没有种过地,这不是“放卫星”是“放大炮”。《人民日报》曾经登过一幅照片,就是5个小女娃站在稻秧上,毛泽东摇头风趣地说:“娃娃,下来吧,站得越高,跌得越重呢?”又说:“吹牛,靠不住的,我是种过地的,亩产10万斤,堆也堆不起来么!”毛泽东到湖北省,省委第一书记王任重讲,有一块实验地,水稻亩产上万斤。毛泽东摇头说他不相信。外国朋友问毛泽东,亩产万斤粮的奇迹是怎么产生的,他一笑置之,说:不要相信这些骗人的数字。 其二,当时时任人民日报的总编辑吴冷西的《忆毛主席》95-103页说过:谈到群众大炼钢铁的干劲很大,地里庄稼没有收时,毛泽东说:1070万吨钢的指标,可能会闹得天下大乱。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毛泽东心里是清楚的。这才是我要去思考的问题。后来我们从历史都知道,大跃进发生的年代是1958年,那么,我们再去看1958年毛泽东在做什么:从历史可以知道,1956年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起,毛泽东就有意退居二线,着重培养接班人。他提出国家主席、党的主席不得超过两任。毛泽东在退居意思之后,也为他正式退出迈出了重要的一步,随后,在中共八届六中全会上,正式提出不再作为下届国家主席候选人的建议。大会也一致通过这项提议。—28日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刘少奇正式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也就是说,大跃进期间,真正唱主角的,是谁?是毛泽东吗?那些说毛泽东不知一亩多少斤粮食的人,应该记得《1956年—1976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吧。这个《纲要》是毛泽东经过两年实践,多次修改提交的。并且在1958年5月5日——23日中共第八次代表大会第二次大会通过。1960年递交二届人大第二次会议正式通过。《纲要》要求从1956年起12年内,粮食亩产量黄河以北达到400斤,黄河以南、淮河以北达到500斤,淮河、秦岭、白龙河以南达到800斤,棉花(皮棉)亩产量按各地情况分别提高40斤、60斤、80斤和100斤,等等,在未来12年内各方面有一个大的发展。 这个纲要正是大跃进初始期间毛泽东制订的,毛泽东通过了几年的细心努力,两次中央会议讨论适才形成,可谓是慎重之慎重。那么在5月通过的《纲要》,8月刘少奇就弄出了黄河以北的徐水县,要求亩产小麦12万斤,皮棉5000斤,为什么我们后人不对刘少奇和负责把宣传口的责任人问为什么?却把矛头直接指向毛泽东? 吴冷西作为人民日报的总编辑,他在写《忆毛主席》的时候,是最好的发言人,毛泽东一再交代他一定要严格把关,搞浮夸风不好,但是吴冷西自己也只听了很短的毛的话,最后也随之大流了,执行毛泽东的政策的人,可能当时已经不再把毛泽东的话放在心里了。最后弄出了问题,又开始要毛泽东来处理,来担当了。于是便有了后面的郑州会议,武昌会议什么的。 如今仅有的资料显示: 邓小平李富春视察辽吉黑三省时强调说,东北要大挖潜力支援全国 新华社(原载《人民日报》1958年10月1日) 新华社30日讯 中共中央和国家领导人邓小平、李富春、李雪峰、刘澜涛、杨尚昆、蔡畅和赵尔陆等同志,9月10日至29日先后到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视察了工作,对东北地区工业、农业、文化教育、城市公社、整风等方面工作作了重要的指示。 邓小平等同志视察了哈尔滨近郊的金星人民公社、双城县的幸福人民公社、盖平县的太阳升人民公社,并听取了三个省的农业情况的汇报。小平同志指出:东北三省的农业生产,按常规来说,同过去来比,是有进步的。但是,目前是一个出奇迹的时代,全国粮食产量今年可能增产100%以上,而东北三省粮食产量增长不过百分之几十甚至只有二、三十。这样一比较,东北的农业就还没有翻身。 |
责任编辑: |
上一篇:由“会诊费”引起的思考
下一篇:扳倒毛主席就是为了欺负老百姓
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