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发帖 |  手机版| 登陆 | 注册 | 留言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民大字报 > 文章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民大字报 > 文章

春晚导演应该好好学习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时间:2019-02-06 10:53:53    点击: 次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 小 + 大

春晚导演应该好好学习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对于我们来说,春晚承载了太多太多东西,是我们一路长大的亲情回忆,是春节的精神寄托,不过,近些年来的春晚似乎没有像以前一样了,在老百姓的心中也没有了当年的口碑,反倒是觉得近些年来的春晚是越来越差劲了,完全失去了当年的感觉,就包括春晚的常驻嘉宾宋丹丹都说“我早就不看春晚了“,陈佩斯也直言“春晚是癌细胞,它只会毁了你”,赵本山公开点评春晚:“很差劲,没有新意,很不好!”这些评论可以说是狠狠打脸前面的导演了。
 
为什么老百姓不爱看春晚了?
春晚开办于改革开放之初(1983年)。尽管那时已出现极少的富人,但人们经济地位基本平等,对文艺之需求和欣赏,尚能合到一致上去,而春晚给过年营造的全国一起过的氛围,自然看春晚就形成了过年的一个传统。越往后,随着当初那一代人的渐渐老去和退出历史,走上来的新一代们,其经济地位40年来已是天地分化,富人和穷人看戏就看不到一块了,亦即:众口难调。
春晚形式上是一台过年的晚会,既是晚会就是一些人表演给另一些人看的,人在经济地位分化后对表演内容的取舍上也必然要分化,这是马克思主义揭示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规律使然,也是中国自古以来的社会常识,比如地主家叫戏班子唱戏,戏班子肯定要演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如果要演长工斗地主,不仅拿不到钱,还会被砸了场子。
2019年的春晚用了很多黑科技,诸如5G信号传输技术、柔性显示屏、无人机、智能文稿唱词技术等等,场面宏大,花里胡哨,但是却并不能代表广大工农大众的心声,诸如小品《占位子》仅仅是反映了城市小资产阶级的焦虑,节目《跃动青春》中,李易峰、朱一龙的灌篮秀丝毫没有展现青年的思想性和先进性,让我感受到的恰恰是一种盲目的青春躁动,一股子蛮劲。看见周冬雨在舞台上一个劲地“恭喜你啊,恭喜你”,我真不明白,她到底在恭喜谁?恭喜什么事情?这种无厘头的“恭喜”简直和文革时期高干子弟所唱的“就是好啊,就是好”,如出一辙。至于合唱《我和我的祖国》我就觉得不如郭兰英版《我的祖国》有意义,我的祖国难道仅仅就是地理意义的祖国吗?仅仅就是山山水水吗?大清王朝的山水和国民党统治下的山水与社会主义的山水难道没有区别吗?难怪在春晚第一个节目上来的时候,网友就评论为:柠檬精乱舞!开场相声连我家的猫都一脸的嫌弃样。
因为,文艺是为人民服务的,当晚会不能反映广大工农群众的愿望之时,此刻的文艺即便是用最高超的技术也无法让人满意,只会感到是用金饭碗端了一碗臭狗屎。
 
春晚是为什么人的?
要理解春晚应该是什么,这就要回到几十年前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在现在世界上,一切文化或文学艺术都是属于一定的阶级,属于一定的政治路线的。为艺术的艺术,超阶级的艺术,和政治并行或互相独立的艺术,实际上是不存在的。
这里我们就必然要讲最关键的问题:我们的文艺是为什么人的?
文艺是为地主阶级的,这是封建主义的文艺。中国封建时代统治阶级的文学艺术,就是这种东西。直到今天,这种文艺在中国还有颇大的势力。文艺是为资产阶级的,这是资产阶级的文艺。文艺是为帝国主义者的,这叫做汉奸文艺。在我们,文艺不是为上述种种人,而是为人民的。
那么,什么是人民大众呢?最广大的人民,占全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民,是工人、农民、兵士和城市小资产阶级。所以我们的文艺,第一是为工人的,这是领导革命的阶级。第二是为农民的,他们是革命中最广大最坚决的同盟军。第三是为武装起来了的工人农民即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人民武装队伍的,这是革命战争的主力。第四是为城市小资产阶级劳动群众和知识分子的,他们也是革命的同盟者,他们是能够长期地和我们合作的。这四种人,就是中华民族的最大部分,就是最广大的人民大众。
延安文艺座谈会的精神,经常受到一些人的攻击,说是政治绑架了文艺,他们认为文艺应该远离政治,说有政治的文艺没有经典。但这些人却否认不了一个事实,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之后,在共产党领导下出现了一大批世界级的经典作品,《梁祝》《红色娘子军》《红灯记》《白毛女》《翻身道情》都是今天能够代表中国文艺在世界地位的经典。不客气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之后到今天,77年的时间过去了,我们能真正拿得出手的,能够充满自信拿到国际舞台的,并得到世界认可的,还是过去依照文艺座谈会精神创作的作品。恰恰在文艺去政治化,实际是去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最近三十年,文艺界却热闹有余而经典缺乏。后三十年的少数经典之作多数还是出现在上个八十年代,到了九十年代文艺商品化市场化,经典作品就难得一见了,能够跟《梁祝》《红色娘子军》等齐名的文艺作品,谁能举得出几个来?是电影《无极》吗?还是《小时代》?事实胜于雄辩,不是社会主义的政治影响了文艺水平,而是资本主导下的文艺市场化,摧毁了文艺,扼杀了经典的出现。
退一步讲,文艺为市场服务就不是一种政治了吗,就是价值中立了吗?文艺市场化和媒体市场化一样,它同样要讲政治,只是讲的是另一种政治。文艺为市场服务和文艺为人民服务并不是一回事,文艺为市场服务的本质是文艺为资本服务,为投入资本的回报率服务,市场卖座的电影不等于是观众叫好的作品,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的上座率高但引发观众吐糟的影视作品,虽然资本的收益客观,但社会效果并不好,大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并没有得到满足。
 
文艺作品叫好的不卖座,卖座的不叫好,是当今文艺界寻常事。这说明,当代中国文艺的需求与供给方面存在着严重的结构性矛盾,中国的文艺产品生产领域存在着严重的供给侧问题。这个问题在春晚问题上表现的就很突出,一方面是社会公众对春晚有着很高的需求和期待,另一方面对春晚的供给存在着各种不满意。市场化并不能解决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矛盾。如前所述,春晚的经典出现在市场化还没有真正出现的八十年代,真正的市场化从九十年代开始的,春晚的经典也难以再现了。更重要的是因素是,演艺人员,在市场化大潮中,失去了认真创作的态度和文艺创作的灵感,文艺走向快餐化、纯娱乐化、庸俗化,舞台宏大,却是一群柠檬精乱舞,周冬雨一个劲地唱恭喜你,这使得中国的文艺变得失魂落魄。
要解决春晚的供给侧问题,就要解决失魂落魄的问题,要找回那些曾经打动我们的精神元素,找回曾经让我们告别萎靡颓废,重新变得奋发向上的价值元素。
正如毛泽东在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就指出:
我们必须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而不能站在小资产阶级的立场上。在今天,坚持个人主义的小资产阶级立场的作家是不可能真正地为革命的工农兵群众服务的,他们的兴趣,主要是放在少数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上面。
有许多同志比较地注重研究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分析他们的心理,着重地去表现他们,原谅并辩护他们的缺点,而不是引导他们和自己一道去接近工农兵群众,去参加工农兵群众的实际斗争,去表现工农兵群众,去教育工农兵群众。有许多同志,因为他们自己是从小资产阶级出身,自己是知识分子,于是就只在知识分子的队伍中找朋友,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研究和描写知识分子上面。这种研究和描写如果是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的,那是应该的。但他们并不是,或者不完全是。他们是站在小资产阶级立场,他们是把自己的作品当作小资产阶级的自我表现来创作的,我们在相当多的文学艺术作品中看见这种东西。他们在许多时候,对于小资产阶级出身的知识分子寄予满腔的同情,连他们的缺点也给以同情甚至鼓吹。对于工农兵群众,则缺乏接近,缺乏了解,缺乏研究,缺乏知心朋友,不善于描写他们;倘若描写,也是衣服是劳动人民,面孔却是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他们在某些方面也爱工农兵,也爱工农兵出身的干部,但有些时候不爱,有些地方不爱,不爱他们的感情,不爱他们的姿态,不爱他们的萌芽状态的文艺(墙报、壁画、民歌、民间故事等)。他们有时也爱这些东西,那是为着猎奇,为着装饰自己的作品,甚至是为着追求其中落后的东西而爱的。有时就公开地鄙弃它们,而偏爱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乃至资产阶级的东西。这些同志的立足点还是在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方面,或者换句文雅的话说,他们的灵魂深处还是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王国。
 
春晚并不需要让所有人满意
我们的春晚并不要让所有人满意,想让所有人满意的春晚,最终的结果就是让所有人不满意。你说敌人也好,朋友也好,最后是敌人也说你不好,朋友也说你不好。
世上决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春晚最喜欢用超阶级的爱来调和阶级。至于所谓“人类之爱”,自从人类分化成为阶级以后,就没有过这种统一的爱。过去的一切统治阶级喜欢提倡这个东西,许多所谓圣人贤人也喜欢提倡这个东西,但是无论谁都没有真正实行过,因为它在阶级社会里是不可能实行的。真正的人类之爱是会有的,那是在全世界消灭了阶级之后。阶级使社会分化为许多对立体,阶级消灭后,那时就有了整个的人类之爱,但是现在还没有。我们不能爱敌人,不能爱社会的丑恶现象,我们的目的是消灭这些东西。这是人们的常识,难道我们的文艺工作者还有不懂得的吗?
责任编辑:
觉得这个帖子好,那就赞赏鼓励一下小编吧!
赞赏
取消

感谢您对人民之声网的支持!

扫码支持
谢谢您的支持!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赞赏哦

上一篇:谁打着马列毛旗号搞资本主义,谁就是修正主义者

下一篇:蒋介石怒骂某人

发表评论提示:欢迎网友积极发表您的真知灼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用户名密码 匿名 匿名发表 验证码
  共有 0 条评论
 |   QQ:1195527324  |  QQ群:743026760  |  人民之声网  |  联系电话:13775848088  |  投稿邮箱:1195527324@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