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发帖 |  手机版| 登陆 | 注册 | 留言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民大字报 > 文章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民大字报 > 文章

从诗经《硕鼠》到毛主席的“跳出历史周期律”

时间:2019-03-12 16:56:25    点击: 次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 小 + 大

从诗经《硕鼠》到毛主席的“跳出历史周期律”
 
近日有闲,在读书的过程中发现了一首小诗:《诗•硕鼠》。记得这篇好像收录在我高中时的语文选修课本里,但具体有没有收录我也记不清了。不管怎样,这首诗总是让人浮想联翩,先录原文于下: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
三岁贯女,莫我肯德。
逝将去女,适彼乐国。
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
三岁贯女,莫我肯劳。
逝将去女,适彼乐郊。
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硕,是巨大无比的意思,硕鼠便是大老鼠,这是一首老百姓控诉贪官污吏的民歌。我把三段中的第一段译出来,便于大家理解:
大田鼠呀大田鼠,不许吃我种的黍!多年辛勤伺候你,你却对我不照顾。发誓定要摆脱你,去那乐土有幸福。那乐土啊那乐土,才是我的好去处!
 
其他两段意思相似,这是百姓诉苦的诗歌。
就整体而言,《诗经》是周王朝由盛而衰五百年间中国社会生活面貌的形象反映,其中有先祖创业的颂歌,祭祀神鬼的乐章;也有贵族之间的宴饮交往,劳逸不均的怨愤;更有反映劳动、打猎、以及大量恋爱、婚姻、社会习俗方面的动人篇章。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大部分,其中,《风》是出自各地的民歌,是《诗经》中的精华部分。
这首《硕鼠》正是“国风”中“魏风”,也就是魏国的民歌。从这首短诗中,我们可以听到百姓的心声:
多少年来我们养活了你们这些贪官污吏,把你们养得又肥又壮,你们却根本不顾我们的死活。我们发誓要摆脱你们,想要去往一片没有剥削压迫的乐土。
 
这首先秦的民歌流传到今天,不禁让我想到了黄炎培和毛主席关于历史周期律的窑洞对话。
 
毛泽东问黄炎培感想怎样?
黄炎培答道:
我生六十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都没能跳出这周期律的支配力。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周期律。中共诸君从过去到现在,我略略了解的了,就是希望找出一条新路,来跳出这周期律的支配。
黄炎培的回答里透露出对千百年来历史的担忧,改朝换代如此之多,老百姓却依旧是“苦”,这么多朝代都没改变这一循环往复。
那我们来分析一下黄炎培所说的历史,先从一次次的改朝换代开始。改朝换代的直接原因,看似很简单,那就是:逼上梁山!
老百姓实在活不下去了,铤而走险,死中求生。
笔者曾经看到过一个统计:
自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仅中央王朝(不计“北朝”及地方割踞势力)的更迭,就出现过24次。综观这25个王朝,延续时间最长的是唐王朝为290年,最短命的为五代的后汉刘氏王朝仅4年。其中不满10年的有2个(五代时的后汉与后周);超过10年不满50年的有10个(秦、新、魏、蜀、齐、陈、隋、后梁、后唐、后晋);超过50年不过百年的有5个(吴、西晋、南朝的宋和梁、元);超过百年的有8个(西汉、东汉、东晋、唐、北宋、南宋、明、清);算下来,封建王朝的平均寿命为85年。如按25年为一代计,则平均约三代就要改朝换代一次。
每一次王朝更替,中华民族就是大难临头。其时,百姓遭灾(或天灾、或政府的横征暴敛),民不聊生;流民泛滥,战乱不断;生命涂炭,生产破坏;文明被毁,历史倒退。
以明、清易代为例,仅人口一项,据《明会要》载,明代末期人口为6330万,经过近20年战乱,到清初顺治八年(公元1652年)统计,据《清实录》记载,全国人口仅为1400万!减少了78%,其比例高达四分之三以上!
那么,为什么历史上的各个朝代都会有人被逼上梁山?
因为受到了剥削压迫!因为产生压迫的土壤没有根除!
产生压迫的土壤不根除,贪污腐败便不会根除,历史周期律的劫数定会一次次地出现。
黄炎培认为中共诸君希望找出一条新路可以跳出这周期律的支配,那毛泽东找到跳出历史周期律的方法了吗?
 
毛泽东说:
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律。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这正和毛泽东一贯主张的人民观是一致的:“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两句话所代表的群众观和群众路线的关系,正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
毛泽东主张的民主是人民大众当家作主的民主。
只有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人起来监督,人人起来提意见,这样才有可能彻底根除贪污腐败,才有可能时时刻刻警醒政府是要为人民服务的,我们要建造的是人民的乐土而不是少数人的乐土。
纵观历史,从先秦《硕鼠》的民意开始,无论中国还是世界的历史舞台上,不管表演最突出的演员是谁,只要台下的观众不满意了,不喜欢看了,更不愿意看了,那么演员只有下台退出表演的份儿了,不管他愿意还是不愿意。
如果真想彻底跳出这周期律的循环,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责任编辑:
觉得这个帖子好,那就赞赏鼓励一下小编吧!
赞赏
取消

感谢您对人民之声网的支持!

扫码支持
谢谢您的支持!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赞赏哦

上一篇:毛派和邓派政治分歧的焦点

下一篇:无愤青,国必亡!

发表评论提示:欢迎网友积极发表您的真知灼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用户名密码 匿名 匿名发表 验证码
  共有 0 条评论
 |   QQ:1195527324  |  QQ群:743026760  |  人民之声网  |  联系电话:13775848088  |  投稿邮箱:1195527324@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