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2-27 07:16:43 点击: 次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 小 + 大
我和孙女参加工作的不同经历 我于1958年夏,在北京机器制造学校毕业。毕业前我和同学们一样,在6月10日只是填写了志愿书,表明了自己愿意到哪里工作,就万事大吉了。 我和绝大多数毕业同学一样,嫌北京的工厂规模都太小,都愿意响应祖国的号召,第一志愿都报名去中国第一重型机器厂。6月24日,我如愿被分配到第一重机厂,办完了离校手续,就放假回家。 6月27日晚饭后返校。6月28日晨,集合,有解放牌卡车送我们去前门外的老北京站上火车。1958年时,还没有北京直达齐齐哈尔的火车,沈阳和哈尔滨两次倒车,近40小时的颠簸,才到了工厂,是够累的。不过坐火车,吃饭我一分钱没花。 6月30日上午,接站车直接把我们送到厂劳资处接待站。稍作休息,就开会了。会上劳资处告诉我,被分配到铸铁车间冲天炉工段。领到了集体宿舍钥匙,工作服,按68.10元的工资,领到了钱和食堂饭票,就散会了。我被劳资处的工作人员引领到了宿舍,住宿费是每月交一元。——万事大吉,就等着上班了。宿舍走到食堂只需五分钟再走到车间也就7—8分钟,太方便了。休息日还可以参加厂俱乐部开办的业余文工团,参观各种展览会,去阅览室、图书馆,去职工电影院看电影,看专业文艺团队的演出。 2015年底,我的孙女刚刚考上了硕士研究生,就开始找工作了。念了两年的硕士,始终得分神,利用假期,天津、北京、上海、武汉......花了上万元,到处去应聘,面试。直到2017年12月,才在北京找到了工作。2018年5月底论文被通过的第二天,赶紧去北京两天内几经周折在通州找到了每月4000元的出租房,才急急忙忙去丰台科技园的工作单位报到。 从此我的孙女每天早五点起床,买上早点赶紧上车,倒车直到快八点了,才赶到工作单位。下午五点半下班算早的,然后再上车倒车,晚八点能赶回出租屋算好的。 我很羡慕孙女,她能在北京找到工作。可孙女却说,原先想象中的北京是好上加好,实际上却是紧张上加紧张,累上加累。直紧张得累得没心思去抓住宝贵的机会,去欣赏公交车外的北京风光。要问我对北京的印象,那只是拥挤而又昂贵的,充满脚臭味的出租屋,早晚都要光顾的小吃店,再有就是拥挤的地铁和公交车——仅此而已。 |
责任编辑: |
上一篇:我看到的反右斗争
下一篇:我们为什么怀念毛主席时代
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