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10-20 07:33:34 点击: 次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 小 + 大
女游客集体“征用”景区男厕,困境何时解? 这个国庆黄金周,“报复性出游”是许多人的假期关键词。游客数已达最高承载量,甚至是已超最高承载量,也成了各地景区的常态。饱和的景区承载量背后,是几何式下降的游玩体验和供不应求的公共服务资源。 10月1日,一张照片在微博、微信平台广泛传播。评论区里感叹一片:“太羞耻了”“这是我梦中最害怕的情形”……或许这是第一次有人在“被征用”的男厕所里举起了手机,不过我们都清楚,这不是某个景区的个案,也不是今年双节的特例。 节假日、旅游高峰期,各大景区公共卫生间数量普遍不足。客观生理原因又进一步拉长了女性游客的平均如厕时间,不少女同胞不堪等待,自发集体“征用”了排队较少的男厕。这张照片里的女游客们是经历了多久的等待才选择使用男厕,我们不得而知。但依笔者个人的出游经历来看,这个等待时间可能已经超出了一部分人的生理接受范围。 据文旅部统计,今年双节前四天,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4.25亿人次,其中家庭集体出游占比较高。这个比例反映在景区内公厕需求上,就是大量老年女性游客和儿童由于无法忍受长时间排队,被迫进入男厕。 或许有人要说,不是所有进入男厕的女游客都有特殊原因。的确,如果只是因为不愿排队就去隔壁“串门”,不仅有悖社会文明要求,也是对“被共用”厕所的男游客隐私的不尊重,并不值得理解、提倡。但是,对于真正有生理原因无法排队的游客,我们仍需包容。这是个人的需求,也是社会的文明。 公共场合严以律己,不做不文明现象的参与者和看客,是个人文明的体现;若还能对特殊人群保持宽容的态度,不以刻板的“道德规范”苛责他们,则是整个社会对于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是集合的社会文明。 现今,大多数人对于高峰期依需求“征用”景区男厕的行为都展现了极大的包容。一方面,这股浓浓的人情味确实令人感动;但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看到景区和相关建设部门长期以来对于存在问题的轻视。 从天价公厕到男女同厕,旅游高峰期的景区公厕早就成了积久的问题。在热门景区增开公共卫生间、高峰期加设临时厕所、根据男女不同需求进行现有公厕改建,都是解决当前困境最简单有效的方式,年复一年困境重演,只能说明公厕问题并未得到真正重视。 如今,各个景区、管理部门都在提倡人性化服务。从最基本的公厕问题着手,切实保障游客生理需求得到满足,不至于逼得一时内急的游客还要挣扎价值优先的哲学问题,就是景区对于游客的人文关怀,也是社会文明程度最基本的标尺。 |
责任编辑: |
上一篇:表演撩衣舞确实不妥,但板子不能打在学生身上 维扬书生
下一篇:“流水的县长,铁打的黄老爷”
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