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3-05 09:41:07 点击: 次 来源:渭河评论 作者:胡加洪 - 小 + 大
霉豆腐与红豆腐 要败坏一个地方的名声,最好先去败坏这个地方的车站,码头,机场的名声。要败坏这些地方的名声,又最好先去败坏这个地方的商贩的名声,谁又去败坏这些商贩的名声呢?只有商贩自己或者他们眼睛尖尖上的钱。 网上有人称为霉豆腐的食物,形似我老家的红豆腐,主要原料是豆腐发了酵,起了霉的。 红豆腐是川陕一带的传统小吃。红豆腐,名字取得比较吉利,同时又很符合它自身的样子,也真正具有红豆腐的味道。 红豆腐用发了酵的豆腐,加上花椒,生姜,大蒜,白酒,辣椒面,因为都需要将每块发了酵的豆腐,用筷子沾上白酒,再去沾上辣椒面等调味品,所以看上去红色鲜艳的。口味的差别在于配料上面,以及制作过程中的一些温度掌握上。 老家的人都喜欢这种食物,每次吃饭,特别是吃洋芋饭,都喜欢放一点,好像吃火锅的时候,就需要一个料碗蘸着料吃。 飞,第一次在我老家吃这种东西。对家里的红豆腐十分喜爱,以至于家里的一小罐红豆腐,她三天就吃没了。在她的一再要求下,我答应她,到西安上班的时候,一定带两盒。 时间一晃,春节就过去了。我们在老家的车站坐车去西安。在车站的门口看见一家商店刚好再卖红豆腐。oh!买嘎!正合我意。 我兴高采烈的拉着我飞的手,一口气买了4瓶,每瓶20块。一瓶和我飞三天吃完的那一小罐一样多,但是,我想着,这是家乡人的产品,想必是不错的。 一路上,我和飞简直想是捡到了一个金宝贝一样高兴。 然而,人生,否极泰来的事情似乎不多,但是泰极否来的事情经常发生。 到了西安,看到这4瓶红豆腐,口水都馋的不行了。做了一顿饭,打开一瓶就开始品尝。揭开盖子的时候,我们的心情还是很好的,上面一层红艳艳的辣椒面覆盖着,有几分一般的红豆腐的味道。这一顿饭吃了约一指深。 第二顿饭的时候,就逐渐发现了不对劲。有辣椒面的地方,只是在透明瓶子的瓶壁上面,中间的部分全是霉豆腐。 接着,我们打开了其余的3盒,每一盒用勺子挖下去一指深,发现全是霉豆腐——真是难吃的要死,难看得要死。 好吃的红豆腐,就这样成了难吃的霉豆腐。 我们当时就聊,可能是辣椒面比较贵,一斤辣椒面要好10元,豆腐一斤2.5元。同时豆腐块越小,工序越繁琐,因为每块红豆腐的表面都要粘上辣椒面,但是在车站买的红豆腐,中间全部是霉豆腐,不见辣椒面。 卖红豆腐的商贩,最后成了买霉豆腐的商贩。 如果仅仅是口味的区别,倒还罢了,然而这种将红豆腐换做霉豆腐的行为,实在是令人气愤,更是让人对这个地方产生一种厌恶之情。家乡人都是如此,更何况游客。 又比如说,有的地方,压根就没有什么硒元素,却要打着硒元素、富硒的幌子,自我觉得比赵家人还赵家人,似乎只要有了高音喇叭,就可以吹一切的牛皮。这其实和这些将卖霉豆腐卖成红豆腐的商贩一模一样,搞到最后,也形成不了一种悠远的文化,造成一种真诚的影响,给人的印象不过就是“哄”。 现在,无论什么豆腐,只要是借着各样的名义,总是能加上一点辣椒面,变成红豆腐。 |
责任编辑: |
上一篇:货拉拉女孩之死,有些喷子太无耻了
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