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发帖 |  手机版| 登陆 | 注册 | 留言
当前位置: 首页 > 七嘴八舌 > 文章 当前位置: 首页 > 七嘴八舌 > 文章

非等到致命冻雨浇灭马拉松热

时间:2021-05-25 16:26:04    点击: 次    来源:纸上建筑    作者:佚名 - 小 + 大

非等到致命冻雨浇灭马拉松热
 
甘肃白银山地马拉松遭遇极端天气,21人遇难,很多人以为这次事故是偶然的,其实是有其基础的。
国内的马拉松热好多年了,出得乱子也不少了,只不过以前侥幸没出人命。
2018年就曾连续曝出不专业的行为,譬如苏州 #马拉松递国旗事件#和南宁#马拉松选手撞线后被拽停# 事件等,当时都曾引发热议,并引起国家体育管理部门发声。这些非常缺乏运动常识的操作,轻则干扰选手影响成绩,重则引发心跳骤停脑死亡等。
这些不规范操作看似偶然其实必然。纵览这些赛事,不是商业机构运营就是地方政府搭台,要么图利,要么图名,并不都是为了体育精神。自然而然,这些拍照留念的宣传性环节盖过了比赛本身。
譬如这次甘肃白银的赛事,就是当地政府为了推广5A级景区而主办的,执行单位为黄河石林大景区管理委员会和甘肃晟景体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就这个唯一跟体育沾边的晟景公司,2016才成立,其专业度和经验度可想而知,主要客户就是黄河石林景区,近几年共承接了7项马拉松赛事运营服务,其中2018年首届黄河石林国际百公里越野赛,中标金额150万。(封面新闻)
你看,主办方是为了招商引资宣传推广,承办方商业公司是为了挣钱。本身就是小地方,也没有向外聘请专业的大公司,高度疑似就是当地定制的草台班子,把这点经费左手交右手给挣了……这样的班底怎能不出事?
这样的班底居然承办的是最高难度的山地越野超马,一般马拉松是42公里的柏油路,6小时关门时间,它这是100公里海拔2000米的山路,20个小时关门时间。
标准赛事说实话还比较单纯,主要考虑运动风险,一路上设置补给站和急救设施,基本是可控的。而超长距离的山地越野,最艰难的路段还没有补给,因为车上不去,这就不仅是跑步运动,而且是野外生存。
玩户外跟玩跑步是不同的,户外首先把生存和安全当做基础,水、干粮、冲锋衣、帐篷、睡袋、炉子都得背身上,然后再说穿越多少公里。而田径跑步则是尽可能轻装上阵,争取最好成绩,安全这块是抛给保障部门的,然而这块保障实际是不到位的,这样的比赛完全就是玩命。
成本、专业度,早就决定了这样的赛事危机重重,能顺利撑过三届完全是侥幸。
另一方面,我们不能指望运动员有充足的风险意识,参与者绝大部分都是业余选手,绝大部分都是跑常规马拉松出身的,并不是玩户外的。虽然有少部分顶级选手已经能够四处参赛拿奖谋生,它们依然是个体户,而并非科班培训出来的职业运动员,也不一定具备足够的经验和专业。
越来越旺盛的群众基础,是此类赛事越来越多的生存土壤。这个比赛很特殊,参与人数多,声势浩大。这一头,靠收取报名费有利可图,那一头,冠名的城市和景区也能宣传推广,愿意给经费,一拍即合,两头挣钱。怪不得草台班子也要急着掺和。
以往的赛事逻辑也差不多。别说这2016年成立的小公司,就算承办苏马的大公司,也频现不专业的操作。其实所谓资深的,也没有多深根基,都是近些年催生出来的。
就在甘肃事故第二天举办的浙江湖州莫干山越野赛,因为下了雨而紧急取消。其实是被前日的灾祸给吓怕了,如果在往年,很可能顶风照跑。前期投入都是有成本的,哪能轻易放弃,往年还出现过雾霾超标都照跑的案例。如果赛事的动力都是名利,那肯定不仅体育精神会靠边站,健康与安全也会被牺牲。这不能靠市场自动调节,必须严格监管。承办资质与危险性要相匹配。
你看,类似的赛事多么频繁,还尽是小地方举办,谈不上什么专业,就敢上最危险的山地超马。
这一把,肯定教训够深刻了,不用说,上面肯定会大力整顿相关赛事。只可惜的是,代价太沉重了。其实几年前国内马拉松热,就已呈现出诸多乱象,如果当时就能开始整顿,这些实际不具资格的主办方和承办商,不可能活跃到今天。
一方面,要考虑到群众投身跑步运动的人情,另一方面,不能让跑友们当了韭菜,甚至当了牺牲品。建议全面排查所有马拉松赛事,资格不够的一律取消。同时国家和地方政府出钱,多举办些公益性的群众赛事,真正的专业机构承办,让大家有机会可跑,同时安全可靠。体育、教育,首先都是公益,全盘市场化是会出问题的。
责任编辑:
觉得这个帖子好,那就赞赏鼓励一下小编吧!
赞赏
取消

感谢您对人民之声网的支持!

扫码支持
谢谢您的支持!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赞赏哦

上一篇:疯马之祸谁之过

下一篇:云南大理发生6.4级地震,此前专家称“近期发生五级以上地震可能性不大”

发表评论提示:欢迎网友积极发表您的真知灼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用户名密码 匿名 匿名发表 验证码
  共有 0 条评论
 |   QQ:1195527324  |  QQ群:743026760  |  人民之声网  |  联系电话:13775848088  |  投稿邮箱:1195527324@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