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7-28 15:33:12 点击: 次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 小 + 大
我看“民间毛泽东热”
四个月没有在网上发文了。
与此同时,网络上热议“躺平”现象。这是青年人对现实生活的态度。我希望党和国家的领导者要十分重视“躺平”现象。 这两天,我读了刘振起的《民间的“毛泽东热”》和尚士高的《也谈“民间的‘毛泽东热’”》,想谈点看法。 2004年1月6日,光明日报曾经发表佚名作者的《老农谈“毛泽东热”:老鼠多了就会想到猫——语道破天机 胜过专家研讨会》。 换用毛泽东的话说,就是“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可以说,毛泽东生前的几次“毛泽东热”,都大概如此,即“此路不通,去找毛泽东”。 过去,党内往往在危急关头,才感到需要毛泽东,最典型的是遵义会议。 1966年-1976年时期的“毛泽东热”,完全是民间的。 毛泽东生前的“毛泽东热”,都是基于毛泽东思想的正确与彻底,说服了党内外大多数,就是因为大家认为毛泽东思想行。 几篇文章讨论历史上有几次“毛泽东热”,没有讲毛泽东思想与人们的眼前利益矛盾了,他们就不那么热毛泽东。 所以,讲“毛泽东热”有几次,相应的就有几次“毛泽东冷”。只说“毛泽东‘已经是公平正义的化身’”,不可能完全说清楚。需要联系历史实际,联系当时党内的路线斗争, 历史上确有几次毛泽东热,但我们现在所讲的“毛泽东热”,确实是中国“民间的”“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 它发端于毛泽东逝世后二十年的上世纪末,其特征不是人民群众跟随毛泽东去战斗,而是在毛泽东被批判、毛泽东发动的运动被否定时,人民群众起来捍卫毛泽东的斗争。 我们看到,这场斗争延续至今二十多年,什么力量也压制不住,它却在摧垮一次又一次的压制。 现在,“民间的‘毛泽东热’”有了新发展,那就是在许多人选择“躺平”时,青年人中开始了读毛泽东书热。 “躺平”也罢,读毛泽东书热也好,青年人的取舍,决定着未来的世界。 任何人都不能漠视青年人的态度 。 因为毛主席当年说过:世界终究是属于青年人的! |
责任编辑: |
下一篇:阿Q的后代
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