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9-19 06:30:30 点击: 次 来源:网络 作者:迎 春 - 小 + 大
评一篇违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文章 ——读《十年一训,防范金融危机当自强》有感 迎 春
9月14日《北京青年报》发表的《十年一训,防范金融危机当自强》(以下简称《文章》)就是典型。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的生产过剩危机,《文章》根本不提资本主义;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危机是一种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而《文章》通篇强调“防范”、“抵御”,宣传资产阶级的唯心史观。下面就这篇文章违背马克思主义原理的问题,说说我们的看法。 《文章》开宗明义说:“十年前那场肇始于美国、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重创,至今令人心有余悸。在世界面临复杂新挑战的当下,回顾总结十年前金融危机的教训,至关重要的一点是,抵御和防范危机,归根到底要自强。”针对这一段开场白,我们提出两个问题:一、危机的性质?二、经济危机防范得了吗?怎样才能自强? 《文章》说,十年前爆发的是“国际金融危机”,这个概念只说了现象,没有涉及危机的本质。马克思主义的概念是资本主义的生产过剩经济危机。 首先,它是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 自从1825年以来,几乎每隔十年左右就爆发一次经济危机,这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家都承认的事实。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保罗·A·萨谬尔森就承认:“美国经济在我们整个现代史上一直受着经济周期的折磨。”(《经济学》第12版第313页)他所说的经济周期,就是经济危机。 那么,这种经济危机是什么性质的呢?马克思主义认为它的本质是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随着条件的变化,危机的形式也变为通货膨胀与经济停滞并存的危机和债务危机,但是,它的本质仍然是生产过剩的危机。 马克思和恩格斯早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明确指出: “几十年来的工业和商业的历史,只不过是现代生产力反抗现代生产关系、反抗作为资产阶级及其统治的存在条件的所有制关系的历史。要证明这一点,只要指出在周期性的循环中愈来愈危及整个资产阶级社会生存的商业危机就够了。在商业危机期间,总是不仅有很大一部分制成的产品被毁灭掉,而且有很大一部分已经造成的生产力被毁灭掉。在危机期间,发生一种在过去一切时代看来都好像是荒唐现象的社会瘟疫,即生产过剩的瘟疫……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社会上文明过度,生活资料太多,工业和商业太发达。社会所拥有的生产力已经不能再促进资产阶级文明和资产阶级所有制关系的发展,相反,生产力已经强大到这种关系所不能适应的地步……资产阶级的关系已经太狭窄,再容纳不了它本身所造成的财富了。”(《马恩选集》第一卷第256-257页) 马克思、恩格斯在这里所说的“商业危机”,就是经济危机,他们明确地指出了危机的“生产过剩”本质。 从1825年爆发经济危机以来,最严重的几次危机是:1929年的危机、上世纪70年代中期的危机和2008年爆发的危机。 1929年爆发的经济危机,赤裸裸地表现为生产过剩的形式:“在危机期间,高炉被炸毁,机器遭破坏,小麦当燃料烧锅炉,牛奶倒入河流或大海里。”(樊亢主编《资本主义兴衰史》修订本第229页)以后,资产阶级政府为了“防范”危机爆发,采用大量发行纸币的办法,增加虚假购买力,结果上世纪70年代出现了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并存的危机,逼得资产阶级政府又采用借债的办法,即提前支出购买力,或者说是“寅吃卯粮”的办法“防范”危机,结果就出现了2008年债务危机形式的经济危机。可见,经济危机的本质都是生产过剩,不过表现的形式不同罢了! 更进一步说,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的生产过剩经济危机。封建社会没有这样的危机,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这种经济危机,这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特有的产物。这一点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已经说得很清楚了。 总之,2008年爆发的债务危机,本质仍然是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特有的危机。而《文章》违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只说危机的现象,掩盖了危机的本质,特别是掩盖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产物。 二、经济危机防范得了吗?怎样才能自强? 《文章》说:“抵御和防范危机,归根到底要自强。” 经济危机既然是资本主义的危机,为什么我们这个“忑瑟社会主义”国家会面临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呢?为什么也提出“防范”、“抵御”危机的问题呢? 原来是改开以来,我们这个自称是“忑瑟社会主义”的国家,实际上实行了资本主义雇佣劳动经济制度,不仅外资企业是雇佣劳动,私营经济是雇佣劳动,国有企业实际上实行的也是雇佣劳动制度;外资企业、私资企业的老板占有利润,我国国有企业的官员不也占有股份、拿利润吗?不也是资本家吗?我国普遍存在着的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还不能说明我国实行的是资本主义雇佣劳动经济制度吗?正是因为实行的是雇佣劳动制度,所以,才会出现经济危机的问题。 我国能够“抵御”和“防范”经济危机吗? 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运动存在着“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或者叫规律)”,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要反叛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就是最好的证明。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是一种客观必然,不可能“抵御”、“防范”。而资产阶级的政客、学者不甘心灭亡,总是不断地采取各种措施、政策来“抵御”、“防范”。经济危机发展的历史事实证明,他们采取大量发行纸币、借债等等措施“防范”经济危机,都是徒劳的,是与历史发展的潮流背道而驰的,已经碰得头破血流!历史发展已经证明了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的一种客观必然趋势,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性。 我国这种“忑瑟”制度的经济能够“防范”、“抵御”经济危机吗?当然不可能!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的那样: “资产阶级用什么办法来克服这种危机呢?一方面不得不消灭大量生产力,另一方面夺取新的市场,更加彻底地利用旧的市场。这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办法呢?这不过是资产阶级准备更全面更猛烈的危机的办法,不过是使防止危机的手段愈来愈少的办法。”(《马恩选集》第一卷第257页) 我国自2008年以来,经济增长速度急剧下滑,就提出了“防范”经济危机的问题,亦步亦趋地跟着资本主义的老路走:采取大量发行纸币、不断发行债券等办法,“防范”、“抵御”经济危机,和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一样,至今已经十年之久,而经济危机的影子却越来越近,这就再一次证明了马克思、恩格斯论断的科学性。 《文章》说要“自强”。“历史经验已反复证明,自立自强才是最好的危机防火墙。”“其中最关键一点就是自立自强,能动态把握自身比较优势,及时推进结构性改革,为后续增长积聚能量,并为世界经济复苏做出贡献。”《文章》光说空话、套话,自始至终也没有说清楚什么叫自强、怎么自强。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回答,真正的自强,就是彻底摆脱所谓的“全球性”,即脱离资本主义的全球化,回归科学社会主义道路,建立公有制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逐步消灭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毛泽东时期我国的经济发展就是这种自强道路的最好注释! 我们的一些高官,不断发表违背马克思主义的“防范”、“抵御”危机的言论。这些官员不仅不学习《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还以运用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时髦词汇为荣,如把经济危机说成是“明斯基时刻”等。可见,我国一些官员、官媒的言论,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背道而驰! |
责任编辑: |
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