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9-28 00:28:39 点击: 次 来源:网络 作者:何干强 - 小 + 大
必须追究某论坛重要成员公然发表违宪主张(上) 一、引人关注的“中国经济50人论坛”研讨会 据“中国经济50人论坛”网站公开报道, 2018年9月16日该论坛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隆重举行“纪念中国经济改革开放四十年暨50人论坛成立二十周年学术研讨会”,主题为“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新使命”。[①] 这个主题写在会标上,十分突出。 此次会议,受到舆论传媒广泛关注,不是偶然的。 其一、这是该论坛成立以来少有的一次公开亮相。该论坛网站介绍,“中国经济50人论坛是由中国著名经济学家于1998年6月在北京共同发起组成的非官方、公益性学术组织。论坛聚集了中国具有一流学术水准,享有较高社会声誉并致力于中国经济研究的近50位著名经济学家,被国内外公认为中国高层经济决策的‘智库’”。[②]但是,以往该论坛不很公开张扬,因而知道该论坛的人们并不太多。如今,人们已经从该论坛网站的公开报道知道,该论坛并非由“著名经济学家共同发起”,而是有核心发起人的;[③] 此次研讨会既与“纪念中国经济改革开放四十年”相联系,又大张旗鼓地把“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新使命”这个关乎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主题作为研讨内容,这自然引起人们重视。 其二、该论坛网站公布了50位成员的照片,这些“著名经济学家”显然经过精心挑选。许多成员诸如吴敬琏、钱颖一、樊纲、林毅夫、张维迎等教授,其言论都常见报刊和传媒,他们的经济思想具有共同特点,即主要借鉴现代西方资产阶级市场经济理论和方法,不断提出对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对策建议,而几乎不应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如果拜读该论坛网站公布的成员们以往的言论,更容易看清这种特点。由于新闻传媒对这次会议发言的报道,比较集中地将论坛成员的这种特点展示出来,这就难免不受人们关注。 其三,这次会议报道显示出,论坛成员中有不少曾任或现任国家经济管理机关的省部级以上干部。[④]这让人们感到,“中国经济50人论坛”与一般的“非官方”或民间的学术组织有很大区别。细读该论坛文章,还能看到,该成员以往的建言或使用的概念,有的已进入党和政府正式公布的改革文件。[⑤]这就让人们格外重视该论坛成员对经济改革开放提出的“对策建议”,甚至会把该论坛当作党和政府的“决策性”智库。这可能是这个论坛受到人们关注的主要原因。 二、必须追究:某论坛重要成员公然发表违宪主张 “中国经济50人论坛”这次的研讨会确定了几位成员做主旨发言,其中一位是现任国家机构的高级领导干部,因而可称之为该论坛的重要成员。据“中国经济50人论坛”网站介绍,这位重要成员“长期从事宏观政策和中长期规划的研究制定工作,是党和国家一系列重大文件、重大规划与重大政策的主要参与者和执笔人之一。”[⑥] 该论坛网站对这次研讨会的公开报道说,这位成员在这次主旨发言中,“对于‘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新使命’”,“提出几项建议”。[⑦] 可见,他的主旨发言直接体现出该论坛这次会议会标上表达的主题。因此,他的发言,值得人们格外关注。 这位论坛重要成员在主旨发言中,对“新使命”提出八项建议,这里引述其中两项: 【——他在“第三、从所有制改革到产权制度改革”这项建议中说,“今后应该淡化所有权,强化产权,如果总是在所有制问题上争来争去,就很难突破公有制、私有制这样一些思想的束缚,像国企、国资、土地制度、农村宅基地、科研人员拥有科研成果的所有权等等,改革就很难取得实质性的突破。” ——他在“第七,从国有企业改革到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这项建议中说,我国已经形成了国企、民企、外企这三大市场主体,他们都面临活力不足的问题,“近期要针对这些问题深化改革,长期应该逐步淡化并取消国企、民企、外企的所有制分类,按照十九大要求,凡是在中国境内注册的企业,在法律上要一视同仁,政策上要平等对待。我觉得这句话的背后就是要逐步取消所有制的这种分类。” [⑧]】 上述言论公开主张“突破公有制、私有制这样一些思想的束缚”,“长期应该逐步淡化并取消国企、民企、外企的所有制分类”,并把这种主张说成是我们党的“十九大要求”。这着实令人震惊! 因为,这岂不是在公开主张取消我国宪法规定的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个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吗!怎能把取消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关于不同所有制的区分,作为“改革开放的新使命”? 我国宪法庄严规定: 【“第六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 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第七条 国有经济,即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国家保障国有经济的巩固和发展。”[⑨]】 可见,宪法对我国的所有制是有明确分类的。但是宪法中找不到“民营经济”、“民营企业”或“民企”这些概念;“民企”是一个不以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为法律依据的、含混不清的经济概念。宪法中使用的涉及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科学概念,有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国有企业、中国的企业、外国企业、中外合资经营的企业等经济范畴。它们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为指导,清晰地表达出不同社会性质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界限,对于广大人民群众科学认识和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起到科学的指导价值。而淡化或取消这些反映现实中不同所有制的重要经济范畴,势必误导人民群众,陷入对社会经济制度认识的误区,陷入不分姓公姓私、姓社姓资的盲目性,模糊中国特色的科学社会主义的方向。 我们知道,企业是一定所有制经济的基本物质载体。所谓“国企、民企、外企的所有制分类”,实质是国有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在企业层面的分类。有了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这种科学分类,才能把作为社会主义制度基础的公有制,与不是社会主义制度基础的非公有制,区分开来。如果按照“中国经济50人论坛”(以下简称“50人论坛”)这位重要成员的“建议”,“取消所有制分类”,那么我国宪法第六条、第七条将失去存在的价值,如果付诸实施,就等于要取消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这难道不是公然否定我国现行宪法的行为吗? 我国宪法第五条规定,“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因此,遵照党中央关于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有关精神,为了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我们有必要将“50人论坛”这位重要成员的违宪言论公之于众,并建议中央纪委和国家检察机关予以严肃追究。 三、某论坛重要成员违反了党的重要决定和政治纪律 首先,“50人论坛”这位重要成员违反了党中央的重要决定。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做出《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通过科学民主程序形成的根本法。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和纠正。” [⑩] 2014年12月3日,习近平同志在首个国家宪法日到来之际指出,“我国宪法是符合国情、符合实际、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好宪法,是我们国家和人民经受住各种困难和风险考验、始终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根本法制保证。”[11] 在党的十九大召开后不久,2018年2月24日,他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又进一步强调,“必须更加注重发挥宪法的重要作用”,“把实施宪法提高到新的水平。”[12] 然而,“50人论坛”这位重要成员作为党的高级干部,根本不考虑在改革开放中如何发挥宪法的重要作用,如何把实施宪法第六条、第七条提高到新的水平;反而背道而驰,公开提出“取消所有制分类”,露骨地把消解宪法第六条、第七条有关规定,说成“改革开放的新使命”。事实表明,他对党的总书记有关重要指示精神置若罔闻,其言论已经违反了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重要决定。 同时,50人论坛这位重要成员也严重地违反了党的政治纪律。《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2016年10月27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指出,“涉及全党全国性的重大方针政策问题,只有党中央有权作出决定和解释。各部门各地方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可以向党中央提出建议,但不得擅自作出决定和对外发表主张。” [13] 50人论坛这位重要成员,身为现任党员领导干部,他在“学术组织”活动中,公开对外发表“取消所有制分类”的违宪建言,经过多种媒体广泛传播,已经造成很大负面影响,这已严重违反了党的政治纪律。 四、“取消所有制分类”在理论上极为荒谬 党的十九大指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全党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14] 毫无疑问,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多种非公有制经济与之并存,因此,不同所有制的性质区分即分类是客观存在的,不依任何人意志为转移的。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打着解放思想的幌子,主张“取消所有制分类”,并把它提到“改革开放的新使命”这种高度,在理论上是十分荒谬的。 在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中,所有制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生产中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简称。从经济范畴是现实经济关系的理论表现来理解,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所有制、所有权、生产关系这些概念,反映的实际上都是所有制。马克思指出,“在每个历史时代中所有权是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在完全不同的社会关系下面发展起来的。因此,给资产阶级的所有权下定义不外是把资产阶级生产的全部社会关系描述一番。”[15] 可见,所有权,也就是“生产的全部社会关系”(生产关系)或所有制;所有权不过是现实生产关系或所有制的法律用语。 唯物史观揭示出,所有制在人类社会中的整个社会关系中,处于基础的、决定性的地位。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深刻指出:“任何时候,我们总是要在生产条件的所有者同直接生产者的直接关系——这种关系的任何当时的形式总是同劳动方式和劳动社会生产力的一定的发展阶段相适应——当中,为整个社会结构,从而也为主权关系和依附关系的政治形式,总之,为任何当时的独特的国家形式,发现最隐蔽的秘密,发现隐藏着的基础。”[16] 这里的“生产条件的所有者同直接生产者的直接关系”,指的就是生产关系或所有制。我们从马克思的论述中,可以认识到,所有制在人类社会的任何时代,在多层面的社会关系中都处于基础的和起决定作用的地位;而一定历史条件的所有制形式“总是同劳动方式和劳动社会生产力的一定的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绝不是可以凭人的主观意志随意取消的。在经济改革中,人们只有首先通过调查研究,弄清适应劳动方式和劳动社会生产力的现实所有制形式的真实面貌,才能制定出与之相适应的有效的经济管理体制和所有权法制法规。50人论坛这位重要成员主张取消现实社会中性质上有本质区别的各类所有制,其思想方法不是太主观了吗?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还深刻阐释了生产资料所有权经济价值及其实现形式的基本原理。所谓所有权的经济价值,也就是所有者凭借所有权能获得的物质利益。生产资料所有权只有能够为其所有者带来物质利益,它对所有者才有经济价值。而生产资料所有权的经济价值,是要通过一定经济途径和收入形式来实现的,这种途径和收入形式,可以简称为所有权的实现形式。[17] 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工商业资本家通过雇佣并占有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从而占有劳动力创造或实现的剩余价值等途径,取得利润形式的收入;银行资本家通过贷出货币资本(生产资料的货币资本形式)等途径,与工商业资本家瓜分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取得利息形式的收入;地主通过租赁土地生产资料,与租地农场主共同瓜分雇佣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等途径,取得地租形式的收入。这些占有剩余价值的途径和收入形式,也就是资本主义经济中的生产资料所有权经济价值的实现过程和实现形式。在其中,生产资料归谁所有这种所有权,是全过程多个环节的始发性因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现代资产阶级产权经济学所说的种种“产权”,只不过是现实的生产资料所有权的经济价值在实现过程的不同环节,移入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和法学家的头脑,并被他们按照自己的思想方法,进行加工所形成的理论表现形式而已。他们的产权经济学,由于缺乏唯物史观的科学指导,往往把生产资料私有权,作为永恒合理的并唯一起决定作用的产权。 “50人论坛”这位重要成员在主旨发言中说, 【“现代经济当中相对于所有权,其实产权更重要,所有权也不是决定社会性质的唯一因素或决定性因素。产权制度是对所有制的深化,无论所有权是谁,都要明晰占有、使用、转让、租赁、收益等产权,国家既要保障所有权,也应该同等程度的保护所有权派生的使用权、经营权、承包权、知识产权等等。”[18]】 应用马克思关于生产资料所有权经济价值及其实现形式的基本原理,不难看出,这段言论主观地否定生产资料所有权在社会关系中的始发性、决定性地位;颠倒现实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和法律意义上的财产所有权制度(产权制度)两者之间的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把这种关系混淆为主观评价的重要与不重要的关系;并把经济关系中的所有权实现过程中不同层次的现实关系,与法律对这种关系的反映和规范混为一谈。这种思维逻辑毫无科学性可言。 在唯物史观看来,一定社会法律认可并加以规范的财产关系或产权关系,不过是现实中占统治地位的所有制在法律上的表现。这种本质与现象、原因与结果的关系是不可头足倒置的。当年马克思在给保·拉法格的一封信中,深刻地批判过混入国际工人协会的阴谋家巴枯宁的错误思想,说“这全部货色来源于一种陈旧的唯心主义,认为现在的法学是我们经济制度的基础,而不是把我们的经济制度看作我们法学的基础和根源。”[19] “50人论坛”这位重要成员公开提出改革我国的产权制度,取消不同所有制的分类的主张,其指导思想不正是巴枯宁的旧的唯心主义吗?这种主张决不是科学的理论创新,而是荒谬的理论守旧! 五、“取消所有制分类”实质是推行所有制彻底私有化 “50人论坛”这位重要成员主张“突破公有制、私有制这样一些思想的束缚”,“取消所有制分类”,其真实含义是什么呢?是打着“改革”的幌子,推行新自由主义的核心理念,公然在我国推行所有制的彻底私有化! 从当今中国企业层面存在多种所有制经济的现实来看,“50人论坛”这位重要成员刮“取消所有制分类”之风,首当其冲的,势必是公有制企业,即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因为这两者在概念称谓上具有鲜明的所有制性质;而私营经济已被他称之为“民企”,已看不出所有制的性质了;“外企”这种称谓只有国内和国外之分,也看不出所有制性质的差别。 其实,企业的所有制性质绝不是由概念称谓来决定的,而是由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归谁所有以及所有权经济价值的实现形式来决定的。“50人论坛”这位重要成员所说的“民企”,除了占比重很小的集体经济企业或者集体资本控股企业之外,绝大部分是私有制企业或私有制控股企业;而“外企”则基本上是外商私有制企业和外资控股企业。可见,把国内私有制企业或私有制控股企业称之为“民企”,把外国的私有制企业和外资控股企业称之为“外企”,只是用表面的称谓来遮盖企业真实的私有制性质罢了。因此,“取消所有制分类”,首先会起模糊客观上存在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的性质差别的作用。 然而,“50人论坛”这位重要成员主张“取消所有制分类”,绝不只是为了在概念称谓上模糊企业间的所有制性质差别。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实际上,这位重要成员用“民企”取代“私企”概念,绝不意味着要消灭“民企”的私有制内涵。因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民企”这种称谓是有助于躲避社会主义革命的,是有利于在这种称谓下掩盖和维护这种企业的私有制性质的。也许有人会问,如果去掉现有的公有制称谓,那其公有制性质不也在客观上仍然存在吗?回答是,如果“取消所有制分类”仅仅是为了改变公有制企业的称谓而依然保留公有制的性质,那么“取消所有制分类”就成为玩概念游戏了。须知,“50人论坛”这位重要成员认为,政府参与管理的全民所有制性质的国有企业,是缺乏效率的。所以,他的“取消所有制分类”是具有实质内容的;是与改掉公有制企业的公有制性质,尤其是与改掉国有企业全民所有制性质这种内含联系在一起的。也就是说,其目的在于维护私有制经济,改掉现有公有制企业的社会主义所有制性质,实行所有制的彻底私有化。 “50人论坛”这位重要成员提出“取消所有制分类”,使所有制彻底实行私有化,公开拿出的理由是什么?其主旨发言说:“因为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最有效率的一种方式”;“现在我们看到的效率不高”,“根本原因就是因为大量的资源配置还是在由政府决定。所以我们必须正确处理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和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关系”;“少一些集中力量办大事,多一些市场说了算”。[20] 所谓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最有效率,这个观点我们并不陌生,因为这正是西方新自由主义代表人物米塞斯(1881~1973)、哈耶克(1899~1992)、科斯(1910~2013)、德姆塞茨(1930~)等人的老观点,实质是说私有制市场经济最有效率,但是这完全没有科学性。[21] 如果私有制市场经济真的最有效率,为何从1825年英国第一次发生经济危机以来,私有制市场经济的周期性危机总是得不到克服?为何资本主义一国的周期性经济危机,会发展为当今越来越严重的世界性的周期性经济、金融危机?为何社会主义国家一旦建立,经济发展的平均速度比资本主义国家要高?而“集中力量办大事”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这是得到中国人民充分肯定的。以受到中国人民称赞和世界各国人民羡慕的高速铁路为例,它的发展速度如此之快、质量如此之好,正是政府组织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成果,这也正是社会主义制度比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经济管理上的重要表现,而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尤其是全民所有制性质的国有经济,正是代表人民利益“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组织者——国家政府的重要经济基础。可是,“50人论坛”这位重要成员,却要求“少一些集中力量办大事”,把政府行使必要的经济管理职能视为我国经济体制的弊病,这只能让人们理解为,他要排斥国有经济和人民政府,把私有制市场经济作为他的改革目标。 所谓“多一些市场说了算”的本质含义又是什么呢?马克思揭示出,市场是流通关系的总和,并揭示出其中的商品流通、货币流通与资本流通的共性、联系和本质区别,揭示出市场流通关系包括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资本拜物教和土地拜物教等多种表面现象形态,只要我们破除直观地反映这些形态形成的种种拜物教观念,就不难理解,市场本身并不是物与物的关系,而是人与人的关系,归根到底是生产关系或所有制在流通领域的表现;如果市场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那么在市场中起决定作用的,必然是私人资本家阶级。为此,在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中,所谓“市场说了算”,必定是资本家阶级说了算。[22] 由此可见,“50人论坛”这位重要成员关于“取消所有制分类”的主张与党中央关于“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的根本指导方针,是公然对抗的。其实质是走资本主义私有制市场经济的邪路。他否定人民政府必要的经济职能,否定作为社会主义制度基础的公有制,说明它完全站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对立面。从生产关系必然人格化的角度来看,他完全站在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对立面,他实际上成了资产阶级的代言人! |
责任编辑: |
下一篇:【醒悟】-略谈毛主席的接班人问题
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