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0-10 00:13:42 点击: 次 来源:网络 作者:杨子飞 - 小 + 大
“全景式”监控与“生活化剥夺” ——论监控资本主义体系下的2.0版剥削 摘要 随着大数据监控技术在世界范围内的迅猛发展,一种可以被称之为“监控资本主义”的经济形态逐渐成型,并且催生了一种可以被称为2.0版的新型剥削方式。它以“全景式”监控为基本条件,以无数互联网用户为剥削对象,以获取“剩余数据”为基本目标,以“玩工文化”为剥削文化,在日常生活中完成资本剥削。可以说,2.0版的剥削完成了资本向生活的全面扩张,也进一步掩盖了资本贪婪的本性。 引言:被忽略的一面 美国国家安全局的监控丑闻被公之于众之后,公众逐渐知晓每个国家都在开展形形色色的监控计划。我们必须直面这样的现实,全世界正在加速或者干脆说已经进入一个全面监控的时代 。 值得庆幸的是,人们已经越来越清醒地意识到监控给个人隐私、个人自由、社会信任、社会团结等造成的危害,开始高举隐私自由的大旗,通过走上街头甚至组建政党(比如,德国海盗党 German Pirate Party已经成为德国第七大党)等方式来反对监控的扩张。 但是,人们普遍忽略的一点在于,监控绝不仅仅作为一种社会管理手段而存在,它对当代人类生活造成的危害也绝不仅仅停留在政治社会层面,事实上,监控正日益成为一个极其重要的经济因素,建立在监控基础之上的经济形态正在逐渐成为资本主义发展历史中的新形态。 一个崭新的社会形态一定会要求有一个崭新的经济形态与之相适应,这种新型经济形态可以被称为“监控资本主义”。可以说它虽然刚刚萌芽,却有着强大的生命力,代表了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方向。 资本与监控,每一个都深深地影响着当代人的日常生活,而当它们俩联合起来的时候,后果就更加严重: 一方面,由资本主宰的监控不再像国家监控那么咄咄逼人,但却更加无孔不入 另一方面,以监控为支撑的资本不再像传统资本那样赤裸裸地剥削工人,但却更加贪婪,几乎所有人的日常生活都成了资本剥削的领地。 资本的要害在剥削,没有剥削资本主义就无法持存,因此要研究监控资本主义,就必须把着眼点牢牢放在监控资本主义特有的剥削方式上。因此,本文的任务即在于:清晰地梳理监控资本主义的剥削方式,准确地说明监控资本主义剥削方式的特殊性,最终尽可能准确地判断这种剥削方式对资本主义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可能影响。 监控资本主义的到来 我们从几家典型的监控资本主义企业说起,这样更容易理解,毕竟监控资本主义到来的首要表现当然就是监控资本主义企业的出现。 这类企业都是目前实力雄厚、影响深远的跨国企业,比如安客诚(Acxion)是美国最大的数据代理商、营销巨头,拥有23000台计算器服务器,每年处理超过50万亿条数据,其客户包括美国最大的100家企业中的一半。数据代理商选择点公司(Choicepoint)是数据商巨头艾斯维尔公司的一部分,保留着企业和个人的170亿条记录的数据库,它已销售给了大约10万名客户,甚至包括许多政府机构。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监控资本主义企业的最典型代表——谷歌公司。单从企业市值来看,2014年谷歌一度超过苹果成为世界上市值最高的企业,谷歌和苹果的市值都超过了5000亿美元。2015财年谷歌全年总营收745.41亿美元,高于2014财年的656.74亿美元。2016年谷歌市值逼近5650亿美元,超过苹果的5390亿美元,而且谷歌还是风投人士心中最有可能成为第一个市值超过万亿美元的企业。我们不难发现,当前监控资本主义企业不但在市值上已经在当代资本主义体系中崭露头角,而且它们未来的发展潜力非常巨大,已经成为当代资本主义发展方向的典型代表。 当前监控资本主义企业主要涉及七大门类,已经形成了一条非常清晰且完整的产业链,包括数据处理、分析环节、综合处理类、数据中心建设与维护类、商业智能软件类、语音识别类、视频类、IT咨询类、信息安全类等。业内人士大多将这一条产业链分为三个梯队,第一梯队是数据中心建设与维护,第二梯队是数据处理及信息安全,第三梯队是商业智能软件。不难发现,大数据是监控资本主义企业的生命所在,一切的生产和消费都围绕着大数据展开。 之所以称这些企业为监控资本主义企业,最重要的原因在于监控资本主义企业的生产和销售过程就是监控过程,或者说监控是生产,监控也是消费,并且是最重要的生产和消费形式。如果没有大范围大规模的监控,监控资本主义企业就不可能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机会。 一言以蔽之,所谓的监控资本主义企业就是建立在监控基础之上的资本主义企业,它利用大规模监控获取海量数据,然后再利用大数据获取高额利润。当监控成为资本主义经济链条中的基础性构件时,“监控资本主义”就真正到来了。 那么,监控资本主义是以何种方式剥削的呢? 它独特的剥削方式又会对资本主义发展和人类生活带来怎样的影响呢? 剥削基础:“全景式”监控 监控资本主义所赖以持存的特有剥削方式也是以监控为基础,可以说,没有监控就没有剥削,因而也就没有监控资本主义的现在与未来。 监控资本主义对用户的监控是“全景式”的,它要求尽可能完全地获取用户的个人信息(所谓的大数据理论上指的是全数据),甚至很多看来无用的数据也是监控资本主义所渴望的。 现行的监控大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对“用户生产内容”(UGC)的监控,比如通过对用户发布的社交网站内容进行分析来准确定位用户的人口属性、社交关系、消费偏好等,进而对企业信息进行分众化精确传递。 对用户使用计算机过程中产生的Cookies的监控,比如用户在网上购物平台上浏览了某类商品,他的浏览轨迹甚至鼠标在某个商品上的停留时间都会被记录下来,当这个用户打开了另一个网页或者一段时间之后再打开计算机的时候,网页上就会出现与那些商品高度相关的商品,网站还会给用户推荐“猜你喜欢”等内容。 对用户行为轨迹的监控,比如苹果手机默认开启定位功能,可精准记录手机使用者的位置信息,包括精准经纬度、详细地址、停留时间等。手机下载安装的各种应用软件也都在肆意抓取用户隐私数据,包括用户的短信记录、通讯簿、手机相册等,如果用户不同意相关隐私条款,那么该软件就不可以使用。 监控资本主义对用户进行“全景式”监控的目的不是为了禁止用户做哪些行为(这是它区别于国家监控的重要一点),甚至也不是为了向用户定点销售某类商品,而是为了大规模获取用户的个人数据。 在这个过程中,用户经历了双重商品化:用户自身以及用户所生产的数据都被当成了商品。数据就是资本,至少是潜在的资本,监控的过程就是获取数据的过程,因而也就是获取资本的过程。监控资本主义用近乎零成本的方式获得这些原始资本,这是监控资本主义能够在短期内获得巨大发展的原因之一。 那么,在“全景式”监控的基础之上,监控资本主义又是如何进行剥削的呢? 剥削对象:“免费劳工” 监控资本主义的剥削方式首先在剥削对象上不同于传统的资本主义剥削,它是决定监控资本主义现在与未来的首要原因。 在监控资本主义体系下,领取工资的生产性工人只占了一小部分,主要是曼纽尔·卡斯特所指出的“自我程控劳工(self-programmable labor)”,实际上就是指程序开发员、软件工程师、金融分析员等。监控资本主义对这一部分工人的剥削依然遵循传统资本主义的剥削逻辑,即通过剥夺工人剩余价值的方式。如果监控资本主义仅仅涉及这一部分,那么它也就没有任何新意,更没有任何未来可言。 事实上,监控资本主义还涉及一个极其庞大的人群,而这个人群又经常被人们所遗忘,那就是监控资本主义的用户群体,也就是每一个用手机上网、聊天、购物的互联网用户,这个用户群体是监控资本主义最重要的剥削对象。 英国学者蒂兹纳·特拉诺瓦(Tiziana Terranova)用“免费劳工”抑或“自由劳工”(free labor)这一双关概念来指称这个特殊群体: 一方面它指代互联网使用者自由浏览网页、自由聊天、回复评论等行为,同时它还包含了用户为互联网产业所付出的劳动的“免费”属性。正因为最重要的数据资源是免费的,所以监控资本主义才获得了巨大的利润空间,才会在短期内快速发展起来。 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免费工作是在无意识中完成的,正因为是无意识的,免费的劳动才是可持续的。无数的网民在使用互联网的过程中,一方面他们消费互联网上的数据和服务,另一方面他们又生产出新的数据。可以说,这是监控资本主义时代的一个特有现象,即互联网用户既是消费者又是生产者。 只要信息技术不断扩张下去,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口卷入监控资本主义的发展浪潮中,而这也同时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人(甚至最终近乎所有人)成为了监控资本主义的剥削对象。这个时候传统的“工人阶级”概念已经不再适用了。 剥削内容:剩余数据 如前所述的对无数互联网用户的“全景式”监控就是监控资本主义进行的“数据掠夺”。 自从人类迈入信息社会,甚至一直持续到今天,人们从来不把自己在网络上留下的数据痕迹当一回事,并认为这些数据痕迹不但没有价值,而且还是多余的。在这种情况下,互联网世界就像当年的美洲土地一样,既没有主人,也没有开垦者,这个时候的数据就像沉睡在沙漠下面的石油,等待着被发现和开采。 但是,监控资本主义的先驱型企业谷歌率先看到了这些无主数据的潜在巨大市场价值,收集存储这些数据将是一件有利可图的事情,甚至还是一本万利的事情。因为收集存储加工这些无主数据只要购买一些计算机软硬件就可以了,除此之外它们不需要付出其它的代价,因为没有人对这些数据提出所有权主张,而且它们还被认为是没有价值的,收集这些无主的、没有价值的数据,就像是捡垃圾一样几乎不需要成本。可以说当前的监控资本主义依然生存在一个遵循自然法则的大数据生态系统里,只要谁有能力抓取、收集、储存数据,谁就能够拥有和开发这些数据。 但是这种近乎掠夺的剥削方式不可能(也不应该)永远持续下去,随着人们对自身隐私信息的关注越来越强烈,监控资本主义企业肆无忌惮地收集存储用户的隐私数据已经不再可能,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会放弃这块诱人的蛋糕,相反它们聪明地开发出各种计算机应用软件,并且它们还不断提高网页搜索的服务质量,帮助用户更精准更高效地获取目标信息,而且最诱人的是它们提供的这些优质服务都是免费的。 等到海量数据被收集完成之后,监控资本主义企业真正用来提高自身服务质量的数据只占其收集数据的很小一部分,而其余的海量数据则被监控资本主义企业进一步打造成另外的商品,最终卖给广告客户以便获取高额利润。换句话说,监控资本主义企业凭借加工出售互联网用户的隐私数据所赢得的利润大大超过了互联网用户享受信息服务所能够获得的价值,这个大大超过的部分数据就可以被叫做“剩余数据”。获取这些“剩余数据”就是监控资本主义企业的剥削目的,它使得监控资本主义企业可以在非常有限的时间之内成功地发展成为当代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的领头羊。 如果说早期的资本主义依靠剥削劳动者的剩余价值来实现资本积累,那么监控资本主义则是依靠剥削用户的“剩余数据”来实现资本积累的,这是一种“2.0版资本主义剥削”方式。在监控资本主义时代的剥削方式里,所有的信息时代用户都是劳工,他们不再脱离自己的日常生活,只要有手机、计算机、网络,他们就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不断创造着数据原材料,搜索引擎里的搜索数据,网站上的浏览数据,网购平台上的购买数据,社交平台上的交往数据,听的歌、看的电影等所谓“平淡无奇的日常琐事”汇合成了大数据的汪洋大海。更重要的是,用户实际上是“免费劳工”,在他们日常的数据生产过程中,他们除了能够获得相对更好的信息服务之外,什么也不获得。 只要信息技术在继续发展,互联网用户就会越来越多,“免费劳工”也就会越来越多,免费的数据、原材料等就会源源不断地被创造出来,可想而知最终谷歌的盈利也会翻倍增长。这就可以解释以下现象:监控资本主义企业愿意花更多的钱用来增加监控设施,同时免费wifi服务也在数据收集和生产企业的大力推动下普及开来,这一切都是为了在更多的平台、频道、设备和场所中获取更多的剩余数据。 剥削文化:“玩工”文化 任何一种经济制度都需要一种相应的文化意识与之相匹配,就像早期资本主义需要一种新教伦理作为精神支柱,监控资本主义体系下的2.0版剥削也需要一种剥削文化,这种文化可以用“玩工”(playbor)文化来形象地概括。它指明了在监控资本主义时代,玩耍与工作之间的紧密联系,也就是说,玩耍就是工作,工作就是玩耍。工作越来越像游戏。今天的全球资本精英们是这样一群人:他们没有工厂、土地和行政职务,他们的财富来自于他们轻便的优点,他们喜欢创造,喜欢运动,喜欢处于一种变动不居的状态。 曾几何时,在韦伯笔下的资本主义精神背着沉重的宗教外衣,工作是一种世俗的禁欲,是自我救赎的活动。但是在监控资本主义时代,休闲与工作的差别已经消失了。只有打破工作与休闲之间的传统界限,休闲时光工作化,休闲时光也被商品化,近乎所有的时间和空间才能成为资本剥削的领地。这样一来,生活的过程就是生产的过程,哪里有网络,哪里就是工厂(虚拟工厂),没有厂房,没有车间,也没有生产流水线,只有数字化平台,监控资本主义就可以正常运行下去了,用户所在的每一个位置(只要这个位置有网络)都变成了“私人数据工厂”。 “玩工”文化让工作变得不再枯燥乏味,也让剥削变得不再那么赤裸裸,那么令人难以接受,相反,剥削被分解、隐藏到生活的每一个惬意瞬间,人们不再意识到被剥削,甚至人们逐渐喜欢上了被剥削,就像人们不再意识到被监控,甚至人们会逐渐喜欢上被监控一样。这恰恰正是资本主义所梦寐以求的。这是资本主义的全面扩张,当人类生活的全部都变成了数据生产的领地和资本剥削的对象,人类的创造性也完全被商业化了,资本逻辑对人类生活实现了全方位覆盖。 结语 综上所述,监控资本主义体系下的2.0版剥削是以“全景式”监控为基本条件,以“免费劳工”为剥削对象,以获取“剩余数据”为基本目标,以“玩工文化”为剥削文化,在日常生活中完成的资本剥削。在监控资本主义体系下劳工关系不是被弱化了,更不是被取消了,它只是被灵活化、隐蔽化了,可以说这是一种新型灵活资本主义(flexible capitalism)。甚至可以说,在监控技术的支撑下,资本主义变得更加不像资本主义了。 但是,有一点从来就没有变,那就是资本的贪婪本性,贪婪的资本无时无刻不在进行自我扩张,向更多的人口扩张,也向人类生活的全部空间扩张。 监控资本主义的全面发展意味着人类生活的双重沦陷: 一是伴随着监控扩张而来的人类隐私的彻底沦陷,最近持续发酵的Facebook用户个人隐私泄露事件就是最好的证明,它是监控资本向人类生活全面扩张的必然结果 二是伴随着监控资本扩张而来的人类生活的沦陷,全面沦陷为资本剥削的领地。 人类生活的双重沦陷也就是人性的双重异化:技术发明的初衷是为人类的美好生活服务,就像监控技术原本是为了保障社会安全,但它的持续扩张最终威胁到了人类的正常生活;资本的原意也是为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但当它不受节制地将“魔爪”伸向人类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时,它也就沦为了摧残人性的凶手。 没有任何一个时代像我们现在这样,深刻而全面地受到技术与资本的双重奴役,但也没有任何一个时代像我们现在这样,人们对这样的双重奴役保持了长期的沉默,仿佛我们已经适应并且乐于接受这样的双重奴役。这恰恰是人性的最大危机所在,因为人性不是别的什么,而就是对人之为人的深切渴望。可以说,意识到技术与资本的无处不在,是我们摆脱技术与资本牢笼的首要条件。 |
责任编辑: |
上一篇:他们执法时为什么要蒙面?
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