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0-11 00:19:38 点击: 次 来源:网络 作者:追逐太阳的人 - 小 + 大
平度老兵事件与《环球时报》主编商榷 针对山东平度事件,10月8日,《环球时报》刊发了一篇单仁平的文章《老兵聚集与特警对峙,他们都是谁,诉求是什么?》。单仁平何人也,百度了下,原来是该报主编胡锡进的笔名。毕竟是赫赫有名的主编,一千多字的文章,内涵丰富,绵里藏针,话里有话,令人佩服。 但文中一些说法,不知是胡主编对事实了解不清楚呢,还是有意模糊、甚至偷换概念?考虑胡锡进是《环球时报》主编这一特殊身份,且不说其粉丝量有多少,单说其官媒这一背景,笔者觉得有必要写出自己的品读心得,算是抛砖引玉,以期更多老兵也能给胡主编进言,以正视听。 胡锡进原文:一些退役老兵在山东平度聚集并与特警对峙的消息不断在互联网上扩散。从星期天网上流传的最新视频看,警方维持治安的行为还是相当克制的,一些老兵情绪激动,但也没有动手,双方无新的冲突。希望这样的克制能够延续、扩大,直至这次事件彻底解决。 解读:胡主编开头就以“一些退役老兵与特警对峙”这样极具恐怖感的画面呈现给读者,而不是按照事件的来龙去脉,先交待事件的起因,也许胡主编只是觉得这样的开头能够吸引读者,而无其他故意。但在我们这个和谐社会,在老百姓心中,能和警察对峙的事件一定是骇人听闻的,能和警察对峙的人一定是“坏人”,胡主编这样的开头,这样的描述,很容易误导读者,并首先就把老兵置于与人民武装对抗这样可怕的境地。 任何事情都是先有因,后有果! 对峙?为什么会对峙?警察为什么会和老兵对峙?是老兵主动找上门去和警察对峙的吗? 非也!事情的起因是国庆节老兵组团旅游,结果被地方官员动用警察拦截,并且是用武力拦截。 老兵去旅游有错吗?就算是像地方官员臆想的那样,老兵去退役军人事务部反映问题(国庆节,退役军人事务部放假休息了,地方官员怎么会如此臆想,真是脑袋进水了),碍谁什么事了?老兵有没有行动的自由?有没有去退役军人事务部反映问题的权利?如果有,当地官员凭什么出动警力肆无忌惮地在高速公路上拦截老兵?谁给了官员这样的权力?国家退役军人事务部、公安部都明确表示反对截访,地方官员凭什么动用警力和武力截访? 警方是相当克制的吗?那是谁拦截不成把人打伤?是谁在用催泪瓦斯?是谁全副武装,战靴、高科技头盔、盾牌都用上了?千万别跟我说是黑保安打的人,或者什么临时工打的人。 胡主编有没有想到,您这样的描述容易为地方官员打压老兵、开脱自己提供说词? 胡锡进原文:中国退役老兵的诉求几乎都集中在福利待遇方面。这些诉求所对应的情况比较复杂,有些属于地方政府没有落实好国家规定的老兵福利。也有不少情况是,退役军人当时对复转待遇是满意的,但是后来国家增加了新退役军人的待遇标准,他们觉得不平衡,要求重定自己的待遇。还有的老兵退役多年后生活遇到困难,希望组织上帮助解决,等等。 解读:这条要两看,一是非常万幸,作为《环球时报》的主编,只是把老兵的诉求定性为“福利待遇”,这充其量只是觉悟不高,没有上升到政治高度,没有像他平时喜欢动不动说别人“负能量”之类,虽然他错误地把“他们觉得不平衡”归结为这是老兵诉求的主要原因。 我百度了下胡主编的简历,他真的是“天之骄子”,又久居庙堂,难怪有些不接地气,不知道这些退役军人的转业指标(编制)被地方腐败官员偷梁换柱给顶替了,甚至有些人连档案都莫名其妙地失踪了。 胡主编,是地方腐败官员把老兵应该有的权利给剥夺了,他们只是在要回本属于自己的福利,要求落实党和国家政策、以及法律给予他们的东西,并向党和国家反映基层的这种腐败现象,何错之有? 如果人人不吭声,如果人人默认,岂不是纵容了地方官员的贪污腐败?各地的“假兵案”怎么纠出来?贪污抚恤金的事件如何曝光? 胡主编,退役军人这个群体长期受党的教育,是非常具有正能量的,他们当年能为国牺牲、为国奉献,今天也决不会为了一点个人福利为国家添乱,您也有过一段当兵的历史,对此应该深有体会的。 胡锡进原文:最早老兵问题出现时,一些参加过越战的老兵表达他们要求更多补偿的诉求,引起了社会的很多同情。后来提出相关诉求的老兵越来越多,其中也包括了相对年轻的退伍军人。从7日社交媒体上流传的视频看,表达诉求的老兵包括了各个年龄段的人,其中有不少看上去30几岁。 老兵问题的出现,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社会发展较快,这造成了不同时间、地区以及行业之间的大量差异化,公平的标准很难统一。在各个时代,退役军人当时的待遇通常是有竞争力的,甚至受到羡慕,但是隔一段时间福利标准刷新了,各种期待随之而生,很多诉求是否合理取决于从哪个角度去审视。 解读:“一些参加过越战的老兵表达他们要求更多补偿的诉求”,这和前面的“福利待遇”一样,这里不再啰嗦。 这里谈谈公平。何谓公平?公平是指公民参与经济、政治和社会其他生活的机会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分配公平。 虽然绝对的公平,在任何时代、任何制度里,都是永远不存在的,但正因为如此,公平正义成了每一个社会孜孜追求的理想和目标。从孔子提出的“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到康有为的“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再到当今咱老百姓的当家人说的“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无不彰显了人们对公平正义的执着追求。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如此,胡主编说的“隔一段时间福利标准刷新”肯定会成为常态,那么每个人产生各种期待也很正常,否则这个社会就没有发展的动力了。既然标准刷新是常态,既然各种期待是正常,为什么就不能容忍老兵“对美好生活向往”呢?难道永远要他们作出牺牲才是王道?他们付出的还不够吗? 胡锡进原文:国家于今年新成立了退役军人事务部,这反映了国家对退役军人问题的高度重视。的确,安置好退役军人,关心他们的生活,这是国家维护现役军队战斗力相关工作的一部分。然而由于退役军人事务的上述复杂性,新建一个部不可能让难题立刻迎刃而解,老兵为争取更多补偿的群体性事件今年以来继续在中国各地零星发生。 解读:毋庸置疑,国家层面确实非常重视退役老兵的问题,退役军人事务部的成立就是一个明证。 老兵们也非常理解退役军人事务部事务烦杂、千头万绪,需要时间梳理,老兵们也不是有事没事就想往退役军人事务部跑,他们也希望能在家门口把事情解决了,可问题是地方官员把球往上面踢。如四川南充市唐秉元烈土的家人向民政局要求给烈士建一个衣冠墓,谁知南充市民政局对家属说,不是成立了退役军人事务部吗,你们等退役军人事务部的政策出台吧,他们说咋办就咋办。看到了吧,这是地方民政局叫烈属找上面,是地方把矛盾上交,是地方逼家属上北京。 类似这样的事例还有不少,真希望胡主编能够抽出时间,多到老兵、烈属中走一走,看看什么是因?什么是果?看看地方官员对这个群体欠下了多少良心账?看看最可爱的人是怎么成为被维稳对象的,以致于出门有人盯梢、家门口装有摄像头、通讯方式被人监控。 胡锡进原文:关怀、帮助老兵需依法依规进行,而不应受部分老兵表达诉求的激烈程度影响。需要指出的是,有一些老兵的诉求是没有政策依据的,这部分诉求不应为了息事宁人受到妥协性照顾。如果有些老兵坚持提不合理诉求,公众的观感是有可能发生变化的。 解读:依法诉求,从来都是老兵烈属的自我要求。 关于优抚政策,目前的现状是,有的优抚政策几十年前制订的,没有与时俱进,没有跟国际接轨;有的优抚政策,各级地方政府隐瞒了几十年而不执行,如[1980]民发37号文件,是专门针对对越自卫还击战烈士亲属的优抚政策,被各级民政部门雪藏了几十年,前两年被烈属查找到,却又被官员们以“新官不理旧账”而拒不认账;有的优抚政策不合伦理、不合常理,如“有工作的烈士父母没有抚恤金”;有的优抚政策被地方人为架空,成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军人军属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有关优抚政策和拥军法规成了“空头文件”。 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老兵烈属向上诉求,高层才能了解到一些真实情况,而不至于被地方官员“瞒天过海”;正是各个地方、千千万万个老兵烈属的声音汇聚在一起,才可以反映我们国家目前沿用多年的优抚政策存在哪些问题和亟需修订的地方,从而有利于国家在优抚制度改革顶层设计上,能够与时俱进,以适应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和国防、军队改革的需要,化解当前由于优抚政策滞后或不完善、以及不落实造成的老兵烈属不断上访维权的问题。 胡锡进原文:彻底解决老兵问题还需要政府、社会和老兵个体的共同努力,其中社会机构用人多向老兵倾斜很重要,老兵个人自强不息,不躺在服役的功劳簿上,而是建立终生奋斗、进取的思想,尤为重要。 解读:老兵的问题,并不是“社会机构用人多向老兵倾斜”的问题,而是前面提到的,是他们的岗位、他们的编制、他们的优抚,被腐败官员拿去唯亲了、唯钱了,解决老兵的问题,很简单,只要把属于他们的还给他们就行。 至于是谁躺在功劳簿上,去看看官员子女的就业和提拔不就知道了——哪一个县长书记省长局长的娃娃为工作问题奔波了,劳累了,纠结了?那些被曝光的“火箭提拔”官员,哪一个不是最终都被证实其父母或亲人为官入仕?“世袭式”就业、升迁你视而不见,退休双轨制你不觉得不公平,老兵的合理诉求却被你认为是“躺在服役的功劳簿上”,这种论调何以服人? “让军人成为全社会最尊崇的职业”,难道只是空洞的“军人优先”四个字?军人为国家贡献了青春、甚至生命,善待一点他们过分吗? 胡锡进原文:我们相信,部分老兵以激烈方式表达诉求是阶段性问题,随着国家相关工作的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化,也随着旧有问题的逐渐消化,一些老兵作为上访的一个特殊群体终将成为历史。 解读:是的,随着国家相关工作的推进,一些优抚政策的接轨应该是指日可待的,如养老金,教育,住房贷款,遗属福利,医疗福利等等。 其实,与优抚政策相比,退役军人的问题有下面两个方面更期待突破: 一是我国退役军人相关法律的欠缺,在这里不妨看看他山之石——有些国家的军人,从入伍、退伍直到死亡,都受到法律体系的覆盖,法律定位在让所有的退伍军人有医保、有房住、有人身保险、有安葬地。 二是退役军人应该有自己的协会组织,如此,退役军人的“担子”不至于全压在了政府身上,影响了办事效率——这点其他国家的做法也有可借鉴之处。 |
责任编辑: |
上一篇:网上车展也精彩
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