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0-27 08:46:02 点击: 次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 小 + 大
始于流行吗——杂谈变迁(二) 流行: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指社会上一段时间内出现的或某权威性人物倡导的事物、观念、行为方式等被人们接受、采用,进而迅速推广以至消失的过程。这是百度上对流行的定义。 为什么突然想到查百度?因为在思考‘变迁’的时候,特别是想要寻找它的源头的时候,或许因为年龄的原因,记忆最深刻的地方居然是‘流行歌曲’四个字。这种纯粹的下意识感觉就连自己都有种无厘头不解。 不过有一点是明确的,八九十年代的流行歌曲至少在一两代人心底留下了或留下过十分深刻的印象。不可否认那时的流行歌曲更多的文化上的流行,就像后来网络兴起后的心灵鸡汤一样,就算是快餐,那也是文化快餐。当时的流行歌曲可能大多也是这种作用吧。 现在看来歌曲的流行作用巨大。确切的说是对社会影响巨大。词、曲有机结合后的影响力是很大的。这一点很多人都清楚。我们不清楚的可能是‘流行歌曲’流行起来后的威力究竟有多大?! 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古人可能早就告诉过我们。‘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是不是可以把这看做是古人的告诫呢。 从对流行的定义中我们不难发现,归根到底任何一种‘流行’最终都要归结到文化上面,也是就最终反应层面都是社会(文化)的。 那么歌曲‘流行’起来以后的社会效应是什么呢? 这个话题可能有点大。或许我们只能截取一点枝节来分析点评。比如可以去看看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最直观的感受是什么?除了音乐、歌曲对心灵的陶冶之外,当时最普遍的现象可能就是追星了。当年那些‘全民偶像’似乎可以用来佐证。港台的、大陆的、中国的、外国的……这里就不赘述。 我们说到历史的时候总喜欢说历史的车轮永不停息。这是没错的,更是残酷的。不止是走过去就无法回头了,还有惯性。就像流行歌曲走过后紧跟着就会出现追星族一样。如今回望也只能归结为‘历史’的惯性吧。 曹操的《观沧海》,可惜它没有流行起来,虽然它说歌以咏志。 真能把流行归结为一个过程吗?!如果只是局限在一事一物上或许能吧。只是反映到社会层面后就未必了。比如‘某流行’一旦在社会上发酵(广泛认同),必然就会在某些人(群)中成为时尚。接着引领时尚的弄潮儿也就随之而来了吧…… 由此不难看出流行事小,对社会的影响却一点也不小。如果单单说‘流行歌曲’还不够分量的话,那就说一句更加广泛的流行语吧: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 |
责任编辑: |
上一篇:【网文评论】-是否坚持两个“决裂”是检验真假共产党的试金石
下一篇:上帝在哪儿
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