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发帖 |  手机版| 登陆 | 注册 | 留言
当前位置: 首页 > 七嘴八舌 > 文章 当前位置: 首页 > 七嘴八舌 > 文章

商品经济与计划经济的本质区别

时间:2018-11-11 00:38:30    点击: 次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 小 + 大

商品经济与计划经济的本质区别

根据马克思主义原理,现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共产主义生产方式即商品经济与计划经济的本质区别概述如下:
一,商品经济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包括各种扩大的私有制和变相私有制。如集体所有制、股分制、国家所有制(即官僚所有制、特权阶级所有制、各级政府或地方的所有制、又表现为无人所有制、个体所有制)等等。——计划经济以全部生产资料公有制(社会所有制)为基础。在社会主义阶段由国家代表全社会占有全部生产资料。
二,商品经济以赚钱为生产的唯一目的,因而又称货币经济。——计划经济以满足社会全体成员的需要为生产的唯一目的,消灭商品生产和货币。
三,商品经济是受自发性、盲目性支配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生产方式。——计划经济是马克思主义对商品生产的产生和发展作显微镜下解剖、抓住其本质后提出的旨在能够消除其必然产生的一切资本主义社会弊病,推动现代生产力按其本性成倍增长、无限增长的生产方式。
四,商品经济由相互竞争的个人领导生产,或以国家资本主义垄断社会生产。为个人或小集团谋利是商品生产发展的内在动力。国家资本主义(变相私有制)彻底抽掉了商品生产发展的内在动力,以官僚主义、假公济私,损公肥私领导商品生产,因而比私人资本主义更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计划经济,由国家代表社会领导和组织全部社会生产,把国家机器由对人的统治变成对物的管理和对生产过程的领导。以满足社会全体成员的需要,消灭阶级和阶级差别,实现人人平等,建设人类最美好、最崇高的共产主义制度来激发全体劳动者的共产主义生产积极性。
五,商品生产无政府状态和生产盲目性占统治地位。必然导致严重的供求矛盾。——计划经济“为  了  共  同  的  利  益  、  按  照  共  同  的  计  划  、  在  社  会  全  体 成  员  的  参  加  下  来  经  营 ”。 “社会将按照根据实有资源和整个社会需要而制定的计划来支配这一切东西” 从而消除供求矛盾,实现供求平衡。
六,商品生产是间接性的生产。劳动产品只有通过市场交换,得到市场认可、销售成功、才能到达消费者手中,实现商品的使用价值。——计划经济是直接的社会生产,禁止一切私人的商品和货币交换,劳动产品按计划经济原则直接分配到时社会需要的地方去。
七,商品生产受市场瓶颈的限制,“扩大的生产在现今的社会制度下引起生产过剩,并且是产生贫困的极重要的原因”。 ——计划经济下,“超出社会当前需要的生产余额不但不会引起贫困,而且将保证满足社会全体成员的需要,将引起新的需要,同时将创造出满足这种新需要的手段。这种生产过剩将是新的进步的条件和刺激,它将实现这种进步,而不会像过去那样总是因此造成社会秩序的混乱。”
八,商品生产的性质和私人性质决定不能集中全社会力量搞科研攻关,企业或个人各自单打独斗、势单力薄、阻碍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同时商品生产的目的决定了技术封锁和技术垄断,不能实现科学技术的普及和快速、全面转化为生产力。——计划经济将全部社会生产组织成一个整体经济和利益共同体,从而消除这些弊病,实现科技飞速发展,有效保证现代生产力实现按几何级数增长的本性。
九,商品生产用货币工资支付劳动报酬。消费者通过市场交换获得自己需要的商品。   ——计划经济废除货币,用劳动时间准确地计算劳动量。在社会主义阶段,用能证明劳动量的劳动券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在共产主义阶段,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劳动券只是证明生产者个人参预共同劳动的份额,以及他个人在供消费的那部分共同社产品中应得的份额” 。“劳动券只是社会资源实现完全的公有和自由利用的一个过渡形式。”
十,商品生产把社会划分为各个不同的相互敌对的阶级,这种划分是由分工引起的。在这里“每一个人都只隶属于某一个生产部门,受它束缚,听它剥削,在这里,每一个人都只能发展自己才能的一方面而偏废了其他各方面,只熟悉整个生产的某一个部门或者某一个部门的一部分。” ——在计划经济下,“更加需要才能得到全面发展、能够通晓整个生产系统的人。因此,现在已被机器破坏了的分工,即把一个人变成农民、把另一个人变成鞋匠、把第三个人变成工厂工人、把第四个人变成交易所投机者,将完全消失。教育将使年轻人能够很快熟悉整个生产系统,将使他们能够根据社会需要或者他们自己的爱好,轮流从一个生产部门转到另一个生产部门。因此,教育将使他们摆脱现在这种分工给每个人造成的片面性。这样一来,根据共产主义原则组织起来的社会,将使自己的成员能够全面发挥他们的得到全面发展的才能。于是各个部门不同的阶级也必然消灭。因此,根据共产主义原则组织起来的社会一方面不容许阶级继续存在,另一方面这个社会的建立本身为消灭阶级差别提供了手段。由此可见,城市和乡村的对立也将消失。从事农业和工业的将是同一些人,而不再是两个不同的阶级,单从纯粹物质方面的原因来看,这也是共产主义联合体的必要条件。乡村农业人口的分散和大城市工业人口的集中,仅仅适应于工农业发展水平还不够高的阶段,这种状况是一切进一步发展的障碍,这一点现在人们就已经深深地感觉到了。由社会全体成员组成的共同联合体来共同地和有计划地利用生产力;把生产发展到能够满足所有人的需要的规模;结束牺牲一些人的利益来满足哪一些人的需要的状况;彻底消灭阶级和阶级对立;通过消除旧的分工,通过产业教育、变换工种、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通过城乡融合,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发展;——这就是废除私有制的主要结果”
十一,商品生产把全社会分裂成一群群私有生产者。奉行的是弱肉强食的森林法则。人与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利益相分裂、相对抗、相互争夺、相互欺诈、相互利用、讨价还价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剥削与被剥削关系、统治与被统治关系、阶级关系、等级关系、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淤泥的关系、就再也没有别的关系了。因而必然导致贫富两极分化。在资产阶级“一极是财富的积累,同时在另一极,即在把自己的产品作为资本来生产的阶级方面,是贫困、劳动折磨、受奴役、无知、粗野、和道德堕落的积累”。 “期待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有另一种产品分配,那就等于要求电池的电极和电池相联时不使水分解,不在阳极放出氧和在阴极放出氢。”  ——计划经济把全社会组织成统一的利益整体——自由人联合体,实现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与个人利益高度统一和融合。所有人共建共享、人人平等、团结一心、普天之下亲如一家的生产关系。
十二,商品生产决定、代表、反映、形成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又被物所掩盖),是资本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只能产生资产阶级的上层建筑,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和意识形态。形成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统一体。“社会主义制度”之所以名不符实,之所以染上了资本主义的一切社会弊病,之所以复辟为资本主义,根源就在这里。同时用铁的事实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学说,马克思主义的全部世界观是颠扑不破的伟大真理。——计划经济决定、代表、反映、形成十分明了的共产主义生产关系,是共产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必然彻底埋葬资本主义制度,建成共产主义制度。必然铲除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一切因素,从而保证实现生产力成倍增长、无限增长。“于是,人才在一定意义上最终地脱离了动物界,从动物的生存条件进入真正人的生存条件。人们周围的、至今统治着人们的生活条件,现在却受到人们的支配和控制,人们第一次成为自然界的自觉的和真正的主人,因为他们已经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了。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这些直到现在都如同异己的、统治着人们的自然规律一样而与人们相对立的规律,那时就将被人们熟练地运用起来,因而将服从他们的统治。人们自己的社会结合一直是作为自然界和历史强加于他们的东西而同他们相对立的,现在则变成他们自己的自由行动了。一直统治着历史的客观的异己的力量,现在处于人们自己的控制之下了。只是从这时起,人们才完全自觉地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只是从这时起,由人们使之起作用的社会原因才在主要的方面和日益增长的程度上达到他们所预期的结果。这是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飞跃” 。
十三,商品生产决定和形成的社会意识必然是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和观念:金钱第一、金钱万能、拜金主义、一切向钱看、自私自利、损人利己、人不为已天诛地灭。商品生产把金钱变成社会权力的第一杠杆,金钱成为衡量财富的象征,“一分钱难倒英雄汉”,没钱没有人能在这个社会里生存,所以整个社会都要在它面前曲膝,甚至为攫取金钱不择手段、铤而走险、以身试法。商品生产把人变成魔鬼、丧失人性、尔虞我诈、投机造假、贪官污吏、地痞流氓等等一切社会丑恶现象和一切违法犯罪的总根源。——计划经济决定和形成的社会意识到必然是共产主义的思想观念和世界观,将彻底根绝资本主义的一切弊病和丑恶现象。
十四,商品经济“不是生产者支配生产资料,而是生产资料支配生产者。在这样的社会中,每一种新的生产杠杆都必然地转变为生产资料奴役生产者的新手段。这首先是大工业建立以前的最强有力的生产杠杆——分工的特点。第一次大分工,即城市和乡村的分离,立即使农村人口陷于数千年的愚昧状况,使城市居民受各自的专门手艺的奴役。它破坏了农村居民的精神发展的基础和城市居民的体力发展的基础。如果说,农民占有土地,城市居民占有手艺,那末,土地就同样占有农民,手艺同样占有手工业者。由于劳动被分割,人也被分割了。为了训练某种单一的活动,其他一切肉体的和精神的能力都成了牺牲品。人的这种畸形发展和分工齐头并进,分工在工场手工业中达了最高的发展。工场手工业把一种手艺分成各种局部操作,把每种操作分给个别工人,作为终生的职业,从而使他一生束缚于一定的局部职能和一定的工具之上。‘工场手工业把工人变成畸形物,它压抑工人的多种多样的生产志趣和生产才能,人为地培植工人片面的技巧……个体本身也被分割开来,成为某种局部劳动的自动的工具’(马克思《资本论》)。这种自动工具在许多情况下只有通过工人的肉体的和精神的真正的畸形发展才达到完善的程度。大工业的机器使工人从一台机器下降为机器的单纯附属物。‘过去是终身专门使用一种局部工具,现在是终身专门服侍一台局部机器。滥用机器的目的是要使工人自己从小就变成局部机器的一部分’(马克思《资本论》),不仅是工人,而且直接或间接剥削工人的阶级,也都因分工而被自己用来从事活动的工具所奴役,精神空虚的资产者为他自己的资本和利润欲所奴役;律师为他的僵化的法律观念所奴役,这种观念作为独立的力量支配着他;一切‘有教养的等级’都为各式各样的地方局限性和片面性所奴役,为他们自己的肉体上和精神上的短视所奴役,为他们的由于受专门教育和终身从事一个专业而造成的畸形发展所奴役——哪怕这种专业纯粹无所事事,情况也是这样。”
——计划经济下“旧的生产方式必须彻底变革,特别是旧的分工必须消灭。代之而起的应该是这样的生产组织:在这个组织中,一方面,任何个人都不能把自己在生产劳动这个人类生存的自然条件中所应参加的部分推到别人身上;另一方面,生产劳动给每一个人提供全面发展和表现自己全部的即体力的和脑力的能力的机会,这样,生产劳动就不再是奴役人的手段,而成了解放人的手段,因此,生产劳动就从一种负担变成一种快乐。”
责任编辑:
觉得这个帖子好,那就赞赏鼓励一下小编吧!
赞赏
取消

感谢您对人民之声网的支持!

扫码支持
谢谢您的支持!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赞赏哦

上一篇:远离美元,俄印伊携手要搞“大走廊”!

下一篇:做一个具有理想信念的小偷

发表评论提示:欢迎网友积极发表您的真知灼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用户名密码 匿名 匿名发表 验证码
  共有 0 条评论
 |   QQ:1195527324  |  QQ群:743026760  |  人民之声网  |  联系电话:13775848088  |  投稿邮箱:1195527324@qq.com  |